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时事概览     
正马克龙提议组建"欧洲军队"2018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100周年,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70多位各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当天在一战协定签署地法国出席纪念活动。在巴黎举行的纪念活动上,马克龙发表演讲提议组建"欧洲军队"。他称,"针对中国、俄罗斯乃至美国,我们必须加强自卫能力……只有建立真正的欧洲军队,我们才能实现自卫"。在演讲中,马  相似文献   

2.
正张弘:2019年12月9日,北约伦敦峰会结束后仅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法国巴黎举行了"诺曼底四国"领导人会晤(2014年6月,在法国举行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俄德法乌四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进行磋商,开启"诺曼底模式")。两场峰会看似相互独立,却隐含着特殊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正式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八任总统,成为继拿破仑以来法国最年轻的国家元首。马克龙当选后明确表示不会"雪藏"妻子布丽吉特,希望尽快确立"第一夫人"的法律地位,使其与自己"并肩作战"。该提议引发了法国民众的巨大争议,马克龙最终在多方压力下放弃为妻子"正名",改由颁布"透明宪章"明确布丽吉特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外交小灵通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习近平同法国当选总统马克龙通电话】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马克龙通电话。习近平祝贺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习近平强调,中方愿意同法方弘扬友好传统,切实理解、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方欢迎法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马克龙表示,法国新政府将继续奉行积极友好的对华方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深化两国在各领域和"一带一路"建设框架  相似文献   

5.
<正>7月2日,上任不足两个月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二次访问马里,出席萨赫勒五国集团特别峰会。作为兑现上次访问马里期间的承诺,马克龙表示,法国和欧盟将为即将组建的萨赫勒五国集团联合反恐部队提供武器和资金支持。就在马克龙访问前夕,马里北部恐怖组织在互联网上针锋相对地播出了被其劫持的法国人质的视频,向此次峰会隔空叫阵。对此马克龙强势回应称,法国不仅将继续支持马里和萨赫勒地区"追求和平、稳定,实现长期发展",还将"和盟友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1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战纪念活动上说,民族主义不等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对爱国主义的背叛。此语被解释为是怼特朗普总统"美国第一"信条的。特朗普感到在法国受到了慢待,回国后连发五个推特,对法国和马克龙本人进行讥讽。马克龙总统属于年轻一代政治家,是个"欧洲主义者",他不满特朗普对欧洲的"霸凌"做法,呼吁欧洲自强,不靠美国,建自己的军队。这种情绪不仅在法国,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有。美国对欧洲也有抱怨,特别是特朗普,认为美国为欧洲做了这么多,却得不到回报,故称不  相似文献   

7.
时事概览     
<正>特朗普访问法国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为期两天的法国之行。整个访问过程充满友好气氛,法美双方似乎暂停了之前在一些领域的摩擦与角力。与法国总统马克龙13日在巴黎举行的会谈是特朗普此次访法的重头戏。与外界的猜测不同,气候变化问题似乎没有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马克龙在会谈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双方在这一问题上"承认彼此的不同",法国希望能同美国一道继续寻求如何推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4,(8):78-78
<正>俄罗斯克里姆林宫4月2日确认,俄总统普京已经完成了和前妻柳德米拉的离婚手续。30年的夫妻情分就此画上句号。俄联邦总统官方网站上日前对"各届总统简历"一栏进行了修改,其中不再提及普京夫人柳德米拉。普京的发言人迪米特里·佩斯科夫确认"离婚已经完成"。普京在俄罗斯官方网页  相似文献   

9.
<正>5月14日,法国新总统马纽埃尔·马克龙正式就职。在就职演说中,马克龙称他将致力于弥合社会分歧,并努力推动"复兴、重振"欧盟。15日,马克龙迎来正式施政首日,他任命法国传统右派政党共和党成员爱德华·菲利普为新总理。公开资料显示,菲利普曾历任诺曼底大区议会主席、勒  相似文献   

