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与周边国家建设"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周边外交战略的核心概念。中国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不仅要大力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高铁黄金走廊"等,形成活力四射的中国周边经济圈,"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获得裨益和助力",而且也要妥善处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大国都有自己的"周边学"。任何国家强大起来的过程都离不开"周边学"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于周边地区国家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中国周边学的构建和推进,需要学习和借鉴历史上和现实中大国在崛起和治理世界过程中重视"周边学",尤其是重视周边国家国情调研的经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于周边国家研究的重视胜于任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0月30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办,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文化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主持了本次会议开幕式和主旨演讲。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文化传播是构造中国周边学战略框架和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论述中华文化传播在中国周边学建构中具有的特殊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从历史角度观察,中国处于亚洲中心的地缘特征,决定了中国可以从周边东南西北方吸收邻邦文化,也利于将中华文化传播四邻,中国成为整个亚洲文化互相传播的渊源、中心、桥梁和中转站。中华文化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幅射,进行文明交流与传播,有助于构筑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对于西亚和西南亚,中国更多是进行对等、频繁的文化交流。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与中华文化同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国主要通过中国新疆—波斯—阿拉伯—印  相似文献   

5.
<正>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国共两党都积极支持周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与反日斗争,周边国家友好人士也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构成东方民族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洪流中始终活跃着来自朝鲜半岛的独立运动志士。他们主要分属三股互不相辖的政治势力:其一是在中国东北抗日联军队伍中活动的以金日成、崔石泉、李红光等为代表的朝籍抗日革命力量;其二是在中共领导的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八路军、新四军、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出现下行趋势,具体表现为中国与众多邻国政治关系中的复杂因素增多,尤其是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缅甸等国的摩擦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对周边国家的"以经促政"策略的边际效应有所下降,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难度增大;与此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海洋争端以及渔业纠纷增多并且烈度上升,尤其是朝核问题和南海问题成为国际热点。那  相似文献   

7.
<正>明里暗里支持周边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在周边外交中既有成功也有重大失败。蒋介石上台执政并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后,明里暗里采取各种方式支持周边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构成  相似文献   

8.
正创建"中国周边学"的机遇首先,国家从战略层面对周边地区的高度重视,为"中国周边学"的创建提供了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来,历来重视周边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期间虽受"文革"影响有所偏离,但总体上执行了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确立了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周边国家概览》(以下简称《概览》)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编写《概览》的目的,是向读者献上一把了解中国周边国家的新钥匙,也为中国周边外交的研究者提供扎实的基础资料和国情调研。自2013年11月"研究中心"成立之时,中心就启动了"中国周边国家概况及对华关系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的编撰工作。数据库的编撰得到了"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的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已持续数月的新冠疫情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既有冲击,也带来机遇。而随着新冠疫情在美国的不断扩散,美国政府为了掩盖其抗疫失误,指责和污名化中国,导致中美关系不断恶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力度。四个方面的机遇。一是有助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增强。随着新冠疫情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去年10月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这抓住了一个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指出了未来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方向。光是"强"还不行,还要政策得当周边国家中,除了俄罗斯,中国比其他邻国都要大。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现代化也在持续推进。另一个事实是,中国的发展崛起十分迅速。此二者结合起来,很容易引起一些周边国家产生不适和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1月,我国"二十四节气"被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多类型的民俗遗产,融会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等诸多内涵,千百年来被我国和周边国家广泛沿用,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自古以来,二十四节气与饮食关系极为密切。节令食物不仅是我国大众的重要饮食习俗,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也是如此。二十四节气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今天,日语表达二十四节气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济关联性将23个邻国划分为中国周边国家范围,运用2008—2012年国际贸易额数据(基于HS分类法),采用权重分析法计算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的主要商品类别,进而分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主要商品贸易的地理方向现状、时序演进机理、时序演进现状以及演进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的三大类主要商品分别为第16,5,11类;2012年中国与周边国家主要商品贸易地理方向各有特点,但目前仍以经济规模较大国家为主;中国与周边国家主要商品贸易地理方向的时序演进机理主要有生产力的进步、作用与反作用原理以及联动效应;中国与周边国家主要商品贸易地理方向时序演进呈现以国家经济规模为基础的逐级分散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在地理上并非中国的周边国家,但美国作为世界超级霸权大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无所不在的渗透力,中国周边几乎所有问题或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都具有美国影响和干预的因素,美国实际上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周边大国。中国周边是中美博弈和较量的主战场。美国对中国崛起的阻拦、遏制、围攻往往首先在中国周边地区点火发枪。中国周边学的战略构建和政策体系首先需要设  相似文献   

15.
彭成义 《世界知识》2023,(12):22-24
<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世界经济体系、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等方面都在发生重大变革和重组。在此背景下,“全球南方”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彰显并受到各方重视。作为大变局主要推动力量的中国对“全球南方”的影响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高铁发展迅速,增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和交流。当高铁经过欧亚大陆的能源、资源、人口、资本和技术大国时,由于生产要素高度的流动性,这些国家的经济地位也会发生变化,相应地文化、政治、军事地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战略决策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高铁发展迅速,增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和交流。当高铁经过欧亚大陆的能源、资源、人口、资本和技术大国时,由于生产要素高度的流动性,这些国家的经济地位也会发生变化,相应地文化、政治、军事地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战略决策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已跃居"重中之重"的新定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周边"一词出现在中国外交与安全战略文献中。1985年,邓小平提及"我们周边环境"。1988年,李鹏代总理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重视同周边各国保持和发展睦邻关系"的表述。1991年,江泽民主席两次指出中国重视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由此,"周边"、"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9.
冯佑明 《海峡科学》2009,(5):111-114
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作为中国国际战略中的一部分,是传播中国语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提高中国软实力和实现和平发展,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柬埔寨奉行独立、和平、永久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重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与中国建交60多年以来,两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结下了深厚友谊。2020年伊始,中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际社会采取了不同应对措施,许多国家积极向中国提供援助,也有的国家采取极端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