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浙江省丘陵红壤区的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实例,在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期"因时制宜"地构建各阶段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设计阶段构建有乌龙山环境保护办公室监督设计单位、设计单位自我管理、咨询专家审核的设计阶段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施工阶段构建有乌龙山环境保护办公室通过招标管理、合同管理、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和承包商自我管理的施工阶段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运行阶段构建有业主有效维护和生态托管监测构成的运行阶段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整体优化和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及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冠磊 《科技信息》2014,(6):109-110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法律实施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执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和环境决策的前提。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环境监测工作实践,从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出发,探析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拟解决的措施,以期为环境监测工作者提供工作指导,同时为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要求环境监测须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监测过渡和拓宽.该文主要从对生态监测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生态监测的含义,简述生态监测的内容,提出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以期推动环境监测体系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及核心水源区,南阳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对南水北调通水水质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度南阳市的生态效率,确立南阳市的生态环保目标体系,并在此框架下,网络化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全域污染防治体系和环境保护体系,打造水源地高效生态文明格局。  相似文献   

5.
以真实的生态影响评价这一职业活动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课进行课程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计量检定和校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管理过程,直接影响环境因子测定结果的精度,同时,计量检定和校准也会影响相关部门开展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的数据参考。为了提高对计量检定和校准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重要性的认识,该文介绍了计量检定和校准与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环境监测因子测定在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计量检定和校准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供从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导向作用。该文以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环境认知、责任、行为、教育和当前高校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方面,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整理归纳了有代表性的五类问题,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意识提升路径,从而促进大学生增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行为自律。  相似文献   

8.
胡卉 《中国西部科技》2012,(12):66-67,56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基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调整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以构建我国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湖南省株洲市为实例,具体阐述了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构成要件、应具备的功能及特性和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监测实验的实践教学育人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环境监测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严格把握环境监测实验技术基本功,紧跟环境学科前沿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以赛代练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四个方面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期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注入教学育人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手段的结合,提高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环境监测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市是黄河和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流域、区域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水环境安全,同时,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天水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②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③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④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1.
及时防范和应对环境突发危机事件,建立科学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是目前环境监测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重要的技术保障,该文就县级基层应急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提出了编制应急监测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监测网络、完善应急监测配套设备设施、建立健全应急监测管理制度、加强应急监测信息收集、以预防为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当下的洞庭湖区发展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在构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时,应注重建立生态保护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发展生态产业体系,突出产品环保;打造生态城镇体系,实现人居和谐。实施中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完善项目资金补偿机制,促进生态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建设;实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科学调控水情。  相似文献   

13.
绿色发展属于生态文明的范畴,其对于政府职能转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绿色发展导向促使"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型,退出微观经济干预,关注宏观调控。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优化产业结构、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是重要的抓手。绿色发展导向推动政府回归职能本位,即加强社会管理、公共产品供给和市场监管职能。因为绿色发展、"美丽中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外部性,决定了政府的供给责任和监管使命。绿色发展导向还是变革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驱动因素。没有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变革与完善,也难以确保政府职能切实转变。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提高环境保护质量,达到全面监控的目的,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为了保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效果,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应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对污染地区进行重点监测,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升污染地区的整体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环境保护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对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要点有正确的认识,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提升环境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美丽河湖建设是“十四五”期间“美丽福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美丽河湖评价体系,将美丽河湖具象化,是科学推动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依据。该文选取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的富屯溪作为评价对象,通过构建富屯溪美丽河流评价指标体系,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3个准则层共计18个基础指标进行评价,获得富屯溪美丽河流评价结果,并提出富屯溪在美丽河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为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7.
王保全 《科技信息》2013,(12):82-82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关于城市环境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关注,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任务不断加重,领域不断扩大,竞争不断加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环境污染呈现出越来越多新的特点,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逐渐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环境监测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要克服方方面面的不足,尽早形成适度超前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环保部日前也要求力争尽早形成适度超前于现行污染监控体系需要的环境监测方法体系,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关系着全球人类的共同命运,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为具体决策和长远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文将针对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充分认识和解读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现实价值。推动环境监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加强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联系,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简要介绍了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新时期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平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66-66,39
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建设速度跟不上恶化速度、监督管理工作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应该通过培育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伦理观、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大投入等途径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青海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