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浪 《广东科技》2013,(16):189+172
随着大棚作物面积迅速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加快,但由于大棚的施肥上的不合理以及独特的生产环境,使作物生理缺素和大棚土壤盐碱、酸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蔬菜瓜类作物产量、生长及品质,如何保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和品质,在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下,提高设施的合理施肥水平,成为当前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了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危害,分析了土壤盐碱、酸化的危害,最后分析了大棚土壤改良措施以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在,全国的蔬菜产量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两者之间的供求关系相对紧张,而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蔬菜供应淡旺季的问题,使得市场供应趋于平衡,既丰富了蔬菜种类,而且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实践出发,对现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遇到的问题、解决策略、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推广并促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山东省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农户蔬菜种植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实证分析了影响蔬菜种植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蔬菜种植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蔬菜技术效率存在品种、地区以及规模上的差异,而且蔬菜种植总体处于规模递增阶段,蔬菜各生产要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失,需要进行优化组合。影响农户蔬菜种植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蔬菜种植面积以及是否受灾等变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蔬菜种植技术效率的有效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白云 《科技园地》2005,(1):36-36
温室大棚生产蔬菜的优势是以超时令、反季节生产为手段.满足人们冬季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城郊农民的一条致富途径。目前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逐年增加.有的地区形成规模、特色,茄果类蔬菜在冬季也能成批生产,效益可观。但能够在冬季连续生产的为数不多。因为温室大棚最关键的技术是保温措施与灌溉技术,这两项措施直接关系温室大棚的连续生产和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的绿色化生产成为关注焦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蔬菜种植栽培技术日益突显其滞后性,显示出技术性、规模化程度、科学性都相对较低的弊端。为此,要引入先进的大棚蔬菜种植栽培技术,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注重大棚蔬菜种植栽培的土壤、温度、湿度、选种、科学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高蔬菜种植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有效发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利用莆田市35个区域自动站温度资料,结合茄果类蔬菜(番茄、黄瓜、茄子、青椒)生长发育气象指标,对莆田市大棚内茄果类蔬菜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对区划后的三个不同气候适宜性区域进行番茄测产验证.结果表明,大棚茄果类蔬菜种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秀屿区、荔城区中南部、涵江区南部、...  相似文献   

7.
温室大棚种植因其能实现环境条件精准控制而成为智慧农业中增产节水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温室大棚环境控制系统以计算大棚蔬菜需水量模型为依据,通过采集温室大棚的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准确计算出各个不同时间段大棚蔬菜的需水量.控制系统根据分层设计理念,采用CC2530处理器,结合ZigBee协议和局域网组网技术设计而成.控制逻辑的设计和实现使得系统能够动态调节温室大棚环境,进而实现大棚作物的最佳生长条件,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春季大棚管理对蔬菜种植非常重要,需要提前扣棚和棚室消毒。适时移栽可有效提高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9.
