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浮游植物评价颍河水质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颍河阜阳段浮游植物在 8个段面四季采样 ,进行了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多样性指数、硅藻指数等群落生态学初步研究 .选用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硅藻指数对颍河阜阳段水质污染进行评价 .颍河阜阳段水质受到中等偏重程度的污染 ,属有机污染严重的河流 ,与过去颍河浮游植物调查资料相比 ,表明近年人为有机污染进程在加速 .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生物多样性指数(H′)在综合评价近岸海域的实用性,本研究利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分别对北部湾近岸海域调查的数据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并讨论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价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2014年平水期北部湾近岸海域的水质结果为轻污染;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均为轻中污染;用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进行污染评价结果则为重中污染。可见,生物多样性指数适用于污染程度较重的水域,而对于像北部湾近岸海域这样较洁净的水域,其与水质评价则存在较大的差异。结合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当前利用浮游植物来评价最具实用性。生物数据需建立在常年观测的基础上,并与理化监测结果结合起来开展综合性指标评价,才能正确地发挥其作用,从而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及评价钦州湾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程度。【方法】2010年3月(春季)及2010年9月(秋季)在钦州湾近岸海域布设9个站位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调查。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钦州湾近岸海域春季、秋季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20、3.68;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37、3.35;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33、2.89。【结论】以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2010年钦州湾近岸海域污染等级为轻污染;以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至无污染;以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价,污染等级为轻中污染。相对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能更灵敏地指示和评价海洋环境的污染形势,但其评价标准和方法有待更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行验证和修正。单一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海域污染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研究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对于水体评价及水质监测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大量浮游植物多样性、丰度、均匀度等方面的研究,但国内学者较少评价各多样性指数的优劣以及适宜性。对国内学者较常用的3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探讨,并从其计算复杂性、分辨能力、样本大小、测定指标的侧重点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各指标的优先选择程度。生物多样性指标在水体评价领域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广西北部湾海域水质污染状况,根据广西北部湾海域2021年8月(夏季)和2022年1月(冬季)表层海水调查数据,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广西北部湾海域进行水质污染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广西北部湾海域表层海水夏季和冬季pH、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态无机磷(DIP)和溶解氧(DO)存在不同程度超标,主要污染物为DIN和DIP,钦州湾和铁山港是各单因子主要超标海域。有机污染方面,仅夏季钦州湾湾内存在1个重度污染站位,在钦州湾和铁山港湾内出现中度污染,夏和冬两季分别占18.5%和13.6%,其余受污染海域同时出现在钦州湾、廉州湾和铁山港,夏和冬两季良好水质仅占3.7%和22.7%,均位于涠洲岛海域。综合污染方面,未发现严重污染水域,仅钦州湾在夏季出现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在夏和冬两季分别占40.7%和31.8%,夏季除涠洲岛外其他海域均受到综合污染,冬季仅钦州湾和铁山港受到综合污染。整体而言,单因子超标率、水体有机污染和综合污染程度在夏季高于冬季,在湾内高于湾外。 相似文献
6.
