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东南亚地区形势总体稳定,但中美日印等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日趋激烈,其中中美博弈尤为激烈,并且呈现"中进美退"态势。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新调整呈现出新特征。中国视东南亚为周边外交的关键地区,并在此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逐渐明晰,而东南亚被美国视为联通印太的关键地区。日本安倍政府积极强化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正>东南亚是宗教的"万花筒"。之所以这样讲,首先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在东南亚都有分布,并且存在着独特的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和在全球有很大影响力的伊斯兰教文化圈。东南亚既拥有世界上总量最多的佛教信徒,也拥有伊斯兰教信众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是本土宗教很发达,万物有灵等传统宗教无处不在,并且和外来宗教相融合,越南的高台教、和好教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第三是东南亚的每个国家都是多元宗教国家。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文化史的著作中,如果说有什么地区的文化史还很少有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的话,其中一个地区就是东南亚。稍稍浏览一下国内外出版的世界文化史著作,大部分根本就没有东南亚的内容;少数有一些,也是语焉不详。是东南亚没有文化吗?显然不是。我国著名的东南亚史学者陈序经先生指出:"在东南亚不只有文化。而且有过很高的文化,不只有历史,而且有很长的历史。"这是熟悉  相似文献   

4.
说起东南亚,我们不能不对它表示敬意。过去的东南亚长期被人当作蛮荒之地。西方人一直以来视东南亚为"远东"的一部分,称这里的大陆和岛屿为"印度支那"(意为"印度与中国之间")和"东印度群岛"(意为"印度以东的群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在此建立"东南亚战区",东南亚才被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地区。之后几十年,该地区是世界上战乱动荡最频繁的地区,而今的东南亚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通常认为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10个国家(东帝汶暂不算在内),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多,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东帝汶也提出加入东盟。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5,(7):14-15
<正>东南亚是宗教的"万花筒"。《剑桥东南亚史》则把东南亚比作"宗教的十字路口",将多种宗教在此汇集的原因归结为"早期的远洋贸易",进而指出"东南亚每个重大的历史转变都涉及宗教变化的因素"。综观东南亚的宗教发展,既有这个地区的佛教化、伊斯兰教化、天主教化,也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的东南亚化。在中国与东盟关系飞速发展之时,我们需要增加对东南亚社会生活和宗教文化的了解,懂得欣赏"多元之美",尊敬东南亚人民在消化、吸收、发展多元宗教过程中展现出的宽厚、平和与包容,并  相似文献   

6.
二次大战中,日本曾侵占东南亚广大地区,给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战后30多年来,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逐渐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同东盟各国的关系较为密切。自1979年苏越在东南亚地区加紧侵略扩张以后,日本更加重视同这个地区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与中国在东南亚的竞争,不见得就是一种"零和博弈"。中美双方在该地区为什么不可以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共赢关系,共同为东南亚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和安全和平做出贡献呢?  相似文献   

8.
庞中鹏 《世界知识》2020,(22):32-33
2020年10月18-21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奔赴东南亚,访问了越南和印尼两国。这是这位以前长期负责日本内政事务的“内向型”首相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出访东南亚两国目的几何越南与印尼都是东盟中有影响力的国家。越南是全球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今年新冠疫情控制效果比较显著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南海周边重要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东南亚是个复杂的地理地缘概念,涉及国家多,层次也多,大国历来在此有存在、有竞争甚至有争夺,近几年中国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博弈尤其突出。东盟国家和组织长期生存在大国影响力的夹缝当中,推行"大国平衡"政策,试图建立针对大国战略博弈负面冲击的"抵御力",这种努力在2019年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10.
时事概览     
<正>G7峰会草草收场"富国俱乐部"影响力下降七国集团(G7)峰会6月7~8日在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举行,会后发表了内容广泛的声明,涵盖当今全球热点问题,但实际成果有限。G7声明谈及东海、南海问题,称对该地区紧张局势"表示关切"。此次声明中被塞入有关东海、南海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日本有关。据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峰会开幕式及系列  相似文献   

