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8,(1):12-17
自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国内对于莫言英译本的研究日渐兴起。葛浩文是英译莫言作品并使其走向英语世界的重要人物。文章在收集并分析国内相关论文、报纸及著作的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莫言小说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翻译语言、翻译思想以及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帮助研究者了解莫言英译研究现状,为进一步进行莫言小说英译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国内对于莫言小说英译本的研究多集中于翻译策略、翻译效果及翻译语言方面,而对其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多借用理论进行文本分析,较少有宏观的数据分析;另外,研究对象集中于莫言中长篇小说的英译上,对于莫言短篇小说英译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6-27
<正>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莫言在中国文坛崛起以来,莫言文学研究一直长盛不衰。与莫言高水平的文学创作相对应的,是30余年颇有建树的莫言文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既为后继研究者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也提高了莫言文学研究的门槛和标竿。后来的研究者想要在莫言研究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唯有挖掘新材料、开拓新视域、提出新观点、使用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3-24
<正>1980年代中期以来,围绕莫言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镇。2012年10月,伴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围绕莫言及其作品研究的论著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1980年代中期直至当下,在30余年来的数以万计的莫言研究论著中,关于莫言的文革叙事方面的研究论著则屈指可数。就目前中国知网和读秀学术搜索所见,涉及莫言文革叙事或书写为题的论文仅有4篇。这4篇论文分别是许子东的《"文革故事"与"后文革故事"——关于莫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6,(1):12-13
<正>关于莫言研究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尽管如此,莫言研究仍然有可以继续发掘的矿藏。例如莫言的性格研究。莫言出身农家,曾经自道从小喜欢说话,尤其是喜欢说真话,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此走上作家之路后,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1]这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饱受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6,(1):13-14
<正>在莫言荣获诺奖之后,关于莫言文学的研究出现了可喜的井喷之势,涉猎领域之广阔,探索问题之深入,似乎已经千家说尽。但细察百余部莫言研究的硕士、博士论文,还是感觉年轻的学者们对莫言创作的解读极少见新的理论观念的照耀,  相似文献   

6.
山东社科论坛"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学术研讨会是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潍坊学院承办,是潍坊学院举办的第二次以莫言研究为专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主要围绕"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莫言叙事手法、语言特色、影响传播以及对莫言与齐鲁文化关系""莫言作品的个案解读"等议题展开讨论,通过这次论坛的召开,与会者对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以莫言的《红高粱》《蛙》和《透明的红萝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字频统计软件和汉语词频统计软件,统计莫言作品中字频、词频,发现都满足Zipf分布规律。所得结果与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在内的多种语言研究结果一致,与其他学者已得出的关于汉语作品字频分布不满足Zipf分布规律的结论相异。结果表明莫言作品确实与众不同,为研究莫言作品特点提供了统计学角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6,(1):16-17
<正>目前的莫言研究可谓成果丰硕、多元并进。既有宏观的"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研究、"历史性"与"民间性"的研究、创作论与评传式的研究,更有微观的文本意蕴研究、文本叙事研究,还有莫言的海外传播及其与世界作家的比较研究。总体而言,莫言研究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然而考察起来,也同时伴随明显的问题,比如  相似文献   

