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时事概览     
<正>65国在美会商如何进一步向"伊斯兰国"施压由65国组成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11月23日在美国国务院举行闭门会议,美国副总统拜登、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特使麦格克以及来自法国、伊拉克、土耳其等国代表当天在会议上发言。麦格克介绍了当前军事行动的进展以及国际联盟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多条战线的战况。他表示,国际联盟应继续向"伊斯兰国"的核心区域施压,联盟内部需加强协调。与此同时,各联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从叙利亚"迅速、全面"撤军,理由是"伊斯兰国"已经被击败。此言一出,不仅美国盟友,就连特朗普政府内阁成员都深感错愕。防长马蒂斯立即宣布辞职,表示:"总统有权任命一位与自己观点更一致的防长。"负责协调打击"伊斯兰国"联合行动的总统特使麦格克宣布辞职,抗议撤军决定。同时,民主、共和两党多名参议员也批评特朗普决定撤军是"重大错误"。在中东,特朗普"任性"撤军之举更是掀起巨浪,地区格局、反恐形势、美国的地区盟友体系同时异变,可能标志着该地区新一轮冲突与乱局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正殷罡:中东地区要形成新的格局,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美国人心中是有数的。看他们在库尔德地区的布局和谋划就知道。我认为,美国正在下一盘非常聪明的棋。在"伊斯兰国"肆虐和打击"伊斯兰国"的过程中,美国是做了很多工作的,而且出手果断、得当。"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北部攻城略地滥杀雅兹迪人的时候,是美国  相似文献   

4.
苏畅 《世界知识》2014,(22):30-31
<正>10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后表示,美国与俄罗斯将为打击"伊斯兰国"展开情报合作。从美国的角度,鉴于俄罗斯与叙利亚的传统亲密关系,俄方如能一道分享相关情报,对打击"伊斯兰国"将大有帮助。然而,这一消息此后遭到拉夫罗夫的否认。拉夫罗夫表示,他与克里讨论了中东局势,俄罗斯一直准备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合作,但两国未就这一问题达成协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恐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无疑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一大标志性事件。美国在这一突如其来的挑战面前有些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势下,打着"结束两场战争"旗号上台的奥巴马总统不得不重新思考美国的战略全局,调整策略,全力打击"伊斯兰国"。军事上,美国先是动用空中力量对重点目标发动精确打击,后向伊拉克增派军事人员,为伊政府军提供战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情报支持;外交上,美国积极  相似文献   

6.
<正>7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正式宣布"摩苏尔解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失去在伊拉克的最后一处大本营。同时,美国支持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军"也火力全开,对"伊斯兰国"所谓的"首都"拉卡形成围攻之势,敲响"伊斯兰国"在叙灭亡的丧钟。然而近期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各方打击"伊斯兰国"的战役还未结束,但围绕后"伊斯兰国"时代的新一轮地缘战略争夺已经拉开帷幕。对叙政府、叙反对派、叙库尔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社会有能力打击"伊斯兰国",但是谁都不想承担打的代价去年6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突然攻占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令国际社会万分震惊。其实,自2011年叙利亚陷入内战以后,鱼龙混杂的反对派中一直存在极端势力。国际社会、尤其美国是知道的。但是,虽然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极端势力是所有人的敌人——它反对美西方、  相似文献   

8.
<正>伊拉克总理阿巴迪10月10日称,将在今年内彻底剿灭伊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随着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进入尾声,伊拉克重建也提上议事日程。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伊拉克计划于明年启动对在与"伊斯兰国"战斗中受损的城镇的重建工作,预计将耗资1000亿美元,部分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计划于明年初在科威特开会商讨融资事宜。从某种程度上说,伊拉克可能是当代世界折腾与被折腾最久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惨烈的两伊战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因一名曾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英国女子贝古姆想回国的消息,英国内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据媒体报道,贝古姆于2015年和两个同学一起离开英国前往叙利亚并加入"伊斯兰国"。目前,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趋于彻底胜利,"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渐无地可守,在伊叙的外籍"圣战"分子回流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相关各国均担心这些"圣战"分子回流将造成巨大的安全风险,故在是否接收其回国等问题上顾虑重重。"圣战"分子回流并非短期怪象,而是会影响国际安全的长期因素,需要国际社会综合施策,携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李伟 《世界知识》2015,(5):30-31
<正>2014年6月,"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宣称建立"哈里发帝国",密谋以此为基础在五年内建立横跨中东和欧亚的伊斯兰大帝国,甚至将我国新疆囊括在内。半年多来,国际社会与"伊斯兰国"之间的斗争日趋复杂与激烈,"伊斯兰国"的发展出现内外明显分野的趋势。在伊叙境内,"伊斯兰国"的活动受到压制,在国际社会打击下疲于招架;在伊叙境外,"伊斯兰国"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其建立  相似文献   

