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外层空间军事利用的伦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层空间的军事利用和外空军事化对许多传统的法律和伦理原则构成了重大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困境,突出表现为以下三对矛盾:(1)和平目的和军事利益的矛盾:各主要外层空间条约均规定了探索利用外空的"和平目的"原则,但外层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历程就是外层空间军事化的过程,这就使"和平目的"与军事利益发生了冲突。(2)区分性原则与空间设施军民两用性的矛盾:战争伦理中关于作战正义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区分性原则,在空间军事对抗中,外空设施的军民两用性对此提出了挑战。(3)宇航员作为"人类使节"与外空战斗员双重身份的矛盾:宇航员代表全人类从事宇宙探索事业,享有"人类使节"的荣誉与地位,但在未来的外空作战中,宇航员就将面临着作为"人类使节"与外空战斗员双重身份的矛盾。伦理困境的解决有赖于抛弃狭隘的"国家"、"民族"观念,树立一种新的全球伦理观。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2):115-118
伦理观与所有制关联度十分密切:任何伦理观都有特定的所有制基础,而任何所有制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伦理观。以"三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和谐伦理,堪称伦理学的革命,而这个伦理学的革命始于所有制的革命——公有化运动。私有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碎片化,而伦理之殇恰恰缘于背离正义的碎片化。因此,和谐伦理与私有制不兼容。唯有公有制才能氤氲化生强大的和谐正能量,为和谐伦理之花提供适宜的所有制"水土"。在公有制的"水土"中盛开的和谐伦理之花,反过来又彰显了公有制之善、之美。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对人类固有的伦理观形成新的挑战,由各种高新科技应用而引发的伦理疑难和冲突迫切需要从科技伦理学的视角予以重新审视和研究。医学科技的进步在带给人类诸多福音的同时,也可能引发诸多未知风险。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伦理疑难,归纳总结技术与伦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分析冲突产生的根源,进而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些举措对于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推动医学科技的健康发展,促进医学伦理精神的弘扬,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冷战背景下,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促使美国外空政策从"和平化"、"非竞赛化"逐渐转向了"军事化"、"竞赛化"。自此,美苏两国在外空领域展开了漫长而激烈的角逐。本文聚焦早期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复杂的党派政治、军种政治及国际政治博弈,从科学政治学视角研究了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对美国外空政策变革的影响,揭示了"国家安全"的建构性,以及外空作为一种象征政治的存在,是美苏冷战较量的高边疆。  相似文献   

5.
作物资源伦理观念的调查及决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未来从业人员的作物资源伦理观念状况及其决定性因素,采用测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被调查群体的作物资源伦理观状况和伦理观念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评价和意识寻踪。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群体的708份调研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意识、元认知引发、深层技术动机等5种因素决定个体的作物资源伦理观念;本位与自我的思维模式、技术动机中普遍而浓重的逐利思想以及缺乏对本土传统农业思想认知的意识与动力,是本次调查反映出的作物资源伦理观念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及伦理冲突。通过对网络空间大量冲突和实例的详尽分析,斯皮内洛在借鉴莱斯格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突出了技术和道德在网络秩序建构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性地构建了其技术实在论网络伦理观,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网络问题及冲突的合理有效解决提供了提纲挈领的指导,对我国建设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栖居:传统建筑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具有浓厚的伦理性色彩.宫殿、坛庙、民宅、因林以及整个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注重的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意识以及"贵和尚中"等伦理观念和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与表达,可以说中国建筑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鸿篇巨制.中国传统建筑伦理思想中,又以"礼制"、"中和"、"实用"等思想表现最为突出."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核,这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建筑工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是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礼制性建筑体系."和"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取向,它模塑了中国传统营造活动的理论品格和独特的文化基调与审美情趣."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即中国传统建筑洋溢着浓厚民族气息的"实践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8.
