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界进入中国境内、企图阻止中国在洞朗地区的道路施工、挑起中印边境对峙,到目前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尽管是非曲直非常清楚,中国外交部也以大量史料为依据,指出印方越境行为的非法性,警告并敦促印方无条件将越界边防部队撤回到边界线印方一侧。但不知道是"骑虎难下"还是"有意为之",迄今为止,印度并没有释放任何撤退信号,该对峙已经成为中印自1962年边界冲突以来最  相似文献   

2.
<正>8月28日,非法入侵中国西藏洞朗地区的印度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到了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这一事件对中印关系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充分地暴露了印度的"霸主心态"。追根溯源,印度的这种心态源自其漫长的英国殖民历史,印度一直认为自己是英属印度帝国的继承者。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河畔的城邦国家。但毫无疑问,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可进一步划分为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时期和英属印度时期)是影响现代印度  相似文献   

3.
<正>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文件指出,洞朗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亚东县,西与印度锡金邦相邻,南与不丹王国相接。1890年,中国和英国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了中国西藏地方和锡金之间的边界。根据该条约规定,洞朗地区位于边界线中国一侧,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长期以来,中国边防部队和牧民一直在该地区开展巡逻和放牧活动。目前,洞朗地区与锡金之间的边界是中印边界锡金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6月中旬,中方在洞朗地区道路施工时,遭到印军越线阻拦。印度外交部声称,中方近期的修路行动给印度"带来严重安全风险"。洞朗地区是中国领土,中方在自己领土上进行正常的修路活动,这是中国的主权行为,完全正当合法。7月2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曼谷就中印对峙事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印方应"老老实实地退出去"。该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印度对华强硬外交政策民意基础的关注。将2017年7月皮尤研究中心发布  相似文献   

5.
<正>3月21~2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出席了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第48次会议并访问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与尼泊尔四国。其间,王毅在3月25日对印度进行的工作访问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这也是自2020年中印边境西段发生冲突后,中国官员对印度的最高级别访问。中印关系出现回暖征兆。  相似文献   

6.
正印度总理莫迪在4月底来华访问并与习近平主席举行非正式会晤,并将于6月赴青岛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印度总理在短短几周内两次来华,标志着中印双方去年在洞朗出现对峙局面后,在双方努力下印度重回中印交往正道。作为中印关系的风向标,一年多来,印度媒体在涉华报道上也从炒作"龙象之争",转为倡导"龙象共舞"。涉华议题关注度高印度媒体高度关注涉华议题,反映出中国在印度舆论场的重要地位。在涉及地缘格局、领土争端、宗教问题等敏感议题上,在中巴经济走廊、洞朗对峙等热点事件中,印度媒体大都参与炒  相似文献   

7.
正地区热点问题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具有最直接的冲击力,同时也是大国博弈的"角逐场"。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南海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始终是中国周边地区的两大安全热点,而洞朗对峙和加勒万河谷冲突的先后发生则使中印边境问题成为新的地区热点。在不同年度,三大问题的热度有高低起伏的变化。2020年,朝鲜半岛问题保持了相对的平静,而南海问题与中印边境问题显著升温。  相似文献   

8.
2020年12月20日上午,尼泊尔总理奥利紧急召开政府内阁会议,决定向总统班达里提议解散众议院,提前进行众议院选举。同日下午,班达里签字批准内阁的提议,并宣布将于2021年4月30日和5月10日举行众议院选举。尼泊尔政局的这一变动是当前执政的尼泊尔共产党两位共同主席奥利与普拉昌达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在美国和印度深入推进"印太"战略和中印边境对峙的背景下,尼泊尔政局变动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以尼赫魯为代表的印度反动統治集团玩弄假談判、真入侵的阴謀,已經真相毕露,“图穷而匕首現”了。印度总理尼赫魯10月12日宣布,他已經下令印度軍队“把中国入侵者从东北边境特区的印度領土上清除掉”。这里所說的“东北边境特区的印度領土”,不是什么印度領土,而是指印度部队已經侵入的位于所謂“麦克馬洪綫”以北的中国西藏領土。这就是说,尼赫魯已下定决心,要在中国的領土上,用武力来“清除掉”中国的軍队。各种迹象都表明,印度軍队向我国的西藏地方发动大規模的进攻,已有“箭在弦上”,迫在眉睫之势。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14,(16):8-8
8月3日到4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尼泊尔,这是印度总理时隔17年首次访问尼泊尔,也是莫迪5月上任后首访不丹以来,再次访问周边小国。3日,莫迪在尼泊尔表示”此次访问反映出印度和尼泊尔在自然、历史、文化、精神与宗教等领域的相同之处,标志着尼印关系正在迈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3日~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再次访问印度,与莫迪总理举行他们之间的第十次会晤。这是中国与印度在洞朗地区的对峙结束后,印度迎来的第一位大国领导人。近年,印日互动频繁,双方发展成为特殊的全球战略伙伴。2017年4月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日印核能协定》批准案,该条约于7月20日正式生效,由此解除了两国合作的一块绊脚石。5月,印日声称要合作打造从亚太到非洲的"自由走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月2日,印度外交部迎来了新的人事任命。驻华大使顾凯杰(Vijay Keshav Gokhale)受命出任印度新一任外交秘书,接替超龄服务一年多的苏杰生(S.Jaishankar)。据印度媒体报道,顾凯杰大使由于协助国内成功谈判解决了中印洞朗对峙,表现出他"娴熟的外交技能",才被委以这一重要职位的。印度人民党发言人更是就此任命评称,"顾凯杰敢想敢干,做事果断老练"。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对华外交一直是印度外  相似文献   