王润琴 《甘肃科技》1999,15(3):62-63
大棚滴灌系统具有节水、增产、降湿、省工、高效等许多优点,很好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弊病,使大棚滴灌成为提高蔬菜产量的又一新措施,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为我国“菜蓝子”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针对农民温室连片但种植不统一的特点,太阳雨滴灌...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基于Zig Bee技术的蔬菜大棚分布式多点监控系统.能有效结合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上位机技术,实现了对蔬菜大棚中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并通过控制喷淋器、遮阳卷帘和风机,实现对环境参数的调节.实验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有效提高蔬菜大棚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集约化种植土壤硝态氮分布和迁移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市通州区选取了当地3种主要的集约化种植体系,小麦-玉米、大棚蔬菜和大田蔬菜,研究了这3种体系0~10 m土壤硝态氮分布和运移速度.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区的土壤硝态氮含量要显著高于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大棚内种植蔬菜的土壤硝态氮含量要显著高于大田种植蔬菜的土壤硝态氮含量.3种种植模式均产生了深层渗漏,试验区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硝态氮运移深度为630 cm,5和13 a大田蔬菜种植下硝态氮运移深度分别为730和800 cm,5和18 a的大棚蔬菜种植下运移深度分别达730和900 cm.在小麦-玉米大田种植模式下,深层硝态氮向下运移速度约为6 cm·a-1,大田蔬菜和大棚区约为15~26 cm·a-1.考虑到当地的地下水位埋深在9~12m,大棚种植18 a后土壤内的硝态氮已经运移到或者即将进入到地下水,这会对地下水质造成直接或者潜在的污染,因此建议在设施农业种植区开展调研,并评价不同区域设施农业种植对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国内外温室大棚蔬菜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湘中地区温室大棚蔬菜信息化的进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并构建了蔬菜智能化种植的优化思想与WSNs智能控制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达到土壤水分平衡状态,获得蔬菜大棚中作物生长的最佳土壤墒情,则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模型.本研究以Penman模型为基础,对参数进行简化,提出了改进的温室大棚土壤水分平衡模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通过采集温室蔬菜大棚的实时气象数据,包括土壤温湿度、大气温湿度、通风风速、土壤热通量,使得数据更加准确,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实验采集蔬菜大棚作物处于发育期内的数据进行验证,模型计算获得的数据与实测值相比误差非常小.结果表明,该模型完全可以作为蔬菜大棚滴灌控制的一种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蔬菜大棚环境监测地域广、有线监测布线难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有机蔬菜大棚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节点采集大棚内的环境数据,利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用户终端,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有机蔬菜的生长环境.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面安全稳定,可以达到对蔬菜大棚进行实时监测的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在设施蔬菜大棚种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它将物体本身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如何在设施蔬菜大棚上应用物联网,提高设施蔬菜的种植和管理效率,廊坊市农业局与移动公司做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黄胜华 《汉中科技》2009,(3):42-42,63
蔬菜若遭受冬季低温冻害,就会造成减产或绝收。介绍了大棚蔬菜防冻应采取多层覆盖保温、电热加温和土炕加温等技术措施;露地蔬菜防冻应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适量浇“冻水”,在蔬菜行间铺盖稻草或秸秆保温,培土护根,草帘夹盖和束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寿光蔬菜大棚从一九八四年的土大棚,发展到八九年的冬暖式大棚,又进一步设计建造了钓鱼台村高档跨世纪自动化大棚,经过了三次大跨越。目前,全市1.5亩的标准冬暖式大棚25万个,生产各类蔬菜20.5亿公斤,收入14亿元。今年,截止到六月底统计,已上市蔬菜11.07亿公斤,收入13.6亿元。对一个农  相似文献   

18.
邢杰 《科技园地》2006,(3):12-13
(一)种植情况 截止6月14日统计,全市蔬菜已种植546794.1亩.其中露地蔬菜537538.4亩,设施蔬菜9255.7亩。设施蔬菜中温室5696座3044.1亩,大棚14913座6211.6亩,其中当年新建温室1054座569,6亩,新建大棚1684座1181亩。露地蔬菜品种同2005年的一样;保护地品种为黄瓜、油菜、尖椒、彩椒、硬质番茄、少量礼品西瓜和部分花卉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在蔬菜大棚中使用车辆困难,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设计了新型大棚蔬菜车。重新设定蔬菜车的尺寸,采用新的电路自动控制的转向方式代替半轴和差速器。选择双剪叉式提升机构,基于单片机的基础重新设计蔬菜车的电控系统。利用ANSYS软件对双剪叉式提升机构和液压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设计的大棚蔬菜车的结构性能达到设计的使用目标,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井灌区冬小麦玉米组合种植管灌高效用水模式、大棚蔬菜滴灌高效用水模式、大田作物管灌高效用水模式以及大田蔬菜覆盖微喷高效用水技术等4种集成模式的研究,证实了该高效用水集成模式可取得很好的节水增产效果,对于同类地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