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土耳其派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两年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出席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土耳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
<正>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中方承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项目已经突破3000个,中方企业已经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然而,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美日的消极因素。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起初是反对的,特别是在亚投行筹建上不但自身不参与,还阻止其同盟国如英国、韩国等加入亚投行。而日本则成了亚太地区积极的反华国家。美日利用南海仲裁案,挑拨中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三个大的发展战略。作为唯一的对外战略,"一带一路"无疑在新一届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布局中具有顶层设计的地位。"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与落实,意味着中国的身份认同、外交方针与外交重点区域发生了重大转变:身份上,"亚洲中心国家"与"亚欧大陆东段大国"取代了"东亚国家";  相似文献   

4.
选取ARWU、THE、USNEWS和QS 4个大学排名榜单来分析"一带一路"大学在排名中的表现,研究发现:进入排行榜前500的"一带一路"大学仅有30多所,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强国;40%的"一带一路"大学排名在401~500之间。"一带一路"大学表现不佳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学排名的倾向性不符合"一带一路"大学的价值标准;二是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不适合"一带一路"大学。最后结合"一带一路"大学的特点,提出重构"一带一路"大学排名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5.
<正>本书以"文化经济学"的视角解读什么是"一带一路",纠正了对"一带一路"的错误认知,解答了怎样的城市和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吸引力等具体问题,并指出"一带一路"在经济、文化层面对于中国崛起的意义。"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文化事件,是中国文明型崛起的标志。本书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发展成为统筹中国内外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各个方向上都取得积极进展。印度对"一带一路"建设比较消极,这在莫迪政府上台后表现尤为明显。印度外交部在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发表声明,表达了印方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印度也多次试图阻止南亚其他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据报道,印度还在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以来,中国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渐成中国促进双边、次区域和跨地区合作的主要抓手,以及参与、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凝聚了国际共识,明晰了"一带一路"未来合作方向,为"一带一路"建设描  相似文献   

8.
盘点时下全球经济领域的最热关键词,当属"一带一路"无疑。"一带一路"是以国际视野筑梦未来的国家顶层战略,也是继"沪港通"之后最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经济发展主题。从初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到中期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从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到多行业、全产业链投资机会其格局之宏大,路径之开阔,气象之多彩,可谓前所未有。这项"超级战略"不仅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支撑,而且开启了"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产业发展新常态。新年伊始,本刊立足信息产业、把握政策机遇,全面解读"一带一路"引领下的五大信息服务行业"国际化"新征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以下简称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在其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了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系统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4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全面描绘了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论坛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一带一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举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情况,比如五年来的合作成效、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未来建设的方向与重点是什么、如何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  相似文献   

12.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反响热烈,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迅速发展并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目前,中国在全球已经建立和在建的各类经贸合作区达上百个,大部分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位于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是中国在境外面积最大的经贸合作区,也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自发聚集,一般先有商业活动、后建园区,如乌兹别克斯坦的鹏盛工业园;另一类是政府  相似文献   

13.
孙红 《世界知识》2022,(1):23-25
<正>"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非稳步推进,取得丰硕成果,成为非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助推力,中非务实友好合作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中非合力应对,推动实现"一带一路"在非的高质量发展。从"先行先试"到全面对接非洲是"一带一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郑和下西洋就曾抵达东部非洲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4.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地缘战略、经济控制以及透明度不足。为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特朗普政府在经济领域升级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强化投融资竞争;在外交领域对"一带一路"进行污名化,并离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关系;在安全领域持续对华施压,干扰中国现代化进程。为此,中国应加强战略定力、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同时积极寻求中美合作空间,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宣布,2017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即将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继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非正式会议、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之后主办的最重要国际峰会,将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沟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一带一路"结合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模式跨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未来教育复合型能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保持文化和经济沟通交流,可以从拓宽办学方向、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度、引进国外新的办学元素、丰富国内教育模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华优秀文化推广输出等方面,拓宽高职教育对外开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已经由规划落实为行动,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直接参与"一带一路",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有关"一带一路"项目合作的政府间协议,还有更多的国家跃跃欲试,希望参与进来。在国内,围绕"一带一路",各相关领域都拉开了大干快上的架势。然而,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存在着全面开花、摊子铺大、战线拉长、重心与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对外投资通常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政治和安全风险,而"一带一路"进展迅速,难免急于求成,在对其风险进行评估论证时也难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倡导的是一种新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的丝路精神核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互学互鉴"。"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创新驱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深耕细作、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美国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和讨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六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奥巴马政府并未将其视为美亚太政策乃至对华关系的关键议题,也没有出台针锋相对的政策主张。无论是2011年发起的"新丝绸之路"倡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4月9日,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联合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战略主题研讨会。与会者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规划和构想,对中国科协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