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加完慕尼黑安全会议之后,2月15?19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到访非洲,对塞内加尔、安哥拉、埃塞俄比亚三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担任国务卿以来首次访非。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在对非高层交往方面动作不多。特朗普在任三年多来从未到访过非洲,他的第一位国务卿蒂勒森2018年3月曾到访非洲,但还没结束行程就因国内的事情被特朗普通过推特"就地免职"。  相似文献   

2.
正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即将解除蒂勒森的国务卿职务,拟提名中央情报局局长蓬佩奥接任。这是继3月7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加里·科恩宣布辞职之后,特朗普政府的又一重大人事变动,意味着此前只在白宫内部进行的频繁人事更迭蔓延到内阁层面。科恩的职务将由保守派经济评论家拉里·库德洛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弗林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被迫辞职,似乎坐实了美国媒体关于“俄罗斯奸细”的猜测。在媒体列出的名单里,特朗普团队中可疑的亲俄派,弗林不是第一个出局的,恐怕也不是最后一个。特朗普早期的竞选经理已经被抛弃了,国务卿蒂勒森的地位也风雨飘摇。而所有这些人的摇摇欲坠都指向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最大的“俄罗斯奸细”特朗普最终被挖出来,弹劾掉,关进监狱。就此美国就像结束了一场噩梦,一睁开眼会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8月公布的"新南亚政策"中重点强调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10月18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出访南亚之前,在华盛顿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题为《确定下一个世纪我们与印度的关系》的演讲,除了将"印太自由开放"作为主题外,也把印度同日本、澳大利亚一道列为美国区域战略的支点国家,并赋予了印度在其南亚政策中的核心地位。这使美印两国媒体和智库对于美印"新蜜月"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2月13日,在经过近一个月的酝酿和博弈之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正式提名世界最大石油天然气私营生产企业埃克森美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为国务卿。有争议的选择蒂勒森完全没有从政经历,在特朗普遴选国务卿的最后阶段以"黑马"之势将前纽约市长鲁迪·朱利安尼、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2012年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挑落",更得到小布什时期副总统  相似文献   

6.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我同特朗普总统通过通话和通信保持着良好沟通。我们都认为,中美两国完全可以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只要双方坚持这个最大公约数,中美关系发展就有正确方向。希望双方按照我同特朗普总统达成的共识和精神,加强高层及各级别交往,拓展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各领域合作,妥善处理和管控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在新起点上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7日在德国汉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实现了特朗普上台后美俄领导人首次会面。然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会面似乎并没能调和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之后,美媒再爆"通俄门"新料,特朗普长子卷入其中;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乌克兰做出关于对俄制裁的强硬表态;美国主导的两大北约联合军演在黑海海域拉开帷幕,针对俄罗斯的意味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8.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发展。我同特朗普总统保持着良好沟通。双方工作团队要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相互尊重、互利互惠,聚焦合作、妥处分歧,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中方高度重视特朗普总统将于今年11月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我期待着同他共同规划和推进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双方工作团队要共同努力、密切合作,确保访问成为一次成功的、特殊的访问。  相似文献   

9.
<正>10月24~26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对巴基斯坦和印度进行访问,目的是将特朗普政府的南亚政策进一步明确化,同时也要对该政策作"非情绪化"的阐释:既借此强化与印度的战略合作,也着眼于改善与巴基斯坦关系。当前,美国的南亚政策之所以需要这样"非情绪化"的阐释,是因为8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了有关南亚政策的讲话,其中不乏对巴基斯坦的指责,称巴基斯坦给"混乱、暴力和恐怖势力"提供庇护,因此对当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0日,特朗普在上任百日后终于开启了他的首次出访。而且,他打破美国总统上任后首访加拿大、墨西哥等近邻的惯例,带着妻子梅拉尼娅、女儿伊万卡(特朗普的非正式顾问)、女婿库什纳(白宫高级顾问)和国务卿蒂勒森等心腹要员,直抵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20日,特朗普宣布将朝鲜重新列入美国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进一步加大对朝施压力度。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恐造成美朝之间紧张对抗加剧。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举行的内阁会议上宣布这一决定,并表示将朝鲜重新列入名单后,美财政部将采取更多对朝制裁措施。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当天下午在白宫记者会上承认,将朝鲜重新列入名单"有很大象征意义",而实际影响可能有限。美国曾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将  相似文献   

