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水仙 《世界博览》2014,(11):16-19
正愁云笼罩的微笑之国从近些年泰国政局来看,其核心在于"反他信"派与"挺他信"派之间的冲突与较量。这是权力、利益之争。泰国女总理英拉在媒体专访的时候曾说过,"女性在总体上更耐心,在女性领导人的带领下,国家能避免冲突、克服困难。"她期盼用自己柔性的女性魅力化解泰国的政局纷争,但遗憾的是,她最终还是失败了。泰国宪法法院5月7日做出判决,看守内阁总理英  相似文献   

2.
宋清润 《世界知识》2014,(11):29-31
<正>泰国自去年底开始的动荡危机至今已持续半年有余,伤亡逾800人。今年5月7日,宪法法院判决总理英拉和其他九名阁员渎职、违宪,将其解职。副总理兼商务部长尼瓦探隆继任临时总理。5月8日,反贪污委员会认定英拉和临时政府官员在"政府高价向农民收购大米而导致亏空数十亿美元"的事件中渎职,提请上议院弹劾这些官员并禁止其参政五年。英拉下台导致泰国政争风暴愈演愈烈,陷入更大危机。素贴领导的反政府示威者  相似文献   

3.
朱民 《世界知识》2010,(10):28-29
<正>泰国的民主政治实质上还是"民主为体,威权为用"。这次的政治危机恐怕还要依靠传统力量来解决。自2006年9月以来,泰国政治动荡已经持续了三年多,非但没有平息,到今年反而愈演愈烈。2月26日,泰国大理院(最高法院)宣布没收前总理他信在国内的463亿泰铢(约合14  相似文献   

4.
孙广勇 《世界博览》2013,(24):38-41
年底,泰国迎来国王86岁寿辰,曼谷民主纪念碑——持续了—个多月的反对英拉政府示威主场地,一扫往日的喧嚣,颂扬国王的舒缓乐曲取代了示威领袖高音喇叭中的激睛演讲,街道旁灿烂的黄色花朵代替了上万怒吼的人群,反政府示威暂时停息,但总理英拉依然忧心忡忡,因为示威者提出了“成立人民议会、国王御任总理”的要求,并声称将在12月份继续升级示威活动,彻底推翻盘浮泰国政坛多年的“他信体制及其代理人”。  相似文献   

5.
"绿色"概念无所不在,就连美国最高法院也不例外.在今年4月2日,最高法院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立法,宣布了一项划时代的判决,该判决驳回了美国环境保护署关于自己没有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权力的主张.前不久,前副总统戈尔也在国会对抑制全球变暖做了热情洋溢的演讲.自此,"绿色"奥斯卡拉开帷幕.一些公司受此影响,纷纷转向"绿色"能源洁净技术.  相似文献   

6.
英拉·西那瓦,1967年6月21日生于泰国北部城市清迈的一个丝绸商人世家,祖籍广东潮州。英拉在九个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泰国前总理他信是其兄长。英拉幼时丧母,长其18岁的他信对其成长影响巨大。也正是受兄长的鼓舞和影响,英拉年轻时即发愤图强。她1988年毕业于清迈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专业,1991年获得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正>从8月底韩国最高法院驳回首尔高等法院对前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案的二审判决,从而或让朴槿惠面临更重的量刑,到10月14日新任法务部长曹国宣布辞职,韩国政坛进步与保守两大阵营的斗争或隐或现,依旧支配着韩国政局的发展。9月初,韩国总统文在寅力排众议,坚持任命原总统民政首席秘书官曹国担任法务部长,试图推动检察改革,但立即在韩国社会引起了舆论风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月5日,泰国前总理他信与英拉兄妹再次前往广东梅州丰顺祭祖的新闻在国内刷屏。随后,国内一些媒体相继报道了英拉于2018年12月出任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的消息,这在中泰两国引起了反响。影响政坛近20年的政治家族2001年2月9日,他信领导泰爱泰党赢得大选胜利,当选泰国第23任总理。作为曾经的泰国首富,他信创造了泰国政治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位拥有众议院简单多数议席的大党领袖、第一位任满四年任期的民选总理、第一位成功连任的民选总理、第  相似文献   

9.
<正>3月2日,随着泰国反政府示威组织领导人素贴无条件结束"封城"行动诺言兑现,被封锁48天之久的曼谷终于"解禁",主要干道的交通恢复正常。泰国选举委员会在五个府组织的补选顺利进行。泰国股市也应声大幅上涨。最新民调显示,绝大多数民众支持英拉与素贴通过谈判来解决政治危机。至此,持续近4个月的泰国政治僵局暂时有所缓解。但看守政府表示目前仍需实施紧急状态法令,反政府组织在伦披尼公园的示威集会还在  相似文献   

