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大学学报》2009,(1):159-164
1 永不消失的白螺号——访藏学大师东噶·洛桑赤列先生…………………………………肖干田(1:1) 2“格萨尔王传”代表着古代藏族民间文化的最高成就——访著名藏族学者降边嘉措先生(之一)………………………………………其美多吉(2:1)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藏族历史上的佛门奇僧、藏族学术大师根敦群培在国外的生活,剖析了国外生活在诸多方面对根敦群培造成的重大影响,包括从神学史观转向人文史观、国外学者全方位的影响、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国外新思潮对其思想的影响,指出国外生活使他获得了一个丰硕的人生,揭示了根敦群培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3.
东噶·洛桑赤列教授是享誉国际国内的藏学家,国家级专家,曾担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行政职务,先后任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在他长期的坎坷人生经历中,由一名农奴成为著名的藏传佛教活佛,由一名俄让巴密宗师转变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授,成为著述等身的大师级学者。先后经历过新旧社会的变革,新旧文化的熏陶,他的学术思想在无数磨砺中闪闪发光,他的天资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中释放出无穷的能量,他的人品、治学精神,在学术领域永无止境的追求探索的精神和他留下的20多部学术著作,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根据1984年冬至1997年2月之阍陆续采访的记录(手稿),主要对东噶·洛桑赤列先生的人生历程、研究成果、学术观点、治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摘编。  相似文献   

4.
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是西藏现代绘画艺术中两位重要的艺术家。文章通过对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的艺术活动、绘画作品以及创作理念的比较,论述了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的艺术思想、创作特点,并探讨了二者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校文学院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东嘎藏学大辞典》荣获基础资料成果类一等奖,学报编辑部拉巴次仁同志的《藏族苯教与纳西族东巴教之特征比较研究》一文获藏文类专著类二等奖,文学院拉先同志的《藏文虚词研究》一文获藏文类学术论文类三等奖,另我校图书馆西绕桑布同志参与编写的《哲蚌寺所藏古籍目录》荣获基础资料成果类二等奖。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藏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奖项。我校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等4名同志的学术成果获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相似文献   

6.
拉巴平措副主席根据十五大和区党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在《西藏研究》(98年2期)上撰文“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努力推进我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发展”,认为我区的社科研究工作,只有重点转向,才能开创新局面。并且指明了重点转向要突出三个重点,其中之一就是“重点研究如何扬弃传统文化和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笔者在了解和研究藏族传奇人物更敦群培及其著作时,发现其对藏族传统文化及其观念有着独到的认识,堪称藏族思想史上一名“唯我独醒”的启蒙思想家。每当感受到更敦群培那充满智慧与闪耀着光芒的思…  相似文献   

7.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4):5-5
今年,我校有6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分别是《格萨尔》研究所平措副研究员的《格萨尔的宗教化研究》、学院群培副教授的《藏族史学史研究》、公共教学部舒敏勤副教授的《新时期西藏社会矛盾与和谐西藏建设研究》、图书馆德萨副研究馆员的《网络环境下西藏地区藏信息资源可行性研究》、艺术学院格桑次仁副教授的《西藏传统绘画艺术的造型语言与形式研究》、经济与管理学院关郎宗贞讲师的《西藏近、现代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藏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8.
西藏佛教后弘期兴起及其原因东嘎·洛桑赤列从公元978年(北宋赵光义太平兴国三年,藏历纪年前土虎年,释迦灭寂1522年)的西藏实际开始研究。卫藏十学士从青海返回卫藏的多麦后,又到桑耶地方当上了四个寺庙的住持,逐渐形成四部,当时四部虽无教派之争,但是为了各个寺院的经济财富的多寡而互相争夺,甚至互动干戈。战争给当时的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使古代修建的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昌珠寺遭到严重破坏。针对这种历史事实,东嘎·洛桑赤列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充分说明宗教上层人士具有不能脱离剥削他人而生活的…  相似文献   

9.
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是二十世纪西藏重要的写实艺术家,他们的绘画作品和艺术主张给当时的西藏艺术带来新的面貌。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出版的文献、同时代摄影作品资料以及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教育经历、艺术活动和各个时期重要绘画作品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各自的艺术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藏族史学名著《柱间史》的初次发现与抄本传承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史学名著《柱间史》是西藏分裂割据时期最早发掘的一部重要史著,被认为是松赞干布的遗训秘籍。该文献对藏族史学发展史上佛教史观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评析了这部珍贵史籍的初次发现与原著第一手抄本手稿的传承睛况,对该书年代进行了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元明时期,社会在较长时期保持稳定,学术研究也得到发展,产生了一批篇幅长大,内容充实且著述形式多有创新的史学著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布敦佛教史大宝藏论》《、蔡巴红史》《、雅隆尊者教法史》《、西藏王统记》《、新红史》等,这些史书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内容不拘于常式,王统、教法、世系、传记统统加以包容,是为一类大型综合体史书。到了明朝后期,这种著述体裁又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藏族史学史的一个著述传统,在写作手法、谋篇布局、运笔修饰等方面都具其特色,对于后世的史学著述影响深远。更重要的是,这些史学著作还展现了作者们所拥有的史学观、年代学等理论素养和著述实践上的突出成就,是为我们研究藏族史学的宝贵素材。  相似文献   