论API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PI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均是反映和评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方法,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2种评价方法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时,所反映出的2种不同的评价结果的论述(太原市为例),从而指出2种方法的局限性和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使这2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浮游植物和MTSI综合评价网箱养殖草鱼和鲤鱼对鱼塘水质的污染和富营养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渔业高产开发研究基地之一,山东聊城嘉明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场,对网箱养殖草鱼、鲤鱼鱼塘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种群组成、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多样性指数、叶绿素含量和MTSI等参数的初步研究,并利用后六项参数对鱼塘水质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浮游植物(包括植鞭毛虫)含量平2,44×10 ̄7个体/L,MTSI值四季分别为4.27、5.11、5.26、4.96.这表明水体已受到中度污染,达到中富和富营养水平,且表现出逐季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和7月对潭江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了采集,共鉴定出202种浮游植物,隶属于7门86个属,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种数最多,各占据了种类总数的36.14%和43.56%,说明了绿藻和硅藻为优势类群(优势类群是按照生物密度确定的).依据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判断潭江春季水体总体为轻度污染水体.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4-2010年北部湾防城港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数据,对北部湾防城港近岸海域的海水环境参数变化与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检测海水环境参数: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溶解氧、石油类和重金属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北部湾防城港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存在的主要超标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其中北仑河口主要受到无机氮污染,防城湾主要的污染物是活性磷酸盐,珍珠湾水质较清洁,市政排污、养殖排污和工业排污是防城港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来源。近岸海域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年均值增长较快,由此说明北部湾防城港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程度正逐步加大,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蚌埠市龙子湖水质状况,测定了其水中的p 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铅(Pb)、铜(Cu)和锌(Zn)等指标,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依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龙子湖水体的TP、TN、COD、Pb和Zn超出了Ⅲ类地表水体标准限值;由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可知,TP为中污染,TN、COD、Pb和Zn为轻污染,p H、DO和Cu为清洁。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学院西门断面为中污染,龙湖大桥断面、淮河风情园断面和珍珠桥断面均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11.
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战略问题。以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基础进行集群式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形态,也是构成宏观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也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蚌埠市龙子湖水质状况,测定了其水中的pH值、溶解氧( DO)、化学需氧量( COD)、总氮( TN)、总磷( TP)、铅( Pb)、铜( Cu)和锌( Zn)等指标,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为依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龙子湖水体的TP、TN、COD、Pb和Zn超出了Ⅲ类地表水体标准限值;由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可知,TP为中污染,TN、COD、Pb和Zn为轻污染,pH、DO和Cu为清洁。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学院西门断面为中污染,龙湖大桥断面、淮河风情园断面和珍珠桥断面均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13.
拒马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月至11月对拒马河北京段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203种浮游植物,隶属8门29科64属,其中以硅藻门种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64.04%.4月至11月硅藻在各采样点出现频度均为100%,其数量占藻类总数的73.92 %,说明硅藻为优势类群,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属于硅藻型.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88×104个/L,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各采样点也有差别.依据污染指示种判断拒马河的水质为β-中度污染至寡污染水体,依据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判断总体为寡污染水体.从以上评价指标综合分析,拒马河水质污染较轻,为寡污染水域,但可能有向中污染类型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佛山水道汾江河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共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4):44-47
通过在2005年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对佛山水道汾江河四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汾江河水质现状进行评价,阐明了汾江河水质污染特点、主要污染物及水质污染时空变化趋势,为汾江河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杭州湾生态监控区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年5、8月2个航次杭州湾生态监控区浮游植物的监测资料,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航次共鉴定到浮游植物43种,隶属于4个门21属,以硅藻门为主,有17属36种;绿藻门1属2种;甲藻门2属2种;蓝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在3.7×103~6.7×105个/m3,平均为1.4×105个/m3。8月的细胞数量明显大于5月。多样性指数在1.06~2.91;8月略高于5月。5、8月杭州湾浮游植物的多样性阈值平均为1.6、1.8,属同一类型(Ⅲ),即说明5月和8月浮游植物季节差异不大,多样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磷素对南漪湖近年来水质变化的影响以及定量分析湖泊外源磷污染源结构。于2015—2021年逐月采集南漪湖东湖心、南漪湖西湖心、狮子口3个代表性点位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和水污染指数法分别分析了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溶解氧、高锰酸盐和氨氮的含量水平,对南漪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性评价以探究磷素与其他指标对水质污染影响的差异。以2017年为基准年,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对南漪湖流域21个乡镇的外源磷负荷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3种水质评价方法获得的水质评价结果基本相同,2015—2021年南漪湖水质总体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各个指标对南漪湖水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但TP是影响南漪湖水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TP判断的水质等级与最终测量的点位水质等级相似;面源污染是主要污染源,其中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污染负荷最大为328.912 1 t/a,其次为建设用地和农村生活污染负荷,占比分别为41.32%和15.32%。研究结果将为南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典型中小湖泊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