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并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得到强化。本书综合运用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学、制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边界、边界效应、边境区位等的系统研究,揭示以上三者对跨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的次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影响, 以及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机制、制度安排和组织特征等问题,并借鉴国外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案例和发展经验,研究了我国参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滑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5个重点领域之一。广西加入次区域合作体现了国家的战略意图,意义重大。广西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最新参与方,需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以重点项目带动,开展多领域合作,努力使广西参与次区域合作产生实质性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1月12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下简称"澜湄机制")将在中国云南省景洪市举行首次外长会。这标志着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将启动次区域合作新尝试。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主轴的次区域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已形成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在内的多种合作机制。那么,创建"澜湄机制"有何特殊意义?其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即将举行的外长会将会作出回答。"澜湄机制"的提出1992年成立的GMS机制,是由  相似文献   

4.
<正>由日本发起或主导的机制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发起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这是20多年来本次区域最重要的合作机制。1992年,亚行举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首次部长级会议,标志着GMS机制正式启动。目前,GMS合作范围包括中国(云南、广西)、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总人口约3.26亿。2002年11月,GMS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批准了《次区域发展未来十年(2002~2012  相似文献   

5.
新疆与中亚多个国家毗邻,是我国陆疆边界线最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内陆省区,在阐述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对新疆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新疆与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西部的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和西部大开发多重发展机遇,积极构建在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4月,不丹政府宣布暂不参加印度莫迪政府大力推进的"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次区域合作"(BBIN)框架下的"机动车辆(通行)协议",致使这一互联互通机制四角缺了一角,"BBIN"有变成"BIN"的危险。面对挫折,尽管印度政府信誓旦旦宣称将坚持不懈推进南亚次区域合作,但难以掩盖其雄心勃勃的区域合作战略面临的尴尬。从"增长四角"到"孟不印尼""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是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亚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活跃.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乃至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民间往来与贸易交往源远流长,资源、环境和经济结构上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因此,在了解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性质、原则、立场和态度的基础上,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思路,并分析其制约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是指由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以下简称ADB)所界定的特定区域,指“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省的这部分地区”,以下简称“次区域”。云南省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拥有4061公里的边界线,是我国参与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省份。云南省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贯彻实施党中央“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施江义 《科技信息》2012,(24):142-143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为西双版纳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本文就西双版纳与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对策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区域经济合作深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开发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11.
自90年代初由亚行牵头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六国共同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来,该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经济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已经导致日益严重的污染、土地退化和自然资源损耗,该次区域的环境保护合作迫在眉睫,但该次区域的环境保护又面临种种困境,通过对莱茵河治理经验的研究,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可以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环保合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初,亚行倡导形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GMS),云南省作为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利用互补优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交流互访、技术培训、良种合怍、农业园区建设、疫病防控、科学考察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农业合作。但在合作中,云南省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双方合作效率的提高,因此,云南省应在农业宏观调控、农产品流通、金融支持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改善,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3.
整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先天不足。灵活的多边、互惠合作切合实际,正在蓬勃兴起,前景光明。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得那么通人:欧洲统一市场已进入新的阶段,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即将投人运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缅甸、柬埔寨、老挝3国在公路建设领域合作问题,通过分析各国公路的发展情况及特点,提出合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一条大河共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再现红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将一如既往,与沿岸各国携手合作,为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朱镕基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大趋势,近年来其发展势头日益引人瞩目。就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块北美、欧洲和亚太来看,前两者都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体化组织,亚太经济合作,以APEC为龙头,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1994年雅加达会议和1995年大阪会议后,亚太经济合作正在致力于向组织化、制度化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21世纪是“亚太世纪”,从这个意义上讲,亚太经济合作的进展就尤为令人关注了。目前,在APEC成员中,存在着四个次区域经济困,即北美经济囵、澳新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东北亚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变暖环境下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保护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湄公河次区域为研究区,使用MOD13Q1-NDVI数据,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反演区域2005—2019年植被覆盖,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马尔科夫模型等分析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探究植被覆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大湄公河次区域高植被覆盖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1.9%,空间上呈现北低南高、东高西低的特点;2005—2016年,区域植被以改善为主,主要是中高植被向高植被类型转化;2016—2019年,区域植被发生明显退化,以高覆盖植被类型退化为主;15年来,呈改善趋势的面积占总面积12.7%,呈退化趋势的面积占总面积3.0%,基于Hurst指数分析发现,区域植被未来显著改善面积大于显著退化,南部地区未来会发生退化;年际变化趋势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与降水相关性较弱;空间上,区域植被NDVI变化受到气温和降水影响,北部与降水显著负相关,南部与气温显著负相关。【结论】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覆盖整体较好,改善趋势大于退化趋势。综合来看,大湄公河次区域植被变化与气温和降水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北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18.
<正>"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倡议"(简称"孟不印尼")是印度雄心勃勃的南亚区域一体化政策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体现了印度对南亚次区域一体化以及领导权的追求。但自去年年底以来,这一合作进程却在不丹和孟加拉国先后遇到了阻碍:2016年11月,不丹全国委员会否决了"孟不印尼"框架内的"机动车协议";今年9月,孟加拉国以不丹没有参与为由决定不出席当月在印度举行的"机动车协议"操作化会议。在此情况下,印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东北亚次区域是东亚经济区最具合作潜力的地区。但由于朝鲜半岛的政治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进展缓慢。运输合作项目是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确定了东北亚次区域运输通道的交通区和构成,根据东北地区各国的资源禀赋以及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目前运输通道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因素分析,建立了相关的运输预测模型,对2010~2020年各国之间的集装箱运输量进行了预测,并确定了转移量,认为未来东北亚运输通道将存在巨大的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3月30日~4月2日,应越南政府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率团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六次领导人会议并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3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越南河内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工商峰会。王毅强调,开放应该是双向的。中国向别的国家开放,也希望别的国家向中国开放。国际贸易中出现一些分歧和争端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应通过平等协商,坚持依法依规,寻求合理解决。任何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都是开历史倒车,不仅没有出路,还将反受其害。王毅说,中国愿与各国分享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