11.
一元复始,展望未来是自然的。长期来看,我们生活的东亚到底将如何?这些年来,笔者一直在认真地观察和思考东亚的未来。在组织这篇小评论时,正好得悉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刚发表的《2020项目》。所以,让我从这份报告说起。美国的这个项目主要是预测2020年前世界的基本走势。有关东亚趋势,该报告特别点出其三个“大趋势”:东南亚与东北亚将按照不同的路径发展。东北亚可能变得更富裕和强大,而东南亚一些大国则可能变得更穷困和不稳定。中国将会变得更加强大和更具影响力。一系列巨大的跨国力量将深刻影响东亚各个社会,人们的抱负、政治态…  相似文献   

12.
<正>在山东很多地区的房屋墙壁、桥头要冲、房屋一角或村落路边,人们常置一石碑(或小石人)来镇宅、镇桥、镇村,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系列字样。以山东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至全国各地,乃至东亚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学界普遍认可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  相似文献   

13.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粉碎了日本建立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从1945年起,日本与东南亚几乎毫无接触”。 50年代以来,日本和东南亚关系的正常化是通过日本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履行战争赔偿的途经逐步实现的,这些赔偿包括日本对缅甸、菲律宾、印尼及南越政府的战争赔偿(共计10.286亿美元)(见表)和对放弃赔偿请求权的国家(如老挝、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以“经济技术合作”为名所提供的援助(共计4.6334亿美元),这种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途径被称为“赔偿外交”。  相似文献   

14.
今后一个时期,东南亚金融危机仍会是官方、学者、媒体乃至普通百姓关心的话题。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才能不断深化,甚至是从误区中走出;更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吸收外资方面:不利影响更多些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该地区投资环境恶化,这对我国今后吸收外商投资是一机遇。首先,金融危机使该地区的泡沫经济发生破裂,国内企业元气大伤,经济处于低谷。这不仅削弱国内生产力,也削弱了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令以东南亚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钓鱼岛形势异常紧张,日本问题又成为中国人普遍关心的主题。在众多的有关对日本研究的著作当中,最有影响力的文献是美国研究者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其次是日本人新渡户稻造写的《武士道》、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在中国还有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写的《日本论》等。《菊与刀》的开篇中谈到,"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琢磨不透的。这个强大  相似文献   

16.
这次日元的贬值导致了东南亚甚至世界其他地区金融市场动荡。有的专家认为,日元是第二轮亚洲金融危机的罪魁,日元的大幅贬值拖曳着亚洲股市及汇市急剧滑落,甚至使对亚洲金融稳定至关重要的人民币也受到极大的压力。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日本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前前后后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去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  相似文献   

17.
正近来,大国竞争再次成为国际热点话题。回望历史,这种竞争可谓国际关系的永恒主题,而军事能力竞争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军事实力的竞争并非单纯比拼军事装备和技术等"硬核",还包括具有"软实力""巧实力"特性的军事影响力,后者也是彰显国家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对军事影响力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普华永道公司的年度《全球防务观察报告》,该报告认为国家在地区或世界增加军事影响力并建立安全关系的努力,论其成效涉及两个指标,一是在海外部署军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一带一路"对东南亚国家的战略意义,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它将改变世界秩序和世界规则,尤其在未来十年中,它将帮助在东南亚创造一个以中国为导向的地区性国际秩序。二是认为没有实质性意义,对东南亚的战略影响不大。三是认为从长期来看它是对地区安全、秩序和战略的改革倡议。持第一种看法的人认为,"一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的中东地区形势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作为在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域外大国,其过去一年的中东战略也是看点多多,值得关注。美国应对中东主要问题的特点首先,过去一年奥巴马政府在军事上十分克制,力求将军事干预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根本原因是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美国干预中东事务的能力和意愿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态势。面对"伊斯兰国"的威胁,美国的反应显然相对迟缓而且有限。从2014年6月"伊斯兰国"宣布建立后的  相似文献   

20.
<正>宣誓效忠"伊斯兰国"的"穆特组织"和阿布沙耶夫组织与菲律宾军警在菲马拉维市的交战已持续一个多月,菲军方对外宣称的结束时间也一再推延,战事很有可能陷入持久战。除菲律宾外,印尼近期也发生了多起与"伊斯兰国"(IS)有关的袭击事件。在IS全球扩张的"版图"中,东南亚正成为其重点渗透的区域。随着IS在东南亚渗透态势的升级,地区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持续上升,给东南亚地区安全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