12.
《奈巴教法史——古谭花鬘》作为元代藏族史学名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文章从作者的境域观、治史目的、治史态度、史料来源、叙述方式等方面,认为该史书对聂赤赞普的来源问题、吐蕃赞普世系算法、赤松德赞时期的“七试人”、拉钦·贡巴饶赛、“卫藏十人”或“卫藏六人”和下路弘传的主要传承问题等若干史事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元代藏族教法史.  相似文献   

13.
欧洲近代史学作为一种舶来品,对于中国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起到了至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欧洲近代史学东传的过程中,傅斯年穿针引线,对欧洲近代史学的引介不遗余力,贡献尤著。尤其是,他对巴克尔史学的借鉴、兰克治史理念的宣扬,以及德国"种族-文化"观念的运用,不仅成为其取得重要史学成就的学术渊源,而且为转型期的中国史学创辟了一条新路径。同时,欧洲近代史学经由傅斯年输入国内,开阔了中国学者的国际视野,为中国史学走向世界,取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赫·乔·韦尔斯所著《世界史纲》在史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仅因为其在世界史普及方面的杰出贡献,而且是一部基于新世界史观的开山之作。《世界史纲》迎合了时代、社会对史学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对传统世界史观的突破,其观念已经具备了新世界史观的基本内涵。韦尔斯作为新世界史观首倡者之一,其史学思想尤其是世界史观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应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藏传噶玛噶孜画派唐卡对汉地青绿山水技艺的吸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藏族传统三大绘画流派之一的噶玛噶孜画派唐卡中对汉地青绿山水技艺的吸纳为题,对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画师唐卡绘制中所呈现的对中原汉地青绿山水表现技艺的借鉴吸纳与融会发挥作了追索和研究,同时对其技艺作用、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也从多视角作了探讨。从而得出历经近500多个春秋的藏传噶玛噶孜画派,对周边地域和民族的多元文化以其智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吸纳性特征所建构的藏民族传统绘画风格特色,不仅对藏区东部的民族文化建设和传统美术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藏民族整体美术的繁荣昌盛也产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它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雪域藏民族文化博大的多元化凝聚力和精深的经典化高品位和生生不息的民族化传承性、融和性特质。  相似文献   

16.
藏族著名学者诺章·吴坚先生精通藏传佛教教理知识,善长藏族传统诗词与藏族传统财经算术.他著有<藏传佛教念诵与仪轨经集>、<西藏割据史>、<西藏王臣记详释>、<数称词释义大全>等多部专著,还与藏族著名学者恰白·次旦平措和夏玉·平措次仁合作撰写了藏族历史巨著--<西藏简明通史·松石宝串>,他的新作<佛本生如意腾详解>也即将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文章根据诺章·吴坚先生的成长经历和主要研究方向,对有关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及西藏分裂割据时期的某些问题进行了采访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撰写的《智者入门》是藏族传统教育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藏族传统教育实践影响深远。文章结合藏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介绍了此书的基本内容,并具体论述了《智者入门》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内涵、主要特点及其在藏族传统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西藏大学学报》2013,(1):207-208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一)本章译文主要记载了第七世噶玛巴却扎嘉措于1469-1476年在藏族地区的一些活动,以及藏族社会、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较全面地反映了15世纪西藏地方的历史,尤其是一般藏族史籍记载较少的西藏金沙江流域的历史状况,在本章中有较多的记载,是过去少见的史料。例如灵仓(即灵赞善王)所在地,该地有土司、本勤及万户长的设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出康巴地区藏医药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方法以康巴地区藏医药相关的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甘孜州南派藏医药"、"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为切入点,以康巴地区藏医药的传承与保护为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发掘康巴文化与藏医药的形成、发展、传播之间的有机联系.结果康巴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孕育发祥了丰富多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由于老一辈传承人年事已高,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康巴地区藏医药的学术传承有待进一步加强.结论康巴地区藏医药是康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亮点之一,进一步推进康巴地区藏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利于促进康巴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章认为藏史学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一大批佛学兼史学的名大师。留下了卷帙浩繁的珍贵史籍。他们的述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期藏族社会的历史,也不乏反映藏、汉民族团结,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藏史学的研究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研究方法独具一格,各领风骚。藏史学的学习和研究正是加强藏学基础性研究的一个必要方面。也是弘扬藏民族优秀历史化的一项重要课题,讨论藏史学在藏学中的定位、特点和走向,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