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武山地区Rn元素观测资料中的异常变化分析总结,提取观测点300Km范围内大于Ms4.5级地震以及全国Ms7.0以上地震,确立水氡异常与地震的相关性,量化分析震前、发震、震后资料变化趋势。通过对震例的对比分析,提取武山观测点Rn元素的震前异常特征。通过研究表明:泉水流量是影响Rn元素测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Ms4.5震前观测到的Rn含量没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对于Ms7.0以上地震Rn测值出现明显的高值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地震电离层效应,采用CODE提供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数据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通过插值提取了震中区域震前的TEC时间序列,利用滑动四分位距法排除太阳(SSN、F10.7)和地磁活动(Dst、Kp)的干扰,发现电离层在震前26天和13天存在明显异常.全球电离层异常分布结果显示,震前26天的电离层异常幅度小于震前13天的异常幅度,这可能与临震时间有关.此外,两次异常的峰值点与震中区域并不严格对应,而是靠近震中偏向赤道的一侧,同时磁共轭区也有异常出现,但范围和幅度较小,这两次电离层异常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G红外遥感资料,应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对2016年10月6日台湾MS 5.9级地震进行震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震前热异常具有明显时空特征,2016年6月初震中以北区域出现热红外异常现象,并且异常区域随时间推移不断扩大,至7月1日天异常面积达到最大,随后逐渐收缩至消失,但随后在震中附近又开始出现热红外异常,该异常在8月5日异常值达到最大,随后逐渐消失.该次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显著,容易识别,可作为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之一,验证了卫星热红外异常在地震预判方面的作用,为今后卫星热红外在地震前兆识别中提供了震例素材和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支持向量机分析了发生在美国加州中部的2次6级以上地震的震前大地脉动.通过对离地震最近的3个地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进行震前大地脉动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能有效地区分震前大地异常脉动和平静时期的大地脉动,并且随着地震的临近预报准确率逐渐增加;2次地震的震前大地异常脉动分别始于地震前48 h和12 h.分析了加州CI地震台网内的14个地震台站记录的2003年12月22日发生在加州中部的6.4级地震所观测的震前脉动数据,发现处在震中附近的12个地震台站均观测到震前大地的异常脉动,且距离震中附近的断层越近,监测到震前脉动异常的几率越大.对3个观测站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到大地震(M≥5)所引发的震前脉动异常的概率大于小地震(M<5).因此,该方法有望发展成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台湾恒春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特征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造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国际地震界与遥感界的共同研究热点。分析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7.2级地震前出现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其特征表现为:震前6d在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海域出现片状热异常,并不断向西迁移;震前2d到达菲律宾;之后沿马尼拉海沟转为北上,并由远到近、逐渐向震中迁移,同时异常的强度及范围逐渐扩大;临震前1d达到高峰,升温幅度约10℃。结合该震区构造背景,对此次卫星热红外异常与构造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震前红外异常的出现及其时空演化受构造活动控制显著。利用已有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结果,对震前红外异常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震前构造应力场的迁移与集中活动所激发与加剧的应力热与地热的传递,及其与孕震区温室效应的叠加,是此次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产生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应用前兆资料开展地震短临预报,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利用海原钻孔应变可靠的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三次典型震例的震前短临异常特征,总结得出:海原钻孔应变对300 km内中强震的震前异常变化较为明显;同处海原断裂构造变形带内的震前异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而处于其他构造变形带内的震前异常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短;异常变化所对应的震例,均与其有着较为一致的构造应力环境及相似的地震构造背景;异常变化幅值受震中距的影响大于震级的影响,由此可知海原钻孔应变对地方中强震的映震能力更为显著;钻孔应变各分量异常变化的差异性,与其布极方位和震例发震构造的应力环境有关。由此可见,应用海原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开展尝试性短临地震预报,对综合减轻区域地震灾害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2020年5月18日巧家Ms5.0级地震的震中周边200 km范围内的地磁总强度和地磁矢量监测区域震前至震后几期的测量数据对比,分析了巧家地震的地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巧家地震的地磁异常在震前14个月开始出现,震中在磁偏角、磁倾角的零变线上,且在水平分量弱变区域中—而不是在地磁要素变化大的区域.距震中越远,这些地磁要素的变化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选定研究区和河南省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处理分析,发现河南省及邻区中强地震前研究区内出现小震活动增强的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的地震活动增强至其平均强度的2倍以上时,则在异常结束后的1.5a内,豫北及邻区发生4.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0.8,其预测效能R值评分为0.38.研究区内小震活动增强可作为预测豫北及邻区中强地震的一种中短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P波初动半周期测定介质品质因数Q值的方法,测定了澜沧(?)耿马大震前主震及其周围地区的Q值变化.根据该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区域应力场分布的优势方向分析了澜沧7.6级、耿马7.2级两次大震的孕震过程,并结合对该地区划分的三个小区域Q值随时间的变化量,探讨了双主震型孕震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临汾市地震局地震观测水井是一口地震观测专用井,自1985年观测以来,水位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符合临汾地下水下降速率.观测数据连续、可靠,有较好的映震效应.对2001年太原郝庄5.0级地震、2003年洪洞甘亭5.0级地震以及2006年河北文安5.1级地震,震前都有较好的异常反映.从2006年度的观测资料分析,该井地热、水位均出现异常,打破了年变规律.