13.
1972年,印度将该地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通过立法将其升格为"邦",翌年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至此,印度政府开始堂而皇之地"治理"中国藏南地区,"阿鲁纳恰尔邦"也成为中印领土边境争端中最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3,(10):7-7
言论中印"帐篷对峙"结束事件上月,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搭起帐篷,随后印军亦在该地扎营,双方形成"帐篷对峙"。印度媒体称此次争端源于中方要求印方拆除该地区新建的一些碉堡、并减少巡逻队,但真实原因迄今未有官方说法。由于中印边境尚未完成划界,双方在边境地带的摩擦并不罕见。经过一番密集但不张扬的谈商后,中印双方达致协议,同时在争议地区撤走军队,化解了一场持续三个星期的边界危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应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邀请访问印度,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也引起缅甸、印度尼西亚等许多亚洲国家舆论的重视和欢呼。因为这是中印两国人民之间一件可喜的大事,也因为中印两国九亿六千万人民的和平友好,乃是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个毗邻的大国,许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和印度人民之间,无论在文化交流、经济往来和社会关系方面都有着传统的深厚友谊。中印将近三千公里的边境从来是和平的边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尼赫  相似文献   

16.
廓尔喀第三次入侵我国西藏之事发生在1855-1856年,最终签订了西藏、廓尔喀条约。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廓尔喀取得在我国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殊免税权等各种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该约在西藏执行近百年(1856-1956),在中、尼两国于1956年签订新的条约后才被废除,可谓影响深远。但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仍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参考前贤的研究,并利用尼泊尔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其最终结果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英国在其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7~28日,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这次会晤规划已久,但因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而耽搁。习近平主席在开场白中说:"这是我们两人非常真诚的约定,今天我们就是来共同履行这个约定,进行非同寻常的非正式会晤。"长达两天的会晤凸显中印两国在战略上的相互重视,  相似文献   

18.
西藏边境口岸具有毗邻国家和地区比较多、口岸稀少、口岸之间距离遥远、口岸通商历史悠久、口岸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口岸运行受南亚国家关系影响比较大等特点。依托西藏边境口岸建设中国与南亚通道需要因地制宜地改善或提升与南亚各国的国家关系,加强西藏边境区域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建设,将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的边民互市升级为口岸,在我方实际控制边境区域建设村庄和民间边民互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最终通过边境口岸将中巴、中南、孟中印缅三大走廊连接起来,建设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经济、文化、政治、外交大通道。  相似文献   

19.
正尼泊尔历时七年多的制宪进程取得突破。伴随2015年9月新宪法的出台,尼政治混乱局面逐渐结束。左翼政党首次在新内阁中占据绝对优势,尼政治格局出现新一轮变化。在内部民族问题持续发酵与外部势力干涉加剧的背景下,奥利政府的对外政策将趋于"动态平衡",而成为中印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符合其最大利益。民族问题考验尼泊尔新政府尼泊尔自2008年转向共和制以来,大会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联合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等主要政党各持己见,互不妥协,致  相似文献   

20.
李晨阳 《世界知识》2017,(20):73-73
2017年9月12~16日,笔者作为云南省访印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访问了加尔各答、孟买和新德里三个印度最大的城市,并陪同代表团领导与印度多所大学的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个代表团是洞朗事件之后第一个访印的中国官方代表团,在印度媒体上也多有反映。说来惭愧,我虽然看过很多关于印度的书籍,也写过一些与印度有关的文章,但却是第一次访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