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亮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21-1423
中国家庭伦理剧电影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电影类型。本文认为,中国的家庭伦理剧电影是中国文化作用下的特定产物,它以中国的文化精神为其内在精神,以中国的文化规范为其内在规范,因此从中国的家庭伦理剧电影本身能够找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印记。其中鲜明民族特色的叙事特征和叙事手段不仅造就了中国家庭伦理剧电影丰富多彩的外在形态,同时也使它拥有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同类型电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刘瑾 《华东科技》2012,(9):60-61
中国电影,是组成世界电影的重要部分。它在世界电影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报告,让热爱中国电影的人们失望了。进口片屡屡抢占中国市场,获得高票房高盈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电影"露宿街头"地度过这个格外寒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英雄》带出的一条中国国产商业大片之路,在带热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受到了大量毁誉参半的评价。商业大片盯准奥斯卡,却屡战屡败,而不少中小成本国产艺术片却在各国际电影节上率获殊荣。中国电影的商业与艺术如何权衡?本文将以电影是商业为前提,根据中国电影市场与观众的特点,分析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战争电影是最能反映人类命运和人类生存图景的一种电影。世界各国战争电影在展现人们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上有诸多的一致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却各有不同。中国战争电影就因自身的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独特历史等,在人道主义的表现上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中国战争电影因此在世界战争电影中脱颖而出,向全世界观众呈现出了中国式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价值,体现在冲击了传统观念、增加了电影类型和丰富了电影技术等方面,对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胡菲 《安徽科技》2016,(3):40-41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中国电影的形式、内容发展现状,总结中国电影发展的突出问题,对中国电影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7.
“作家电影“到底是什么?面对日益不景气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如同充气巨人似的商业大片,还需要冷峻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家电影来真正促进中国电影的百花齐放。而中国式的作家电影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并开始为我们的电影界带来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音乐的探索始自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直至6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趋向成熟,交响曲的语言在电影音乐中运用极为普遍;而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电影音乐已步入辉煌,在音乐所具有的时间上的连贯性和结构上的完整性把握得恰到好处,音乐的色彩和电影的色彩在大师级的作品中往往得到了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进程中,大量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大批优秀的中国电影也走出了国门,这一过程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部分电影片名的实例,归纳分析了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集结号》的成功上演,对处于困境之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对战争状态下人性的思考,对入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在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国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及国际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民族本土文化价值的契合,使冯小刚的电影展现了一个全新视景,也是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尝试,预示了中国电影新的文化诉求,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电影,究其本质,是一种盈利性的商品,是一种需要巨额投资的文化形式。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文化贸易水平的重要体现指标。但中国电影文化贸易却长期存在逆差,从中国电影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世界电影产业的严峻挑战来看,中国电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对外贸易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德秦 《世界知识》2012,(17):62-64
日本电影从来不缺乏中国观众,但如果问及他们对电影的观后感,他们的回答往往与电影的主题南辕北辙。比如对日本电影《入殓师》的评介,有中国观众结合自己处理亲人后事的经历,把这部电影作为比对的对象,进而得出日本人尊重死者,而中国人粗暴对待故人的结论。但笔者认为,这种将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日本虚构的电影进行对比,接着就轻易下结论的方式方法,是对日本电影的又一次误读,也低估了日本电影导演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进入WTO进程的日益推进,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电影未来的议论日益增多。悲观者说,中国电影业将难以面对发达国家电影业的抗衡;乐观者说,发达国家电影的运作模式、资金注入将使中国电影面临机遇,迅速完成产业内部的调整。中国电影何去何从,已经成为近期影协召开的“面对WTO中国电影的对策”与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的热门话题,业内人士就此纷纷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丽 《科技信息》2010,(8):I0070-I0071
好莱坞凭借其雄厚的产业实力和成熟的运营机制,通过品牌营销创造出强大的电影品牌,在横扫全球电影市场的同时,使影片价值和后电影产品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促进好莱坞电影产业稳步发展。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品牌和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消费群体,这对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而未来电影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品牌的竞争,从电影人到电影企业都必须正视这一事实。中国电影如何通过有效的品牌营销培养中国电影的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电影人应该去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培养当代公民素养,需要构建中国电影美育实践体系,利用开展“电影+研学”活动、选择电影育人活动主题、不同年龄阶段电影育人把控、做好电影美育关联教育实施、打造“电影+文旅”模式、开展“电影+文旅”活动、注重电影影评分析参考以及注重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方式来构建中国电影美育实践体系,进而总结现阶段当代公民素养教育的中国电影美育实践体系构建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了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后,中国电影市场在2016年的增速放缓让许多人忧心忡忡。特别是今年国庆档票房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负增长,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出现拐点的声音此起彼伏。业界人士纷纷指出,中国电影已经发展到必须通过质量提升来实现产业升级的阶段。拐点论有待商榷,中国电影增长动力强劲在经历了去年票房的快速增长后,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大盘增速呈现了放  相似文献   

17.
文学性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维度,对于电影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电影的文学性可以从含蓄美、语言美、思想美等多层面下功夫.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强调加强电影的文学性,对于探讨和解决艺术与商业、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诸多缠绕不清的电影难题,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困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荆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230-231
电视电影是中国影视市场上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本文提出了中国电视电影的认知度这一概念,并从栏目化、广告宣传和"3I"准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探讨了中国电视电影的市场化运作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影单纯靠票房盈利已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作为高层次的资金回收阶段的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由电影<长江七号>出发,阐述了中国电影后产品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自央视电影频道1999年予以引进以来,电视电影在我国正逐渐受到重视。随着一批批优秀电视电影作品的面世,电视电影向亿万中国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赏视角,为国民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电视电影的存在,也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生存与发展积蓄了力量。电视电影的成长壮大,无疑向国人展现了一片影业市场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