从职业共同体出发的工程师职业伦理是欧美开展工程伦理研究的主要进路,从工程活动共同体介入的广义的共同体伦理则是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的新形态。在工程活动共同体层面,工程伦理学存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工程伦理的微观层次所聚焦的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集中反映了其作为实践伦理的本质。立足当代中国工程实践,从工程活动中的"工人"入手,分析他们的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是工程伦理微观向度研究的重要内容。据此分析当前工程实践中"工匠精神"的阙如与重构,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工程伦理研究进路及范式。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科技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伦理观的确立与发展是地地道道的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在深入反思工业文明的深刻教训基础上,文章具体探讨了如何确立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科技伦理观的可能性、价值基础和践行原则。实际上,实现科技伦理观的"生态转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既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又具有发展的方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形态学的方法将西方工程伦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理论分析和逻辑整合发现:西方工程伦理形态沿着三条螺旋式上升的主线演变,即"德性-规则-德性"、"道义-功利-道义"和"经验-理性-经验"。西方工程伦理形态的演变,实质是西方工程伦理在思想理念上的演变,在价值行为选择上的演变。伦理形态的演变规律,对于当下工程伦理的理论研究以及工程伦理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层级内涵出发界定,产业伦理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视角,展现逻辑,时空等多种关系维度;科技时代产业文明呼唤产业伦理建构。产业伦理建构的普适范畴主要有质量及安全伦理、信誉及信用伦理。从创新到创值,是新时代产业伦理特色。产业政策伦理理论及案例是产业伦理探求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形而上学和伦理的原则是人类所有理论知识与实践选择的首要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考察古代对形而上学和商业伦理的哲学反思,人自身、人的才能和商业伦理,西塞罗、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关于人自身的反思,训练智力和伦理美德的商业教育,从无创造、道成肉身和现代商业伦理,基督教、有限管理和现代商业伦理,现代企业的成功及商业伦理等,揭示出健康的政治经济秩序是建立在好的形而上学原则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的模糊性是阻碍它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由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构成,其确立的依据主要是当今工程活动中的实践伦理和价值关系。自然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商谈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责任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社会和个体与自我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存环境的行为规范的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孕育、创生和演进历程,环境伦理学已经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环境伦理学作为介于环境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性边缘分支学科,与环境科学、伦理学的其他一些边缘分支学科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在今后的发展中,环境伦理学有可能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汇融合中形成一系列次级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论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道德的激烈冲突,寻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必须应对的新课题。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应遵循人本原则和生态原则,这两大原则具有内在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两大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呈现科技与道德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response to Pieter Lemmens’ post-autonomist evaluation of the liberatory potential of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ies (DNTs), Kate Milberry finds the concept of pharmakon as a diagnostic to uncover what ails the worker in technocapitalism wanting. Through an exploration of Marxian concepts and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she explores ways to augment political responses to capitalist exploit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Milberry concludes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to change the sociotechnical foundation of contemporary life until we fundamentally alter the capitalist social relations concretized in technology. This can only be done through adopting an ethic of care, that is to say: only through love.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带给我们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惊人发展,隐私权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内容。信息技术不仅从内容、范围上拓展了传统隐私的包含内容,它对人们隐私的侵犯以及造成的危害也是难以估量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使伦理学扩大其研究范围,这使得伦理学和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的更为密切。伦理学越发展现出它的实践特点。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伦理和道德生活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认知渠道、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现代科技的伦理预见和伦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关于科学技术是否可以进行伦理评价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是一直被忽视的,即对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实质上同时是一个对科学技术的伦理预见的问题。对科学技术而言,伦理预见优先于伦理评价。现代科技的发展迫切地提出了对科学技术伦理预见的必要性;同时,对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是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伦理: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社会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境遇,风险社会中关于科技伦理的理解发生重大变化,也使科技伦理本身的发展面临重大问题与困境.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基于人类整体的和未来的根本利益具有普世意义的科技伦理价值观应当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科技伦理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循环、对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的历史性批判是走出困境寻求出路的根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