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巴赫作品的音乐本质、本体角度进行分析,对历代不同风格和流派小提琴家对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的演绎进行比较,认为对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的演奏应该在继承中发展,而演奏——二度创作中的多元化风格属正常现象,我们应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同时要避免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部二胡原创性作品是刘天华的所创作的《病中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乐也在不断的前进、蓬勃的发展着,二胡近几年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大,无论是从二胡作品的数量、作品的风格和演奏技巧上与之前相比,都有着很大的进步与改善。在谈到二胡的"破坏与重建"方面,笔者以它的演奏方法为中心来分析二胡音乐创作的"破坏与重建"。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巴赫的复调音乐创作风格,对其的代表作品《创意曲(》二、三部)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风格及演奏要领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贝尔加玛组曲》的创作风格,既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基本手法,又打破了传统和弦的连接、进行、终止的方法,在演奏这一作品时,应运用变换踏板以及注重音色的变化、指法的使用等演奏技法,表现其朦胧、飘忽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钢琴奏鸣曲主题生动,织体多变,采用了大幅度跳跃、双手交叉、快速重复音及和弦等新颖技法。他使键盘乐器的演奏风格进入了新的自由天地。本文从演奏风格的视角来分析斯卡拉蒂的钢琴奏鸣曲的技术特色和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演奏技巧等方面的阐述,来探索巴赫对于复调作品的贡献和学习复调音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文琪 《科技信息》2007,(21):176-176
贝内特是英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四首夜曲》便是其所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的一首。乐曲中,作曲家娴熟地运用了大量的现代音乐技法,并使其与原始风格相契合。该作品共包括四首篇幅较为短小的夜曲,本文将从乐曲演奏及音乐表现角度来探讨作品所蕴涵的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巴赫小提琴作品中的多音和弦最能体现作品的巴洛克风格,而这种风格主要通过运弓技巧表达,只有在演奏者技巧纯熟,并深刻理解作品后,才能接近和还原作品风格.本文以《巴赫无伴奏组曲g小调第一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从运弓的方法、和弦的运弓、作品风格与运弓等三方面分析运弓技巧在演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陈芳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627-1629
巴赫小提琴作品中的多音和弦最能体现作品的巴洛克风格,而这种风格主要通过运弓技巧表达,只有在演奏者技巧纯熟,并深刻理解作品后,才能接近和还原作品风格。本文以《巴赫无伴奏组曲g小调第一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从运弓的方法、和弦的运弓、作品风格与运弓等三方面分析运弓技巧在演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铁静 《科技资讯》2009,(33):185-185
本文以客家筝派演奏特点及风格为论述对象,对客家音乐的演奏技法与风格进行概述。首先,对客家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浅析。其次,从左手按滑音、刮奏及变化音等方面,对客家筝派的演奏特点进行论述。最后,从不同的乐曲对客家筝派的演奏风格进行分析,总结出客家筝派古朴典雅、明亮清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姜楠 《科技信息》2012,(20):174-174
本文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首《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在演奏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析,尤其是对有关气、舌、唇、手的灵活的运用及演奏风格的完美结合,并对每个乐章中所遇到的一些技巧问题(如断音(Staccato)与连音(Legato)颤音(tr))加以详细的阐述,从而让我们更加完美的演奏这首《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  相似文献   

12.
练习曲的创作是二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二胡的演奏技术与二胡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二胡制作工艺的不断完善、演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风格表现力的拓展,二胡练习曲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创作体系,在推广二胡的普及和提升学习者的演奏技术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弹词三六》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对其演变过程、曲式结构、艺术特色等进行了剖析。认为尽管《弹词三六》流传至今已成为扬琴独奏曲,但最能淋漓尽致表现丝竹乐曲江南风格的演奏形式仍然是合奏。因为扬琴独特的乐器性能,对于融合乐队音色、调和各乐器的个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结合贝多芬钢琴奏呜曲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以其钢琴奏呜曲作品中的《月光奏鸣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旋律、力度、调性及音色方面的演奏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二胡独奏曲《江河水》的艺术处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演奏技巧的运用,另一方面是乐曲的情感处理。只有将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表达作品内在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6.
徐婷婷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39-139,141
当前,国内从钢琴教学角度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分析和研究成果甚微,本文通过对其三个乐章的演奏注释,力求使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研究其作品及风格,并为致力于研究和演奏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的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帕斯比叶舞曲》是德彪西的早期钢琴作品,在和声语汇、音色效果等方面展示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在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时,相应的踏板技术对于诠释其风格、实现印象主义音乐的音响目标和渲染特有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帕斯比叶舞曲》是德彪西的早期钢琴作品,在和声语汇、音色效果等方面展示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在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时,相应的踏板技术对于诠释其风格、实现印象主义音乐的音响目标和渲染特有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贝加莫组曲》是德彪西早期作品。这个时期德彪西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人们普遍认为德彪西早期的作品不重要,但任何一位作曲家或者一种风格流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的作品更能清楚地反映作曲家的创作倾向。因此,对于《贝加莫组曲》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贾平凹的几部长篇小说来分析他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作一个简单的陈述。贾平凹从第一部长篇《商州》到长篇《怀念狼》,逐步体现出由写实到“以实写虚”的转变。这一变化是由作家自己的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文字驾驭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完成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浮躁》《高老庄》《怀念狼》三部作品,从中看出贾平凹创作风格转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