10.
《科技智囊》2013,(7):89-90
1.5月19—20日,水利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周学文率团出席了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亚太水峰会。泰国总理英拉、第67届联大主席耶米雷齐在峰会开幕式上做了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最高法院不象总统和国会那样直接参与“统治美国”的日常活动,因此在热闹的政治舞台上它通常并不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不久前布什提名托马斯为最高法院法官,引发了一场热闹戏,使最高法院一时又成了美国公众关注的焦点。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终审法院,初级法院的判决若有争议,就会上诉到最高法院,一经最高法院裁决,此案即不能在任何其他法院上诉。不过,最高法院的最大权力还不在于此,而是它握有对宪法的最后解释权,它可以裁定国会或总统的任何法律或行政命令因“违宪”而无效,这就是最高法院的所谓“司法复审权”。  相似文献   

12.
马燕冰 《世界知识》2011,(14):40-41
英拉虽然打出了走草根路线的牌,但其同时也具有政治精英的特点:美国"海归"、商界成功人士、靓丽的容貌、温文尔雅的风度,还有不少泰国人期望选出一个女总理以采取"以柔克刚"的方式减少泰国的争斗。7月3日举行的泰国下议院选举有许多特殊的看点。一是总理候选人的竞争不是在足智多谋、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正泰国新国王拉玛十世正式登基泰国新国王拉玛十世哇集拉隆功12月1日晚在律实宫正式登基。哇集拉隆功当天在大皇宫主持了普密蓬先王逝世50天的国丧赠经法会后,在律实宫赐见临时摄政王炳廷素拉暖上将、政府总理巴育、立法议会主席蓬贝及最高法院院长威拉蓬。在蓬贝的恭请下,哇集拉隆功继位。当晚,蓬贝和巴育接连发表讲话,宣布泰国进入拉玛十世时代,宫务处发布了拉玛十世的头衔名号。  相似文献   

14.
来信     
《世界博览》2014,(4):2-2
正@初中生经理:想起《世界博览》最后一期关于英拉的评论——"迷失的女王",当时想委实有理,可放现在又感觉轻了,女王已经陷入沼泽地中。仍不了解他信的政绩并不算差、英拉的支持率仍然较高,反对党为什么还能以他信为借口在政府门外兴风作浪。2月份的大选,是决定英拉究竟是"浮起的女王"还是"扶不起的女王"的最后稻草。  相似文献   

15.
多国丽 《世界博览》2013,(24):32-37
当泰国总理英拉抵达泰国军队俱乐部并发表讲话时,全世界都看到了她饱含眼泪,目光呆滞的神情。她请求民众保护民主体制,她呼吁示威者停止集会,她一心想为明年的大选做准备。但是真正留给这位面容姣好的一国之君的时间,又有多少?政坛,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真正能容留给女人转身的空间,又有多大?  相似文献   

16.
<正>泰国总理塞塔自2023年8月上任后,多次在国际场合推介要在泰国南部春蓬府到拉廊府修建陆桥项目的想法,并于11月正式对外宣布启动耗资280亿美元的泰南陆桥项目,以此作为可以部分替代马六甲海峡的低成本、快速且安全的通道。他还指出了马六甲海峡的艰难现状:马六甲海峡未来的拥挤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并且该海峡还存在不利天气、航运成本增加以及海盗事故频发的问题,因此开辟新航道是势在必得的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8日,泰国总理巴育宣布原本定于今年11月举行的大选将推迟到2019年年初。决定一出,再次引发多方失望情绪,这也是2014年泰国发生政变以来政府第四次宣布大选延期。政变发生后,巴育曾制定了民主进程三步走路线图,第三步就是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宪法,但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即在2015年底。但原本定于2015年底举行的大选被巴育以"局势不稳,戒严还将持续"以及宪法公投延迟为由,推迟至2016年举行。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7日,现年81岁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宣布将于7月31日辞职,这一消息震惊了美国朝野。近十多年来,肯尼迪在美国最高法院自由派和保守派大法官各占四席的情况下,长期充当"摇摆票",在一些重大案件的裁决中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他的辞职,给予了特朗普再次提名保守派人士任职最高法院的机会。如果特朗普提名的人选卡瓦诺获得参议院通过的话,将使美国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数的格局在未来  相似文献   

19.
网络2.0时代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将是历史性的。以维基解密为代表的网络信息革命有可能改变国际关系现状。2011年12月5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针对其被引渡到瑞典的判决,允许"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向英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但该上诉是否被接受将由最高法院决定。不到两个星期之后,便有阿桑奇的支持者致信媒体称,如果反引渡上诉被英国当局驳回,阿桑奇将被引渡到瑞典,他可能很快就会被引渡到美国,"阿桑奇在美国受到公平审判的机会微乎  相似文献   

20.
时事概览     
<正>泰国宪法草案设终身禁令英拉他信或将永别政坛据泰国《曼谷邮报》7月17日报道,根据最新修订的宪法草案,泰国前总理英拉·西那瓦和她的哥哥他信将很有可能永远从泰国政治舞台上消失。泰国草拟宪法委员会发言人乐腊7月17日表示,宪法制定者们当天审议了政治职务的任职者资格,他们决定根据宪法草案第111章15条规定,因犯下四类过错而被撤除公职的政界人士不得再申请成为国会议员或参议员。报道称,这四类罪行分别为:异乎寻常的富有;行事方式有违公务职责,存在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