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高纯镁砂、煅烧Al2O3、稳定氧化锆为原料,以2%的TiO2为烧结添加剂,试样经100 MPa压力成形后,在1600℃3 h下烧成,制备出尖晶石-氧化锆复合材料.研究了氧化锆及氧化钛烧结添加荆对复合材料烧结性能、抗热震性能等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MA尖晶石配料中引入10%的ZrO2,MAZ试样的抗热震性能优于MA尖晶石试样.引入TiO2 2%的MAZ-T复合材料试样结构致密,晶粒间为直接结合状态,体积密度达3.42g·cm-3,抗折强度为48.54 MPa,抗热震性能提高,该MAZ-T复合材料有希望用作水泥回转窑烧成带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2.
尖晶石-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纯镁砂、煅烧Al2O3、稳定氧化锆为原料,以2%的TiO2为烧结添加剂,试样经100 MPa压力成形后,在1600℃3 h下烧成,制备出尖晶石-氧化锆复合材料。研究了氧化锆及氧化钛烧结添加剂对复合材料烧结性能、抗热震性能等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MA尖晶石配料中引入10%的ZrO2,MAZ试样的抗热震性能优于MA尖晶石试样。引入TiO22%的MAZ-T复合材料试样结构致密,晶粒间为直接结合状态,体积密度达3.42g.cm-3,抗折强度为48.54 MPa,抗热震性能提高,该MAZ-T复合材料有希望用作水泥回转窑烧成带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3.
有机蒙脱土/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征了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抗热氧老化性能和热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OMMT的掺入使废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更加均匀,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形成剥离结构;与废胶粉改性沥青相比,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得到改善,随着OMMT掺量的增加,软化点大幅升高,25℃针入度及5℃延度减小;与废胶粉改性沥青相比,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和热储存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将钛酸铝和板状刚玉按不同比例配合;再经成型、干燥、烧成制备试样。意图获得具有高抗热震性的高温复合材料;然后通过X射线及扫描电镜对试样分别进行相组成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探索研究该复相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与抗热震性能的相互作用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板状刚玉的引入在试样中形成架状结构,钛酸铝填充其中孔隙,钛酸铝的引入可以抑制板状刚玉晶体的长大,并与板状刚玉相热膨胀失配,产生微裂纹增韧,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老化过程对传爆药爆炸和安全性能的影响,将JH-14药柱放置于71℃、空气环境中恒温加热0 d、4 d、19 d、38d和76 d,用板痕试验检验了老化前后JH-14的起爆能力。通过SSGT小隔板试验测试了不同试样的冲击波感度。利用AUTODYN模拟施主炸药产生的冲击波在有机玻璃隔板中的衰减规律。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老化前后试样的起爆能力没有显著变化,不同老化时间试样的临界起爆隔板厚度分别为6.9 mm、7.0 mm、7.5 mm、8.1 mm和7.8 mm,隔板中对应的冲击波超压分别为2.91 GPa、2.85 GPa、2.60 GPa、2.40 GPa和2.50 GPa,试样的直径和高度都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冲击波感度的变化主要是药柱密度的微小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钛酸铝-板状氧化铝复合材料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钛酸铝和板状刚玉按不同比例配合;再经成型、干燥、烧成制备试样,意图获得具有高抗热震性的高温复合材料;然后通过X射线及扫描电镜对试样分别进行相组成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探索研究该复相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与抗热震性能的相互作用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板状刚玉的引入在试样中形成架状结构,钛酸铝填充其中孔隙,钛酸铝的引入可以抑制板状刚玉晶体的长大,并与板状刚玉相热膨胀失配,产生微裂纹增韧,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膨胀仪研究了MgO-PSZ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特性.试样在一定条件下烧结,经550~950 ℃热处理后发生了明显的单斜相→四方相相变,此低温相变降低了MgO-PSZ的热膨胀率,其相变产生的体积收缩与受热产生的体积膨胀相互抵消,使试样表现出零膨胀特性,从而改善了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光耐候实验箱加速老化系统模拟沥青自然环境下紫外光老化,通过对沥青光老化前后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性能的测试以及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红外光谱检测,对比分析了复配抗紫外光老化剂对提高沥青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老化环境下,添加抗紫外光老化剂的沥青试样老化后与基质沥青老化后相比,针入度增加,软化点减小,延度增加,其抗老化性能有显著提高;添加复配添加剂质量百分比为5%A+1.5%B的沥青试样,三大性能指标变化百分比较大且羰基特征吸收峰减弱,改善沥青的抗光老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老化状态的沥青微观组成、结构与宏观路用性能之间的联系。首先制备沥青结合料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试样,然后采用热重-差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老化状态沥青的热性质及逸出物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的沥青试样分解过程的温度范围及峰值对应温度基本一致;低于300℃的温度范围内,试样老化程度对热重损失速率影响较小;沥青高温分解阶段,长期老化质量损失速率最低,基质沥青最高,短期老化试样居中;3种老化状态的沥青试样热分解产物主要有CO、H2O、CH4、CO2,该产物主要来源于沥青中大分子烷烃的高温分解和碳元素氧化;热重曲线残留质量比与沥青复数模量有较好的联系,随着沥青老化程度增大,TG曲线上残留质量比逐渐增加,在宏观上表现为复数模量增大。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蒙脱土(原土、OMMT1、OMMT2)与聚丙烯分别熔融插层复合.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3种蒙脱土均与聚丙烯成功插层复合,制备出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重点研究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聚丙烯材料中,添加少量蒙脱土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明显改善材料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对3种PP/MMT复合材料热氧老化样品进行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和表面形貌观察,发现蒙脱土片层在聚丙烯中插层复合越充分(乃至剥离),其抗热氧老化效果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毛巾织物由纤维织成,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其中天然纤维又有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之分,桑蚕茧丝是所有纤维中最高级、量主要、对人体最有益的动物纤维的一个种类,素有“纤维皇后”美称。它分为白厂丝、绢丝、绸丝、丝棉等纤维丝,可织成的织物有绢、绸、缎、绡、纺、绉、绨、葛、绒、呢、锦、绫、纱、罗、纶、绮、纨、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镁渣、高岭土、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2AS-CAS2复相耐火材料,利用XRD、FE-SEM、EDS等测试技术对试样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试样的耐压强度、抗水化性能、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试样主晶相为C2AS和CAS2,耐压强度为65.3 MPa,抗水化性能及抗热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光老化和热氧老化方法对2种丁苯橡胶(SBR)进行老化研究,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氢核磁共振波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老化产物进行了表征,探究SBR的老化机理.结果表明:SBR抗紫外光老化能力较差,在紫外光下照射0.5d,其分子结构即发生明显的改变;而SBR的抗热氧老化能力远远强于它的抗紫外光老化能力,在140℃下老化5d后,其结构才发生明显的变化;填料SiO_2能有效地提高SBR的抗紫外性能;丁苯橡胶在紫外光老化过程中,双键上的α-H先被氧化成羟基,进而氧化成醛,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最终形成大π键共轭结构,其官能团的紫外光老化反应活性顺序依次为:双键α-H1,2聚合双键1,4聚合双键苯环.  相似文献   

14.
