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門罗主义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发表了美国政府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原则声明,这就是构成“门罗主义”的门罗宣言。朗罗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一,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二,反对  相似文献   

2.
<正>赵明昊:夏洛茨维尔事件实质上是美国"另类右翼"运动的又一高潮。2008年,理查德·斯宾塞提出了"另类右翼"这一政治和社会运动理念。斯宾塞是国家政策研究所的负责人,这家智库极力宣扬"白人至上主义"并推动相应政治议程,"另类右翼"近年也在美发展成为一股包括"白人至上主义"者、极端排外者、反全球化人士、新纳粹团体等的政治运动,他们  相似文献   

3.
<正>坚持多边主义现在已经成为中欧双方的最大共识之一。在双方几乎所有政策文件中,"多边主义"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欧洲已被中方视为维护多边主义的最主要合作伙伴。但中欧对于多边主义从认知到政策制定再到具体实践又都存在分歧。分歧首先来自于双方存在的认知鸿沟,尤其是欧方一些人对中方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多边主义"最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主要政治纲领,包括"让美国再次强大""美国优先""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等,都被美国媒体贴上了本土主义的标签。实际上,本土主义是美国社会源远流长的社会思潮,在美国历史中反复以不同面目的政治运动出现,其政治主张也复杂而多变,是我们了解美国特殊政治风貌的重要窗口。从横向的领域空间来看,本土主义所涉及的领域非常丰富,包括政治外交性的本土主义,如19世纪的反英思想,20世纪反德、日、苏等,主导美国早期外交长达百余年的孤立  相似文献   

5.
青年一代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关乎国家兴亡、民族未来。将"四史"学习融入青年教育,有利于引导青年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消除"精致主义""泛娱乐主义"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增强青年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的移民特点及其政治社会形成的特殊性两者相结合,造就了美国鲜明的法治风尚。以英国人为主体的欧洲移民把法治观念带进了北美,并使它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展。随着美国政治社会的逐渐形成,法律至上主义成为美利坚民族的共同的价值取向。文章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美国法治风尚的原因,借以寻求法治社会形成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7.
"地缘政治学"从19世纪后期的欧洲诞生后,历经波折,最终在美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解读国际关系的一个卓有成效的分析方法和视角。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观及其实践对于理解"地缘政治"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冷战时期美苏关系是解读地缘政治的上佳案例,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美国政府制定的从"遏制"战略到"超越遏制"战略期间一系列的地缘政治战略理路和时间,藉以对"地缘政治学"获得更生动全面的认识,以期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理论产生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三权分立原则和现代官僚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政治--行政模式,作为资本主义后发国家的日本禀承"拿来主义"的传统,在引进的同时对之加以改造.在日本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西方的政治理念与本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英主义、权威主义相交融,并在日式集团主义的社会准则基础之上构筑了日本独特的"官僚主导型"政治-行政模式.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可以使我们对这一独特的政治--行政模式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总统的"主义"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希望青史留名,他们默许人们给自己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贴上"主义"的标签,梦想成为某个时代的缔造者。这种"主义"往小了说是发动海外战争的指导方针,往大了说是对外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多数美国总统提出了具有历史性影响的"主义",比如门罗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威尔逊倡议消除战争根源创设国际联盟、杜鲁门正式拉开冷战帷幕、尼克松决定与苏联缓和关系并撤出越南、卡特动  相似文献   

