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由两个法国非洲裔少年逃避警察检查居留证而意外触电死亡所引发的巴黎骚乱,把欧洲的“外来移民”问题推到了世人审视的焦点中。不过,在许多相关的报道中,“外来移民”概念已被偷偷地换成非欧洲国家的移民,与之相联系的关键词则是“失业”、“教育”、“伊斯兰教”、“犯罪”和“种族歧视”。事实也是,欧洲的移民人口众多,来源广泛,但作为“问题”凸显的,主要还是北非和西亚的穆斯林移民在欧洲国家的权利与合法性、生存与发展问题及其与所在国人民之间产生的难分难解的紧张关系。巴黎骚乱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发动骚乱的不是极右的排外种族移民…  相似文献   

2.
欧洲国家承认移民的贡献,但又普遍对他们怀有歧视心理,爱恨交织;从各地来的移民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与欧洲期待的知识移民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3.
王露露 《世界知识》2014,(24):68-69
<正>欧洲总面积与中国基本上相差无几,但人口却比中国少将近一半。所以欧洲的人均面积比中国大差不多一倍,而"国均面积"却是中国的五十分之一。中国是一个国家,欧洲有五十多个国家。一个国家内部不免有均衡各地区利益的问题,几十个国家之间可不光是均衡利益的问题了,而常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翻开欧洲历史,你会发现几百上千年来,几乎每寸土地的分割都伴随着国家间的斗争甚至战争。土地的来之不易使欧洲诸国十分珍惜  相似文献   

4.
正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其移民政策一直是一个焦点和热点话题,尤其是他一上任就出台的"禁穆令"和日前对非法移民采取的"零容忍"政策,遭到了各界的批评,引来各种反对。一个依靠移民建国、兴国与发展的国家,一个有着悠久移民历史的国家,如果在移民政策上毫无弹性,不顾亲情和传统,恐怕不是所有美国人愿意看到的。自由移民——限制性移民——选择性移民移民政策问题是美国政治中的老问题。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有关移  相似文献   

5.
正欧盟欲"甩锅",巴方不"接盘"当前,欧洲正在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欧洲国家极力平抑日益增长的难民潮,通过减少庇护的难民名额,加快推动非法留居人口遣返进程,以减缓难民潮给欧洲社会、经济造成的压力。欧盟移民事务专员季米特里斯·阿夫拉莫普洛斯称,欧盟收紧移民政策不是针对逃离冲突的难民,而是那些为追求更好生活的移民。在这一政策思路下,来自被欧盟认为"国内形势尚可"的巴基斯坦等国的迁移人口无疑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6.
艾利 《世界博览》2013,(18):58-59
西欧强国敞开门户由于经济不景气,欧洲诸国前赴后继推也优惠的投资移民措施,面对欧洲移民市场的"新宠"葡萄牙,中国的投资移民客是否可以动心?继塞浦路斯率先推出"买房送移民"项目之后,葡萄牙也于2012年10月推出了更为优惠"黄金居留计划",按照该计划,非欧盟国家公民投资50万欧元购买房产(不限制房产类型),就可以在葡萄牙获得居住权,5年后即可申请永居。此举让许多做着"欧洲梦"的中国富人将目光从此前一直火热的塞浦路斯投向了葡萄牙这个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几轮东扩后,中东欧地区大部分国家已经成为欧盟成员国,几个西巴尔干国家也把加入欧盟作为本国的战略目标。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使得其实现了"回归欧洲"的夙愿,也使欧盟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和范围更加广泛,给欧盟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中东欧国家与"老欧洲"的差异性也导致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困境。在疫情冲击下,欧盟及其成员国都面临着抗击疫情和恢复社会经济的艰巨任  相似文献   

8.
尽管“科教兴国战略”已经实施多年,大学科研与教学的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关系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是我国科技、教育、经济三者疏离和分立的态势依然严峻,高校内部科研与教学“两张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本性的解决。推动高校科学研究在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科学合理定位,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支撑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个俗语在学术大家庭中同样存在。从事巴尔干问题研究的学者大抵有这样一个共识:当代中国的巴尔干近现代史研究几乎与已是耄耋之年的马细谱研究员的学术生涯划等号。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巴尔干近现代史》又是其一部"经典之作"。在国人对域外地区的关注中,"巴尔干"不仅不陌生,相反还由于一战导火索、我驻南联盟使馆遭轰炸及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与中国互免签证的欧洲国家等事件而为人们所熟悉。从学术研究来讲,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冲,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东欧国家一直沿"欧洲化"道路前行,2015年不过是"欧洲化"道路上的一个点。这里所说的"欧洲化",指的是中东欧国家在内部体制上通过政治经济转型与西欧国家趋同,在外部关系上通过加入西欧国家所属的西方社会的核心组织——欧盟和北约与西欧国家融为一体,内部趋同与外部融合同时进行、相互促动。选举与未来政策走向2015年,波兰和克罗地亚分别举  相似文献   

