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在契合国家能源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的背景下设立的。该专业重点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通信、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燃料电池材料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学术研究方向。文中主要针对该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现状,阐述了突出"亲产业"的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能源转型不断加速,新能源已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针对新能源行业的创新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依据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的学科科研优势和地方产业发展特色,明确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实践创新实验多层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涵盖新能源产业"材料—器件—系统—测试—应用"的各个环节,并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及教学现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余高专学报》2014,(1):F0003-F0003
在新能源新材料兴起时代的2007年起,新余学院创建并重点打造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至今相继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物理、全国首个光伏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全国第二个光伏专业——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07,(12):14-15
近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通过了由中科院、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同组成的验收委员会验收后,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材料所经过3年筹建,部署了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磁性材料与先进机电装备、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新能源材料及相关技术等5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半导体物理学是材料物理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环节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先进的工科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该文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中"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表征"的实验课程教学为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在实验教学中采取小班教学与口试考核结合的新方法,并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讨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两年的实验教学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生在实验课上积极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一方法的推广,将会为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学院概况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校之初成立的硅酸盐工学和塑料工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成,现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家特色专业)共4个专业。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功站,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以"生本教育"为教育理念,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新能源学科领域的特点,明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掌握的3类实践技能。从基础实践层次、专业实践层次和综合与创新实践层次三个层面规划和建设了针对新能源专业的实验项目,采用"课内学习-自主思考-课外实践-体味创新"分步骤、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着重培养学生不同层次实践技能,为天津农村培养出大量合格的能源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计划性招生体制和市场性生产目的机制的矛盾,计划性下拨经费和市场性筹措经费并存的矛盾,计划性配给生源与市场性生产所要求材料质量差异的矛盾,以及计划性设置专业与市场性选择专业的矛盾,这"双轨"并存引发的矛盾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验课程以“锂离子电池”这一研究和发展热点为主题,依托新能源专业,以工程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负极材料,并进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教学设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与新能源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等课程相结合。教学内容涉及材料制备与表征、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该教学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论理解,掌握基本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流程和测试方法,进一步认识所学课程在新能源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专业认同感、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学科简介材料与化工学科基于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应用化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进行建设发展,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建设项目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和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为同济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专业。材料与化工学科面向新材料和绿色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聚焦光电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发展,立足江西及周边地区,辐射全国,努力培育原创性技术成果,形成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具有区域优势和鲜明研究特色的学科。  相似文献   

12.
离子束改性技术能够实现元素的掺杂、材料表面结构和形貌的调控,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表面改性技术,并且已经成为表面物理研究中的独特技术.为了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技术应用团队将离子束改性技术与新能源材料、柔性光电材料和二维材料相结合,围绕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结构改性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全新的材料改性策略,取得了原创性成果.研究团队针对摩擦起电材料、催化材料、碳基材料和纳米多孔材料,通过离子束辐照精确调控材料的微观结构,大幅度提高其宏观性能,制备出高性能新能源材料和器件,并揭示其内在机制促进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为新能源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示范性工作,也为传统离子束技术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9年3月新颁布的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中,我校化学系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付红兵教授团队的"若干低维光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器件研究"项目、物理系红外热波无损检测联合实验室张存林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与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荣获"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这已是我校连续三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的新变革,其迅猛发展对新能源人才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针对我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该专业学科发展、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方向,阐述了其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内容以及专业实验建设所进行的改革实践,并就如何结合培养"应用型工程师"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覆盖件成形实验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于面向学生成长要求、面向产业发展需求、面向科技创新前沿、面向全程实践育人"四个面向"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通过高校与企业、虚拟与现实、科研与教学的"三融合"构建实验教学平台的思路,形成了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研究生、本科生"四位一体"的实...  相似文献   

16.
“镍氢电池及材料”课程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因其知识点较多且枯燥,学生很难理解课本理论知识,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难。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在“镍氢电池及材料”课程中的实施,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科研训练型实验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探讨了科研训练型实验的特点与评价原则,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型实验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实验,评价学生科研训练型实验的情况。实践表明,该实验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实验技能和初步的科研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型车辆工程"三纵三横"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科教育、兴趣培养、科研创新"三阶段横向培养方式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三纵向知识体系相结合,从课堂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活动、科研创新探索三个方面深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从"培养-引导-创新"三个不同层次逐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得培养对象更加适应电动化、智能化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对解决传统燃油汽车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对象,从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整车和三电系统综合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电池回收利用率低、基础器件关键技术未掌握等问题,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划。  相似文献   

20.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国家专门出台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用于规范和指导城乡规划本科专业教学,其中对专业实践教学更是提出了"三个能力、三个层次"的要求。该文以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为例,紧紧围绕"三个能力、三个层次"的要求,探讨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与路径,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