10.
1963年7月31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主张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毀核武器、倡议召开世界各国政府首脑会议的声明。这个声明以及在声明中提出的建议,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重大政治行动,对于动员全世界人民争取全面禁止核武器、防止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回应人民热切期盼适时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由目标和举措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系,贯穿了一条以人民主体性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思想红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幸福;全面深化改革增进人民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权益;全面从严治党增强人民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2.
<正>二战后,英国面临后殖民主义兴起的浪潮和东西方冷战意识形态的竞争,在知识界和左翼政治力量的推动下,逐步转向多元文化主义,希望借此缓和国内族群矛盾、消除种族隔阂,推动国家团结和民族融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英国主流政党的共识、英国政府的官方文化政策和公共话语空间的"政治正确"。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质疑虽然一直存在,但基本上都属于边缘性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6下半年的欧洲,被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余波笼罩。截至2016年12月中旬,已经确定的将在2017年进行领导人选举、议会选举或公投的欧洲国家有11个。政治生态的不稳定性与欧洲经济社会的现状脱不了干系。欧洲也好,其他在方方面面与欧洲发生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也罢,都不得不学会与不确定性为友。德国举足轻重,难民政策是关键未来的欧洲将何去何从?虽然充满不确定性,各种问题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后殖民主义,就是指进入第一世界学术圈的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及由此产生的现实后果,以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来建构世界时所形成的一种话语。德里克认为,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否定一切主导叙述,特别是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第二,否定一切现代化叙事;第三,否定东方主义和民族主义;第四,否定资本主义;第五,否定资本主义的世界结构;第六,后殖民批评把注意力从"民族根源"转移到了"主体位置"。对于后殖民主义的本质,德里克主要指出了两点:第一,后殖民性观念与全球化资本主义意识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第二,后殖民性观念满足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概念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2月19日,欧盟各国领导人再次聚首布鲁塞尔,讨论的重大议题不仅仅是加强欧洲银行业监管等经济"救灾"措施,更加令人瞩目的,是欧盟国家时隔五年又一次在最高政治层级上磋商欧洲的防务大计,并为这一领域的长远发展指明方向。经济一体化早已是欧洲响当当的名片,那么十二星旗下的"欧洲军"离我们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6.
外刊要论     
旧日宗教重返欧洲政治Timothy A.Byrnes(科尔盖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与美国人相比,以"世俗化"自居的欧洲领导人向来在宗教问题上言辞谨慎,但近日也出现了向美国靠拢的趋势。欧洲政治重现宗教色彩,原因有二:一是欧洲穆斯林移  相似文献   

17.
一太平洋民族问题的特质关于帝国主义分割殖民地半殖民地所运用的政治原则我们既已明白了现在进一步我们要开始讲到民族问题.太平洋的民族问题和欧洲的少数民族问题有些不同,而其错综的关系亦较为复杂.在欧洲,在世界大战以前是大民族主义极端蓬勃的一个时期我们听见过什么「大日耳曼主义」「一切日耳曼  相似文献   

18.
崔洪建 《世界知识》2020,(11):48-49
<正>在欧洲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前,原本被暂时"压制"的难民问题就已经有了"破土而出"的迹象。在外有土耳其威胁"放难民入欧"、内有各成员国不能和衷共济的困境下,难民问题仍是欧盟需要全力应对的重大挑战。疫情从政治、经济和安全层面加大了欧洲解决难民问题的难度,难民问题在疫后恢复需要面对的诸多挑战中将始终是欧洲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提出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这不仅在整个五四运动期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也对当今国际化社会跨文化交际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巴西食人主义作为后殖民主义翻译一代表翻译思想,不拒绝外来文化营养,尤其是强势文化的营养。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策略,在分析批判强势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给予本土文化新的营养。食人主义为了摆脱政治上独立但文化上依然依附于宗主国文化以及欧洲其他文化的状况,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互补。两者都体现了对弱势边缘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以及对于主流强势文化的抵制。  相似文献   

20.
本书的作者五年前曾出版了一部批评民治主义的书,(1)从实际主义者的眼光批评民治主义对於‘通常人’的迷信。他认为民治主义者所谓‘通常人’并没有所想像的潜力,用教育的方法并不能令其发展成有用於政治社会的个人。所以他认为唯有放弃对於‘通常人’潜力的迷信,才能使得民治主义继续生存。 现在倡说这种学说的人,忽而出来为自由辩护。在这本书里他注意於实际政治问题的解决而不注意於自由的理论探讨。意大利的史家克罗齐(Croce)会从十九世纪的欧洲史实,倡说民治的精义与自由的精义是相互抵触的;‘自由是质量的,活动的,精神的宗貌,民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