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的伟大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陆地网络把中国和中亚、西亚、俄罗斯、欧洲以及中国和东南亚、南亚连接起来;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上网络把中国和东南亚、印度洋、非洲、欧洲以及中国和大洋洲连接起来。"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央提出了通过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构想。要实现这一构想,迫切需要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元素,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知识产权问题。故此,完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及海外维权能力势在必行。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从政府层面进行了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持新时代的丝路精神,旨在打造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促进全球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正引领全民经济走向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新动力已经全面融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要素中。港口是带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做好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干线运输港,即海洋深水港,是连接海洋和大陆的枢纽,支线货物运输港是连接干线运输港与内陆工厂的"最后一公里"基地。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  相似文献   

5.
正稳步的进展,旺盛的需求东盟作为中国开展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不仅涵盖了"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投身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地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基建合作主要以交通、能源等行业为先导,总体稳步推进。一系列代表性基建工程相继竣工,  相似文献   

6.
正欧亚国家是指目前的独联体成员国或曾经加入过该组织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中亚五国、南高加索三国和地处东欧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该地区国家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倡之地;欧亚国家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该地区"一带一路"的早期成果最多、最实,具有示范意义;中、俄两国领导人通过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声明,拓展了双方合作倡议协调的领域和空间。目前,欧亚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寻求与中国实现中长期战略规划的相互对接,并不断搭建新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大湄公河次区域(缩写GMS)是指湄公河流域的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省。GMS位处中南半岛,"肩挑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地,它的东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南段)。笔者认为应充分重视和升级GMS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实现中路突破奠定坚实基础。GMS在"一带一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特殊  相似文献   

8.
正韩国文在寅政府主政以来,非常关注和重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和建设,并一直在谋划和设计能够与"一带一路"相对接的国家发展方案。随着今年年初以来朝韩关系的大幅改善和朝鲜半岛局势的转圜,"一带一路"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与韩国"新北方、新南方"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对接具备了现实条件。由于"倡议"与"政策"在理念愿景、推进路径、区域范围、合作领域及内容上高度吻合,如能实现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国际合作的战略大政。在此战略指导下,中国提出或强化了一系列建设经济走廊和经济带的倡议。如在北方提出中俄蒙经济走廊,在西南方提出中巴经济走廊、中缅印孟经济走廊,在东南方面,提出大湄公河次区域"三纵两横"五个经济带和中国与东盟"10+1"升级版。建设这些次区域经济走廊或经济带,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点和组成部分,对于实施周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亚欧大陆正式进入整合模式。而随着北极海冰快速融化,穿越俄罗斯近海的北极东北航道(俄罗斯称为"北方航道")的商业化运营已经开启,中远集团于2015年开始了"常态化"航行。有学者将东北航道称为"北方丝绸之路"或"冰上丝绸之路"。从地理上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东北航道,这三条东西走向的走廊将亚欧大陆串联起来。然而,亚欧大陆欲实现有效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与周边国家建设"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周边外交战略的核心概念。中国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不仅要大力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高铁黄金走廊"等,形成活力四射的中国周边经济圈,"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获得裨益和助力",而且也要妥善处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就包括整合商务部和外交部等部门的对外援助工作有关职责,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以下简称"国合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一年来,以国合署内设机构的基本完善与援外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标志,中国的援助外交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虽然对外援助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外交的组成部分,但近五年来,为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与辅助中国"负责  相似文献   

13.
正大家经常说"中泰一家亲",中泰两国有着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中泰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泰国重视实施东部经济走廊发展规划,将其作为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合作的重点板块。8月24日,泰国总理巴育会见赴泰主持中泰经贸联委会第六次会议的中国国务委员王勇。王勇表示,中方愿同泰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等发展战略对接。巴育表示,泰方支持并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实,在此前的8月9~14日笔者参加第七届中泰战略研讨会时,就注意到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缅甸政治转型之后,一方面实行大国平衡外交,适当拉开与中国的距离,摆脱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依赖;另一方面,又自认为缅甸对中国太重要了,甚至认为没有缅甸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都无法实施。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缅甸的地理位置确实重要。缅甸位于东南亚、南亚的交汇处,是中国从陆路进入印度洋的最捷径。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30日,中匈"一带一路"工作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和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各自优势互补,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谋求发展共赢。"一带一路"是中方倡议,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中方将继续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国一起推进这一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以"全球性大国"的姿态筹谋和施展外交,在周边外交等方面越发强调进取有为,尤其是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强化中国与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地区的互联互通。应该说,"互联互通"已成为理解中国周边外交变革和未来趋势的核心理念之一。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强化自己的硬实力、软实力,也需要将获取更大的"联通力"(connectivity power)作  相似文献   

17.
<正>各个力量间重新洗牌魏玲:总体上看,东盟共同体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上(主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海丝");对地区的影响则涉及地区的自贸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访问东南亚各国时提出的,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上升成了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该战略为我国周围国家提供了共同发展的机遇,在平等的框架下取得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作为官方文件的正式发布,"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具体落实阶段,也成为中国周边外交最核心的议题。结合这一年度特征,《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6)》重点分析研究了"一带一路"在周边地区面临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经济走廊建设最早起源于1998年。当年在菲律宾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提出在本区域建设南北经济走廊、东西经济走廊和南部经济走廊。随后又出现了两廊(昆明—河内—海防—广宁和南宁—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一圈(2004年)、南(宁)新(加坡)走廊(2009年)等新倡议。党的十八大后,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经济走廊倡议不断涌现。最早出现的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2013年5月,李克强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