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曲线对比、映震实例等方法对该井异常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与云异常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前20d内的卫星热红外图像和电视云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震前20~8d,青藏高原东缘出现了源于印度板块、紧邻汶川的北东向近3000km长的条带状高温异常;震前5~1h,电视云图显示震中龙门山断裂带及青藏高原东昆仑断裂带上方分别出现了线性云,汶川正好位于两者的延伸交叉位置。结合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相互作用和区域构造运动过程,从地球物理的角度讨论了此次卫星热红外图像异常和云图异常的原因,希望能对地震遥感监测预报和汶川地震的前兆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西北地区和四川汶川地区地震活跃高潮期成组强震活动的孕震区域与地电前兆异常区,分析了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实践证明,成组强震在孕震过程中受地电前兆场时间、空间、强度的影响,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出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异常现象会出现在地震发生前.为地电前兆方法进行场的动态跟踪预报工作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以及能及早地预先知道将要发生地震的震级、震中和发震时刻,尽量减少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人民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2016年3月2日苏门答腊发生Mw7.8级地震.为了研究此次地震与电离层的耦合关系,采用欧洲定轨中心提供的Global Ionosphere Map(GIM)数据,利用滑动四分位距法探测了震中的TEC时间序列.在排除太阳与地磁活动的干扰后,结果发现在震前第8d震中地区电子含量明显降低,coco观测站也观测到TEC负异常现象.全球TEC异常分布图显示TEC异常持续约6h,最大幅度达到-6TECU.异常区域主要出现在孕震区内,最大异常区域并不垂直于震中位置,而是出现在靠近赤道异常边界的一侧,但是对应磁共轭区内并无明显TEC异常出现,这可能是Sumatra地震的电离层前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处理了新疆地区2010~2014年的FY-2E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基于构建的亮温背景场资料,对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前地表红外亮温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震前亮温异常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东南缘地区,其位置和走向均与于田地震所处断裂带相吻合;异常出现在2014年1月27日(地震前16天),一直持续到2月2日(地震前10天),之后迅速消失;亮温异常十分明显,异常出现时亮温均值相比背景值增幅达8K~10K,异常值增幅可达20K以上。此次亮温异常现象在时空演变的各个方面均与于田地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亮温背景场资料对于地震异常提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海高大水位异常与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大井2002年以来的资料,对多年来水位变化特征与观测井300 km范围内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前的异常形态进行分析发现,高大井水位在震前表现出趋势和短临变化特征,水位动态异常与观测点周围300 km范围的5.0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岷县150km范围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该区域的地震地质资料及地震活动性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地震构造特征和活动环境,结果表明该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复杂,断裂活动强烈,强震活动自1885年来有三个活跃期,弱震自1970年来有两个活跃期,在时间上与强震活动的前两个活跃期相对应,弱震及强震活动规律均显示自2003年以来该区域进入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并将在未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内呈持续活跃状态,正确认识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水平与特点对该区域防震减灾事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用断层总面积理论对祁连山中西段自2000年以来发生的9次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震例表明,在每个强震来临之前若干年∑(t)曲线均有一个显著的"峰"出现。这表明在强震来临之前,地震带或地震区上的地震活动性显著增高。发现在震前断层总面积有明显的∑(t)值高值异常显示,对断层总面积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断层总面积值对祁连山地区Ms≥5.0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濮阳台电磁波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桂青  刘兆友 《河南科学》2000,18(2):206-209
介绍了台站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条件及电磁波观测仪器基本情况。对濮阳市地震台电磁波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电磁波异常对 10 0km范围内的M 13.0级以上地震及 30 0km左右Ms5 .0级以上地震和 10 0 0km左右的Ms6 .0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电磁波异常是一种地震前兆短临异常 ,异常一般在震前几天到五十几天出现 ;异常幅度大 ,异常易于识别 ;地震多发生在异常结束之后或异常高值回落的过程中。濮阳台曾依据电磁波异常变化 ,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地震短临预报 ,地震三要素均在预报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震前电离层扰动研究进展及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震前电离层异常扰动研究进展,大量新的观测证据显示,地震活动前的电离层扰动确实存在,而且在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发生前几天到几个小时内的孕震区上空会发生显著电离层扰动。针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大地震事件,通过利用漠河、北京、武汉和三亚的地基GPS测量获得的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数据,北京地面测高仪测量的F_2层临界频率和Es临界频率等参量,考察中国上空电离层在地震前的变化情况,发现地震前1~6 d中,5月6-7,10-11日,白天电子浓度比5月1-5日的值偏低。但f_0E_s增强。5月9日日落后中低纬电子浓度出现异常增强,而这段时间地磁活动平静。探求这些异常变化的机制则需收集更多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强矿震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中尺度地震实验场高密度数字地震和潮汐形变台网的现场观测,用地震学方法和小波工具分析强矿震过程采集到的数据.发现震前短临阶段存在可信的b值、η值、频度等地震学异常和定点潮汐形变前兆异常.对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和强矿震短临阶段的预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