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往的STS研究多着眼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难以从根本上揭示和解决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的问题,只有把自然纳入到STS学科之中,让自然成为STS中的已构成成分,才能更好地审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自然和社会中的问题,真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构模型的方式把自然纳入到STS的学科体系之中,分三个部分揭示了自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约束作用,并提出把自然因素纳入到STS的体系之中,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在新的历史情况下的探索,意味着STS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正>由东亚STS联合会发起,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主办的"第12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11月18-20日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举行。一、会议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地方性知识3.生命科学、技性科学、新兴科学技术4.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内涵及其对于科技的需求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构建文物科技体系的概念;并从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域与环节、可移动性与材质两个维度,对文物科技体系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构建,为进一步系统梳理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需求,制定发展路线图,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如何有效促进文物科技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声音研究(Sound Studies)"是STS视域下的新兴领域,国际学界业已形成声音研究的共同体。来自各领域的STS学者,对声音进行技术层面、社会学层面、文化层面等从不同视角的研究,国际STS学界的声音研究已相对成熟。然而,国内STS学界对该领域的认识尚属空白。声音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其哲学和文化基础,为关于声音的研究提供了正当性和合理性。本文追溯了声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创建过程,并从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主题与方法、以及新视野这四个方面详述了声音研究的学科概况。最后,笔者选取了声音哲学研究、乐器研究、录音工作室研究、听觉文化研究、以及噪音研究这五个方面的经典案例,旨在展现声音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方式。STS领域关注到声音维度,意味着该领域的研究范式将不再仅仅是以视觉范式为主导,声音维度的加入为STS领域的研究带来全新的阐释方式和研究维度。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6):124-128
我国STS研究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取得较多研究成果,但它缺失历史维度;《技术编年史》有助于通过历史维度的STS研究,提出有依据及基础的理论(循"史"梳"理")和有价值及影响的对策(据"史"论策),弥补STS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是在社会发展理念更新,STS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长期缺少合适教材这一背景下编写的.新教材以科学、技术和工程为经线,以科学技术工程与历史发展、与自然、与创新、与方法、与社会规范和与社会互动等专题为纬线,形成了经纬交织的立体框架,既保留了传统<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合理内容和结构,又体现了工程硕士教材的特色.教材突出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理念,增加了工程伦理、工程师社会责任等内容,彰显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时代精神和工程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圈(STSB)"的主题下,第23届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IASTS)会议探讨了科学技术与能源、生态、公共政策、教育、法律、工程等领域的关联性等问题.本文集中于STS与能源论争及能源政策、STS与绿色技术论争及绿色技术发展、STS与生态教育论争及生态教育未来等三个层面,分析了目前国际STS学界对生态系统关注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术语在线”为主要验证平台,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权威词库为基准语料,对航空与航海相关领域的若干典型交叉词条的义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其语义框架与阐释空间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首先,在航空与航海领域存在大量的同形同义、同形异义和同义异形现象。其次,此类术语的语义表征依赖于特定的联立关系,受到相应概念元素的规约。一方面,在其依存的具体语义框架内,其语义表征符合单义性原则;另一方面,在学科交叉背景下,该类术语具备明显的学科间性特征,其语义表征具有多义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9.
自然与社会之间:STS学术"核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三版第一版:<科学技术与社会--一种跨学科视野>(1977);第二版:<科学技术论手册>(1995);第三版:<科学技术学指南>(2008),讨论STS学术研究、学术领域的发展,探析STS的学术"核场".  相似文献   

10.