以3/1右斜纹为表组织,3/1左斜纹为里组织,设计了一种"下接上"接结双层组织。在此基础上采用芳纶或芳纶混纺纱作为表经表纬,天然纤维纱线作为里经里纬,设计并织造了两种表层阻燃、里层舒适的阻燃双层机织物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的阻燃性能均达到阻燃要求。通过对试样进行导水性、透湿性和透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试样二的阻燃性能尽管较试样一稍差,但完全符合服用面料阻燃标准要求,且试样二克重较小,舒适性能明显优于试样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温度对胶乳海绵在热氧老化过程中形貌与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胶乳海绵老化后的形貌与结构变化直接影响其产品使用价值,其老化行为与温度密切相关。本研究不局限于力学性能,通过测量70 ℃与120 ℃温度条件下胶乳海绵的白度指数、黄度指数、交联密度、压陷硬度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材料热氧老化行为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20 ℃条件下黄度指数于86h达到峰值,孔结构消失,表面生成残渣粉末,交联密度先升后降,同时压陷硬度短时间内急剧上升;70℃条件下材料白度指数缓慢下降,其余指标均呈缓升趋势,且孔结构完整保留。可见120 ℃条件下胶乳海绵形貌和结构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过程和最终形态与相对低温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产品价值因热氧老化行为极快丧失,80NR胶乳海绵抗热氧老化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几种粘结剂对飞机刹车副用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粘结剂对涂层最终抗氧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以硅溶胶及磷酸盐为粘结剂的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二者各自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最佳的抗氧化效果.在900℃,4h静态氧化试验时最佳抗氧化效果是以硅溶胶作为粘结剂的试样,样品失重率不超过1%(质量分数);而在700℃,4h时以磷酸盐为粘结剂的试样,其静态氧化失重率不超过0.37%(质量分数);在试验中涂层保持完整,表明涂层具有较好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了界面结合紧密、结构完整的Ti/Al2O3梯度功能材料,并分别在1000℃、600℃温差下对其抗热冲击及抗热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冲击和热疲劳实验过程中材料均无梯度层间横向贯穿裂纹,没有发生失稳断裂,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能和热应力缓和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老化方式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分3个阶段,对不同老化方式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阶段1研究表明,沥青在压力老化容器(PAV)中100℃条件下老化20h后的低温性能与在1.01×105Pa、60℃条件下老化38d后的低温性能相差无几.阶段2研究表明,可以通过58℃、10r/s时的高温因子G*/sinδ来修正低温性能分级,从而可以利用短期老化来代替长期老化试验.阶段3研究表明,沥青的低温性能会随着老化时间改变而变化.当老化时间较短时,低温性能分级由劲度指标控制;当老化时间较长时,低温性能分级将转变为由蠕变速率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以硅石为主要原料,以氮化硅、碳化硅、金属硅和熔融石英为添加剂,其添加剂加入量分别为1%、3%、5%.采用石灰乳和铁鳞为矿化剂,试样成型压强为100 MPa,试样烧成温度为1400 ℃保温3 h.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及其含量时试样烧结性能、物相成分、显微结构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添加剂引入量的增加,线变化率与显气孔率呈现先下降转而上升的趋势,抗折强度、体积密度与热震残余强度先上升转而下降,真密度为逐步降低.引入不同含量的氮化硅,其热膨胀率均小于未加添加荆的对比试样.引入5%氮化硅的试样,其鳞石英含量高达80%,显微结构致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电老化(ETA)和加速水树老化(AWTT)对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对ETA和AWTT的实际电缆试样进行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质量分析(TG)测试,分析其理化特性随着老化的变化规律。建立了AWTT的微观模型,从微观形态变化、陷阱的形成角度对老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ETA和AWTT试样绝缘内R1R2CCH2、—OH键均出现上升趋势,AWTT试样羟基增长速率大于ETA试样,而两种老化过程中双键的增加速率相当;ETA试样电缆绝缘结晶度先上升后下降,AWTT试样电缆绝缘结晶度呈下降趋势;ETA与AWTT都使得绝缘热稳定性下降,ETA试样的微分热质量(DTG)曲线未出现分峰现象,AWTT试样DTG曲线在老化后分裂出多个峰,老化时间越长分裂的峰越多。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在老化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可以由微观模型结合陷阱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老化过程中产生的陷阱对绝缘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