11.
胡欣 《世界知识》2014,(22):20-23
<正>在参与美国军事打击"伊斯兰国"行动的"小伙伴"中,澳大利亚可谓是十分积极的一个。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公开宣称,"伊斯兰国"是对澳大利亚的威胁。9月10日,奥巴马号召建立国际联盟,对"伊斯兰国"实施系统性空袭。随后,澳大利亚宣布将把战机和特种部队部署到美军在阿联酋的基地,它也成为第一个明确承诺为此出兵的国家。事实上,澳大利亚最近也正为其国内极端穆斯林问题头痛。不久前,一张恐怖图片在互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以来,"伊斯兰国"的崛起无疑是国际社会的一件大事,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搅动着国际格局。至今国际社会仍在为击溃"伊斯兰国"绞尽脑汁,而"伊斯兰国"却在多国打击与挤压下逆势生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伊斯兰国"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完整且严密的结构体系。"伊斯兰国"一经成立,便打造了一个以头目巴格达迪为核心的高度集权、层层向下的"国家"行政体系,且在后来不断对外扩张中借鉴"基地"组织的手法  相似文献   

13.
<正>在搅动油价走高缓解经济困境、逼和美国实现外交突围以及重塑中东秩序等重大问题上,俄罗斯的空袭行动影响到底如何?这些问题比俄罗斯的导弹如何精准命中目标更能引发全世界的猜测。9月30日,俄罗斯开始对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叙政府军随即在俄掩护下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伊斯兰国"势力在俄空袭半个月后在叙利亚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谈。特朗普当天在会谈后发表电视讲话说,美国和土耳其是长期盟友,两国一直有着非常好的关系。当前两国正携手应对恐怖主义这一共同敌人,美方支持土耳其打击包括"伊斯兰国"和库尔德工人党在内的恐怖组织。埃尔多安表示,希望此次会谈能为两国关系开启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时事概览     
<正>"伊斯兰国"挟持日本人质要2亿美元赎金安倍称不会向恐怖主义屈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1月20日在互联网发布一段"给日本首相"的视频,称日本为参与打击"伊斯兰国"支出2亿美元,因此要求日本在72小时内支付2亿美元赎金,否则将杀害两名日本人质汤川遥菜和后藤健二。安倍1月17日在埃及开罗访问期间曾宣布,日本将为参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5月,恐怖大魔头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遭美国特种部队击毙。此事被认为是国际反恐的重大转折,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今五年过去了,"基地"组织早前统领的恐怖江湖已然错位,国际反恐的重心更是悄然改变。随着国际社会打击力度加强,以及"伊斯兰国"突兀崛起,"基地"组织一时内外交  相似文献   

17.
正斋月过后发生在法国尼斯的严重暴恐袭击,无法遮蔽斋月期间的众多事件。在刚刚结束的伊斯兰教斋月的最后几天,发生在美国奥兰多、孟加拉国达卡、沙特阿拉伯麦地那等地的恐怖袭击屡屡搅动世界,幕后黑手都指向盘踞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伊斯兰国"不在其老巢专注"建国大业",转而在外围"小打小闹",反映其正在根据战略态势变化进行战术调整。"斋月攻势"或许是"伊斯兰国"在由盛转衰过程中改变  相似文献   

1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8,(3):8-8
美国在叙利亚培养"边境安全部队"1月14日,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多国联盟证实,其正与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叙利亚民主军"共同打造"叙利亚边境安全部队",这支武装人数最终将达大约3万。多国联盟公共事务办公室说,这支武装将由"叙利亚民主军"指挥,驻扎在目前由"叙利亚民主军"控制的叙利亚边境地区及幼发拉底河河谷地带,任务包括"确保边境检查站安全"。"叙利亚民主军"由叙利亚库尔德  相似文献   

19.
龚正 《世界知识》2014,(21):28-29
<正>近两个月来,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对盘踞伊拉克、叙利亚的"伊斯兰国"展开了高强度、大范围、长时间空袭,就目前战果来看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空袭阻止了"伊斯兰国"对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的进攻,成功解救辛贾尔山区平民,夺回摩苏尔大坝,并摧毁了其在伊、叙境内的部分军事目标,顺便削弱了叙利亚另一暴恐组织"呼罗珊集团";但另一方面,"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20.
<正>[美]《新闻周刊》2015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前,一个名叫鲁斯兰的中年穆斯林情绪激动地说:"阿萨德简直就是无情的杀手!"这发生在俄罗斯轰炸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之后。鲁斯兰称,克里姆林宫支持这一"血腥"的政权简直堪称"耻辱"。但另一名穆斯林却认为,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打击叙境内的"伊斯兰国"及其他恐怖分子是完全正确的事情,他也从未听说叙利亚政府军有任何侵犯人权的举动。很难评价俄罗斯境内大约两千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