12.
时事概览     
<正>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首访东亚三国3月16~19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问日本、韩国和中国。这是蒂勒森担任国务卿以来首次出访东亚。3月16日,蒂勒森访问日本期间先后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首相安倍晋三。在与岸田共同会见记者时,蒂勒森称,美国过去20年谋求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努力已经失败,需要研究新思路应对来自朝鲜的威胁,此次访问亚洲就是为了就新思路与各方交换意见。日美同意在朝核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共享“战略目标”。双方重申,为应对朝核问题,日美韩三边合作至关重要,但并未透露对朝新思路的具体内容。3月17日,蒂勒森从日本飞抵韩国后,并没有去首尔,而是直接乘直升机奔赴韩朝非军事区,访问了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美军军营,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17,(20):6-6
9月30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杨洁篪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保持密切交往,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战略引领作用。中美双方都认为.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双边关系对两国、对世界都极其重要。中方愿同美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相互尊重、互惠互利.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事概览     
正特朗普证实美国中情局局长已会见金正恩4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证实,其提名的国务卿人选、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蓬佩奥上周曾前往朝鲜,会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特朗普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说,蓬佩奥和金正恩的会面"非常顺利",双方建立了良好关系。他还说,自己和金正恩的会晤细节目前正在制定中,"无核化对世界和朝鲜都将是一件好事"。4月17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到访的日本  相似文献   

15.
时事概览     
正特朗普见金英哲1月18日,美国白宫发言人萨拉·桑德斯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与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金英哲会面,讨论朝鲜半岛无核化和第二次美朝首脑会晤事宜。桑德斯说,"会晤将在临近2月底时举行,总统期待与金委员长会晤,地点稍后公布。"当天早些时候,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与金英哲在距离白宫大约10个街区的杜邦环岛酒店见面。国务院方面随后说,他们就推动落实美朝首脑新加坡首次会晤所作承诺作"良好讨论"。这是朝鲜高级官员首次直接到访华盛顿。1月19日,特朗普在白宫告诉媒体记者,他与  相似文献   

16.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7,(10):10-11
1美国如何击败"伊斯兰国"【美】《旗帜周刊》2017年4月3日在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部长级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称,"使‘伊斯兰国’衰退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必须将其彻底击败"。他间接批评奥巴马政府未能有效打击该恐怖组织,还表示"彻底击败‘伊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美国国务卿蒂勒森3月曾表示,奥巴马时期的"战略忍耐"政策已经结束,美国将把包括军事解决在内的方案置于"桌上",甚至不排除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日本政府4月14日紧急召开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要求自卫队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并讨论动用自卫队舰机撤回在韩国的日  相似文献   

18.
正一般说来,历任美国总统都希望与媒体保持良好关系,以赢得舆论支持。如果得罪媒体,后果可想而知。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曝光被国会弹劾下台。克林顿总统因个人丑闻曝光后,被媒体死盯着不放,差点要被弹劾。总统们在媒体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唯恐被抓住把柄。可是,特朗普总统却一反常态,甚至公然与媒体叫板,指责媒体是"美国人民的敌人"。尤其是最近,特朗普和几百家媒体互相指责,打起口水仗。特朗普指责媒体报道"虚假新闻",是"人民的敌人",是美国的"反对党"。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与传统主流媒体关系恶劣,在整个大选期间乃至上台执政之后都显露无疑。美国传媒界甚至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对总统几乎"零支持"的局面。可以说,美国立国200多年来总统与主流媒体的共生关系正在被特朗普打破。出现这种现象有着复杂的党派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媒体生态以及利益算计因素,是美国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20.
<正>河内第二次朝美峰会以后,特朗普政府对朝决策越来越呈现小圈子的模式。特朗普将朝核问题作为他连选的政治资本,决策圈只限国务卿蓬佩奥、美国对朝鲜政策特别代表比根等人。但以博尔顿为首的白宫以及各相关行政部门为了不使特朗普"突破底线",仍在加大对朝鲜施压力度,继续执行"以压促变"的老模式。一时之间,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在两个轨道同时运行,一个是以特朗普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