10.
时政     
正1当地时间2014年6月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的示威者们戴着G7峰会领导人的面具,分别扮成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意大利总理伦齐以及加拿大总理哈珀的模样,恶搞他们"戴氧气罩"和"吊盐水"的模样,呼吁各国领导人关注世界能源安全。2当地时间2014年6月6日,法国乌伊斯特勒昂宝剑海滩,普京与默克尔。交谈中普京手势很多。为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法国总统奥朗德、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1800多名当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2月11日,普京的总统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在俄罗斯《独立报》发表重量级文章《普京的长远国家》。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甚至对于文章标题的翻译都产生了不同解读。"ДолгоегосударствоПутина",有的媒体翻译为"长久国家",有的学者翻译为"长效国家"。笔者认为,苏尔科夫着眼于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的长远利益,翻译为"普京的长远国家"似乎更合适:既贴合苏尔科夫倡导普京理念和制度适合俄罗斯未来发展的本意(长效国家),又暗含"没有普京的普京"还会延续很长时间(长久国家)。那么,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又该如何看待这篇文章呢?  相似文献   

12.
<正>扩大俄罗斯北极军事力量部署,以军事存在捍卫俄罗斯的北极主权;以军事力量保护俄罗斯的北极经济利益,为北极地区的多国竞争做好军事准备。2013年12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俄国防部会议,要求俄军在2014年完成北极部队的所有组建工作。普京将北极称作"充满前景的地区",强调俄罗斯"应掌握所有手段来保护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10月  相似文献   

13.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14年3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双方就中俄关系、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习近平表示,我同普京总统不久前在索契举行成功会晤,实现了中俄关系今年的"开门红"。按照我们达成的共识,双方有关方面正在推动相关战略性大项目合作。云南昆明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普京总统第一时间发来慰问电,表达了对中方的坚定  相似文献   

14.
国际资讯     
正900亿路透社近日分析报道,全球车企对电动车的投资现在达到90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增加。1"法棍申遗"获总统马克龙支持法国全国面包师联合会正推动"法棍面包"入选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支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报道,马克龙在接受法国一家电台采访时说,法国面包师看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比萨饼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他们说,'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赴印度出席两国第21届年度峰会,俄印首届国防部长与外交部长"2+2"对话会也在同日召开。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普京第一次正式进行国事外访,也是其继2021年6月与美国总统拜登在日内瓦会晤以来的第二次外访。普京称印度是"大国"和"久经考验的朋友",印度总理莫迪则称"俄印关系是(大变局时代)众多变量中的常量"。  相似文献   

16.
正法国面临的恐怖袭击已经由"输入式"转为国内式,在此形势下马克龙不减军费开支且通过了"新反恐法",而这一法案将反恐行动从被动变为了主动,而代价也许是个人自由。2017年8月2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年度使节会议上发表外交政策讲话,强调保证国民安全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伊斯兰恐怖主义是法国面临的最大敌人。反恐并建立与世界稳定相适应的安全,与坚持独立性和发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构成法国外交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7.
孙红 《世界知识》2020,(4):56-57
2019年12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科特迪瓦期间,与西非经济与货币联盟主席、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共同宣布重大货币改革方案,包括废除西非法郎、2020年使用新货币"埃科"等。此次改革标志着西非国家争取国家货币金融独立、融入地区一体化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马克龙领导下的法国对非经济政策也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当今在俄罗斯,还没有比普京更合适的总统候选人。俄罗斯大选没有悬念——普京首轮胜出,但这也是一次"热闹"的大选。为何会"反普"2011年9月24日在统一俄罗斯党的代表大会上,梅德韦杰夫宣布将由普京担任该党总统候选人,获大家一致鼓掌通过。接着,普京表示将接受这一提名,还说如果当选总统,将提名梅德韦杰夫任总理  相似文献   

19.
国际资讯     
《世界博览》2023,(8):14-15
<正>马克龙访华巩俐夫妇同机随行4月5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据央视报道,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马克龙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对于这次访华行程非常重视,随行访问的还有由多位法国政府高级官员、60多位法国企业家及20多位文化界人士组成的政府代表团。  相似文献   

20.
外刊概要     
<正>1法国极右思潮在大选后仍将存在【日】《Wedge》2017年7月在今年5月举行的法国总统大选中,中间派独立候选人马克龙成功当选,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当选后,马克龙表示要克服国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上的分歧,并变革陈旧的政治体制。马克龙的胜选使主张脱欧的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主宰政坛的愿望成为泡影,但大选后的法国社会仍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勒庞在高龄选民中仍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