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周边海洋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南海海域相关声索国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剧,美、日等"域外大国"搅局南海争端的势头呈愈演愈烈之趋势。面对美、日在中国周边海域搅局以及中日在钓鱼岛的对阵,中国应发挥中国"地大海广"的特点,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的战略布局。尤其应实施"五海联动",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孔令杰(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教授):中国与多个邻国之间存在悬而未决的边界海洋争端。这些争端可以归纳为陆地边界争端、岛礁主权归属争端和海洋边界争端三大类。其中,陆边争端包括中国与印度、不丹的陆地划界争端,以及中国与十几个周边国家之间的跨界水资源争端。岛礁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钓鱼岛争端以及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争端。海洋边界争端包括中国与八个海上邻国在黄海、东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海及岛屿争端时有发生,南海及钓鱼岛问题成为影响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问题。同期,美国出台"重返"亚洲战略或称再平衡战略,深刻影响着亚太地区局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周边海洋争端及美国因素"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2013年年会,于2013年底在海口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海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出现下行趋势,具体表现为中国与众多邻国政治关系中的复杂因素增多,尤其是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缅甸等国的摩擦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对周边国家的"以经促政"策略的边际效应有所下降,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难度增大;与此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海洋争端以及渔业纠纷增多并且烈度上升,尤其是朝核问题和南海问题成为国际热点。那  相似文献   

5.
成汉平 《世界知识》2011,(22):17-19
在与中国存在海上领土争端及海洋划界争端的各周边邻国中,越南是最突出的一个国家,因为它是迄今惟一对南海提出全部主权要求及南海归属所谓历史与法理依据的国家。越南不仅强占我国的岛屿、岛礁最多,攫取的海上资源最多,而且还于2007年在越共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至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决议,将海洋发展与海上安全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次。2009年5月,越南将南海“划界案”提交到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妄图将已经霸占的我南沙岛屿合法化、永久化、复杂化。  相似文献   

6.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了沿海国巨大的海洋权力和利益,同时也引发了主权国家间前所未有的海洋权益争端。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伴随与此,相邻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也更加突出。中国是亚太大国,在海洋安全事务上既与亚太主要国家有着紧密联系,又与海  相似文献   

7.
江淮 《世界知识》2011,(1):67-67
当今中国海疆正处于多事之秋,尤以东海、南海为最。中国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八个海上邻国的海岸相邻或相向,海洋边界线尚未明确划分,与其中一些国家还存在岛屿领土主权争端。特别是在东海,中日在东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油气开发问题上的争端持续不断,围绕钓鱼岛归属的争端口益尖锐化。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6月,马来西亚对中国军用运输机飞越南海及中国海警船在南沙群岛海域正常巡航做出了罕见的强烈反应,中马围绕南海问题的分歧再次引起舆论关注。马来西亚在南海的权益主张马来西亚是中国周边邻国当中最后卷入南海争端的国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渐渐明确岛礁领土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主张,大致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9.
正在当前南海海域划界争端和资源争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域外大国介入、地缘博弈扩大使南海各方合作陷入困境。中国及南海周边各国对日益紧张的南海形势充满担忧。不过,各方在管控分歧、避免局势失控方面存在一定共识,也有意在不损害任何主权及安全的情况下寻求敏感度较低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南海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布局的关键海域,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路径。中国新一届政府采取了巡航执法、三沙设市、岛礁建设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定意志。但与此同时,南海海域相关声索国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11.
李晨阳 《世界知识》2014,(15):73-73
<正>目前中国国内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针对中国的,近年来中日在钓鱼岛、中国和菲律宾与越南在南海争端的升级都弥漫着美国的影子。另有学者认为,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远非"遏制"那么简单,美国也无法像冷战期间对苏联那样来遏制中国。笔者试图通过美对缅关系来分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美国在缅甸有多少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缅甸虽然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几年,钓鱼岛争端和南海争端呈现同时升温、同时激化的态势,应对这两个方向上的挑战,成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性问题。以"战略重点"原则为指导统筹处理海上争端问题,意味着我们必须采取"争东海、稳南海"的策略。"争东海"是指,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加强执法维权力度,反制日本的挑衅行为,推进我国在钓鱼岛主权和东海划界问题上的政策主张早日实现。与此同时,"稳南海"则是指,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周边海洋形势正在呈现一些新特点。其一,"远忧"大于"近患"。虽然南海和东海存在很多争端和纠纷,但这两年形势仍是可控的。较之去年,今年上半年的周边海洋局势相对缓和,从近期形势看出现重特大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但从远期看风险和挑战仍存。外交上,美国组建的针对中国的海上包围圈正在形成,尽管不太可能形成军事同盟。  相似文献   

14.
冷战期间日本承认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冷战后日本追随美国开始介入南海争端。新世纪,为维护其海上“生命线”安全的需要,保障其经济利益,争夺地区主导权并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和东海划界问题上牵制中国,日本开始介入南海争端,其战略措施有:舆论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并进一步巩固日美同盟,包括拉拢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日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战略关系;从军事战略上谋划介入南海地区。日本介入南海争端意图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增加问题解决的难度,阻遏中国走向海洋的步伐,严重地威胁中国领海主权的完整。在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日本因素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法视角看南海争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文 《世界知识》2012,(4):14-18,20,21
近些年来,美国和日本等域外国家与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一些南海争端国家先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声称,"要以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为依据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中国应遵守国际法规则","中国的南海断续线主张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甚至有些所谓的学者还提出"应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解决南海问题"等说法。上述说辞尽管看上去有所不同,实际上其意图和目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指责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是不符合国际法的,要求中国放弃对南海权利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正南海问题实质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五国六方"围绕南沙岛礁主权及海洋管辖权的地区性的海洋争端。2016年7月12日,应菲律宾要求单方面成立的"临时仲裁庭"公布了长达500多页的所谓最终裁决,几乎照单全收了菲方15项诉求,恣意否定中国南沙群岛海洋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26日,"海洋传播方法论:争端语境如何报道海洋事务"论坛会议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海洋传播方法论:理念、策略、方法"为主题,由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舆情平台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舆情平台台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杜骏飞教授出席大会并致辞。来自全国新闻传播研究机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以及媒体单位的20余  相似文献   

18.
2021年,南海地区形势在继续沿着"总体稳定可控、局部动荡不安"路径演变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南海依然是亚太乃至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热点地区,中美军事与安全较量的前沿地带;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海洋争端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关系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8月底,弹丸之国东帝汶将身边的"庞然大物"澳大利亚告上了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两国就长期"扯皮"的帝汶海争端再度交锋。面对这家前段时间刚炮制出南海仲裁案的机构,此时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毕晓普却不再高呼要尊重国际法,而是明确表示该法院任何仲裁对澳都不具有法律效力。人们不禁要问,澳大利亚为何此番不仅"变脸",更不惧"打脸",帝汶海争端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澳、印尼谈判:眉来眼去,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1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富克斯(Michael Fuchs)在一家智库的研讨会上呼吁南海争端方自愿"冻结加剧南海紧张局势的挑衅行动"。他提出美国的"南海三不建议":各方不再夺取岛礁与设立前哨站;不改变南海的地形地貌;不采取针对他国的单边行动。这是美国首次就"各方冻结当前行动"提出具体建议,虽然富克斯声称在南海主权争端中持中立立场,但他对中国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