公共研发绩效评价从根本上要把握公共研发的本质和特征。STS视域中公共研发绩效评价研究,旨在通过识别科学技术内部的相对稳定性、外部影响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来看待公共研发的基本特征。公共研发绩效评价的立足点在于厘清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和科学研究组织运行的当代特征和社会性表现,由此形成公共研发绩效评价的认识依据,客观完整的公共研发绩效评价维度既包括通常的认知特征和管理特征,还包括科学知识生产的社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论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来说,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但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却使科技进步的正面作用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若任其下去,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现象、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和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矫正和控制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个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因而也使自己面临严重的生态冲击。今天,可持续发展已成了人类是否还有可能继续获得更加繁荣的未来的关键。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和概念分析说明了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和人天协调的统一性,以及它对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科技的进步和繁荣离不开对科技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这要求不但注重投入环节的分配,还要着力调解已分配科技资源的再利用和共享。科技资源共享与否以及共享效果如何与一个国家的法律、安全保障及意识形态有关,而本质是受到利益的影响。本文在利益驱动视角下对科技资源共享进行全新认识,对共享的类型、发展阶段进行探讨。研究了利益驱动视角下科技资源共享中的实施重点,包括构建科技资源专门的知识产权体系,协调科技资源共享多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等,从而保证科技资源共享的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影响美国科技政策的科学的社会契约论面对新的时代主题:可持续发展、卫生保健、环境责任等进行了反思,并用委托—代理理论来保证政府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忠诚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This commentary on Gert Goeminne’s paper “Postphenomen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sustainable technology” elaborates on the subpolitics of technology as a basis for dealing with sustainability issues. It questions the “sustainable technology” phrasing of the issue and focuses on the political/post-political debate to eventually suggest that the politics of sustainable technology is a possible post-political question. Minor disagreements on some philosophy of science references are briefly expressed.  相似文献   

16.
科学哲学在与反科学的论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反科学",不同于发生在美国60到70年代的"反科学运动",是以反科学主义面目出现的整体性反科学。这种倾向明显妨碍了我国科学事业的正常发展。科学哲学应该承担起一种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当前,科学哲学家可以做三件事:(1)利用科学语言的可定义性进行语词分析;(2)正确阐述实践标准,纠正实践标准的滥用;(3)正确认识和区别与科学对立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17.
“熵”理论揭示了污染产生的作用机理,有助于打破“器物至上”和“技术乐观主义”的窠臼。中国新型现代化的本土性和修茸性特征,决定了其对低熵化发展模式的诉求。“熵”定律在科学层面揭示了发展的认识原理,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层面给出了发展的战略原则,低熵化发展模式在实践层面提供了发展的操作方式与演进路径。培育低熵观念、选择低熵技术、营造低熵社会环境,是低熵化发展模式付诸实践的应有之念。在弱“熵”的进程中构建节约型社会与和谐型社会,并由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型现代化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使用西方的观念体系来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将其纳入经验科学的范畴。而对所谓“李约瑟难题”的解析,也简单地认为是中国缺少实验科学的基础。对指南针的研究表明,使用西方概念来研究中国问题,既不客观也很不恰当。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与欧洲迥乎不同,亟待依照本国的文化体系传承、科技发展路径,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一套观念体系,以便树立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并梳理出民族文化和科技传统,促进当代中国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全国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CALIS)、中国国家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等作为来源数据库,检索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运用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对检索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借助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总结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10个前沿主题领域和各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该学科研究的传统知识基础,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和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等问题是近年来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问题。最后,基于计量分析结果对未来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Postphenomen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Sustainable Technology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Don Ihde??s ??postphenomenology?? may constitute a proper access to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sustainable technology and I do so in three steps. First, I lay bare how a modern framework that systematically separates facts and instruments from values, choices and responsibilities yields no space for engaged decisions and responsible action towards more sustainable societies. In a second step, I elaborate how postphenomenology??s ??in-between?? perspective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of questi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inherent part of our human existence. Building on this, I argue how a ??normativity of the in-between?? may be developed around the concept of ??topical measure?? and which is grounded in the foundationless foundation of postphenomenology??s relational ontology. In a last step, I show how such a ??topical measure?? opens up two fields of normative action vis-à-vis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sustainable technology: one critical, the other empowering. Whereas ??topical criticism?? focuses on bringing into the open the powerful subpoli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field of ??topical responsibility?? rather aims at actively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in these political circles. Besides its main interest, which lies in forging a genuine and adequate way into the issue of sustainability, this paper also constitutes an entry into Ihde??s philosophical oeuvre.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sustainable technology does not only touch upon Ihde??s relational trinity human-technology-world, it also deals with the degree of normative inquiry present in Ihde??s philosophy, an issue he has been repeatedly questioned about by his interlocu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