11.
谢盛友 《世界知识》2012,(10):58-59
萨拉青在他的《德国自取灭亡》一书中,指责穆斯林移民不愿意融入西方社会。他要求对外国移民进入西方社会进行严格筛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他还警告德国人,不要沦落成自己国家中的外国人,"不是我们去适应移民,而是他们应该来适应德国"。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精力充沛的马克龙入主爱丽舍宫,法国迎来了一位充满改革雄心、坚定捍卫欧洲一体化事业的总统,他既想化解欧盟和欧元区的危机,又想通过创新求变来提振法国的经济。然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他改革欧盟的主张一提出,就遭到了德国和欧盟的质疑。"默克龙"在欧盟改革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众所周知,法德轴心是欧洲一  相似文献   

13.
正前段时间,笔者受邀参加了由《联合早报》主办的"中国-新加坡论坛"。论坛中,"假新闻法"成为讨论焦点之一。尽管人们对于如何适用"假新闻法"还存在诸多忧虑与争议,但对于"假新闻"的严厉打击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不许说模式"即政府部门直接介入打击假新闻制造者,和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不许传模式"即鼓励媒体辟  相似文献   

14.
正特朗普赢得大选,推动欧洲右翼一时声势大涨。不论是新欧洲的波匈捷,还是老欧洲的法意德,排外倾向都明显上升。在欧洲主要国家法德两国大选临近的情况下,主流族群的排外心理不仅已成为右翼政党煽动、裹挟大众的心理基础,也迫使一向强调多元、包容的自由主义左翼开始在移民问题上呈现强硬姿态。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华人的状况无疑非常值得关注。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超过七成的海外华人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美洲接近一成半,欧洲地区仅有5%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牛可: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又是个幅员辽阔、资源富足而劳动力短缺的国家,不断输入移民在经济上是必然的。既然这个孕育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国家一开始就以"自由""平等"以及道德之"善"界定自己的国家特性,以"山巅之城"自居,那么除了把自己建成多族裔、多文化的国家,别无他途。美利坚的"合众",在相当程度上是承认与包容人与人、族群与族群间的差异,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合众为一";一些人以种族、族裔、宗教和文  相似文献   

16.
<正>冷战后,波兰在政治、外交、战略上全面拥抱欧盟和美国,成为中东欧国家"转身西方"的急先锋。1990年初,战后波兰首届非共产党政府的首任总理马佐维耶斯基在欧洲委员会发表讲话,称回归欧洲是波兰人民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德国统一、苏联解体和冷战终结赋予波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自我定位的千载难逢机会。加入欧盟和北约后,波兰牢牢融入西方体系,成为西方世界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正>2016下半年的欧洲,被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余波笼罩。截至2016年12月中旬,已经确定的将在2017年进行领导人选举、议会选举或公投的欧洲国家有11个。政治生态的不稳定性与欧洲经济社会的现状脱不了干系。欧洲也好,其他在方方面面与欧洲发生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也罢,都不得不学会与不确定性为友。德国举足轻重,难民政策是关键未来的欧洲将何去何从?虽然充满不确定性,各种问题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依偎在祖国怀抱的"移民"大家庭之一,为各具特色的移民风俗、文化、艺术的碰撞、交融提供了一个多元共存的平台。在现当代新疆美术不遗余力、持续不断地传达新疆独特的民俗风情的主流语境下,浑然失落了"移民"美术话语的整体性与深层次个性化传达,致使当下新疆美术话语视角失衡,存在盲区现象。当代新疆美术的"移民"视域,囊括独特的"移民"群体、"移民"个体心理诉求和精神面貌以及新的共时性的现当代"移民"群体。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之中凸显新疆"移民"美术话语的丰富性,将有望重构新疆文人画传统与纯粹的欧洲美术传统观念,探讨二者在新疆发展不足的现实因素,探寻当代新疆美术走出独特风情题材局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周晓梅 《科技信息》2010,(3):120-121
每一种在欧洲使用的语言,不论是国家语言、区域性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或移民的语言,在给欧洲的文化背景增加了一个层面的同时。也给欧洲的经济背景增加了一个关键的要素。本文分析欧盟的多语言主义与经济市场、商业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陶短房  青溪 《世界博览》2014,(16):86-86
正移民的"西化"不仅表现在语言、习惯、生活方式、家庭状况,也表现在思维模式和处事原则上"融入"对移民来说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融入"最好最快的华人们通常叫"香蕉人"——皮是黄的,但心已经是白的了。话虽如此,很多"香蕉人"别的地方都"全盘西化",但对孩子培养方面还保留着中国式教育方式,给孩子报大量课外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