9.
<正>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于2017年4月正式成立,主要职责是凝练研究方向,整合研究资源,聚集研究力量,打造以莫言研究为重心,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专业门类,并辐射历史与文化、社会学、艺术学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平台,组织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科学制定并具体实施既定的研究计划。早在2019年3月,莫言先生就受聘为潍坊学院兼职教授,并担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1-23
<正>莫言是中国大陆第一位本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获奖是中国当代文学成就获得世界读者认可的标志。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的文学成就已经为国外文学翻译与研究界注意,仅举以下3例就可以大致说明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情况:1.在莫言小说的10个长篇英译本(全为Howard Goldblatt翻译)和1个短篇集英译本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白俄罗斯之间的文学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事件进一步激发了白俄罗斯汉学界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兴趣。鉴于白俄罗斯学界主要借助俄语史料来研究中国文学,所以对中国文坛的关注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总体上看,白俄罗斯对莫言的接受和研究尚处于基础起步阶段,主要将莫言与阿列克谢耶维奇进行平行研究,探讨两位作家的创作异同,重点关注他们在所处的时代语境、生活背景、创作影响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白俄罗斯汉学界对莫言创作的认知视野。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5-26
<正>由于诺奖效应,2012年、2013年的莫言研究就像过大年,红火热闹,催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但随着时间推移,诺奖效应也会减弱,根据2014年、2015年的统计,尽管和其他作家相比,莫言依然享有更高的关注度,但这两年莫言研究的学术成果已经逐渐在减少。喧嚣过后,一切都要回归平静,现在就要求我们再次深入文本,潜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0-21
<正>莫言纵横文坛三十余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有千余篇,相关著作十余部,系统性传记一种,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一百五十余部。[1]莫言作品的海外译介之旅早在1988年已经开启,中篇小说《民间音乐》被翻译成英文,发表于《中国文学》杂志,之后香港的《译丛》杂志陆续将莫言的一些中短篇小说翻译成英文。第一部被翻译成外文的长篇小说则是1989年由井口晃翻译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事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热"随即席卷而来。一夜之间,莫言成了大众的英雄,同时也变成了大众的商品。"以前,高密特产是菜刀,是烧鸡,是高粱酒,是大包子;现在,高密特产是莫言。"——网络卖家甚至在自己网店中写下这样的宣传语。地方邮政部门也推出了莫言获诺奖的纪念邮票、纪念封。家乡政府还设计出莫言文学馆二期规划,欲将其重新建设为莫言纪念馆,  相似文献   

15.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看到的只是鲜花和掌声,却很少有人关注莫言内心的情绪---孤独。莫言从童年时就有着深刻的孤独体验,这种孤独体验对他的人生以及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可以说孤独一直伴随着莫言的成长、成名,正是因为孤独,莫言才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大自然、与生活的进行亲密对话,可以说是孤独成就了莫言。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4月15日-16日,全国"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学术研讨会暨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潍坊富华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会议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潍坊学院承办,是潍坊学院举办的第二次以莫言研究为专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本次会议不仅被山东省社科联确立为"山东社科论坛会议",而且也被潍坊市政府列为2017年潍坊国际风筝会特色分项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研究总结70年来中国文学的光辉成就与创作经验,探索发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新范式、新动向,推动莫言研究进一步深化升级,繁荣发展文艺事业,2019年10月19日——20日,由潍坊学院、高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高密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密市莫言文学馆承办的"新中国文学70年与莫言研究"暨"红高粱文学现象"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高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4-25
<正>文学是直抵人心的艺术形式,为文者应该有对人的终极关怀,既要用心感受当下,也要有通透的目光,在更大的时空把握人世众生。而这种把握,很大程度上讲需要文学创作者用宗教情怀观照众生相。就目前莫言文学研究来说,我认为从宗教情怀角度入手的研究远远不够。莫言是一个有抱负的作家,他忠实于内心的文学感觉,他没有在人云亦云的潮流中迷失自我。莫言把自己  相似文献   

19.
短篇小说在莫言的全部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不是长篇小说创作间隙的插曲或下脚料,而是拥有独立的品格。从短篇小说的创作分期、分类以及风格变化,可以窥见莫言总体文学创作的历变特点。与中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似乎更能体现莫言的个性特征,埋藏着莫言的文学野心,充满哲学式的终极叩问。遗憾的是,莫言晚近的创作于短篇有所懈怠。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代著名的乡土作家,莫言不遮蔽乡土世界存在的一切苦难和悲剧性的生存状态,苦难和悲剧是莫言乡土小说始终不变的主题。莫言充满个性化风格的形成有其复杂原因,少时经历、民间故事和传奇以及西方文学在不同程度上对莫言的创作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