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6月上旬,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在面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讲时,莫迪盛赞双方在防务、经贸、投资、科技、民用核能、网络安全、人文交流等各领域的合作,强调美国是印度"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在核不扩散方面,两国承诺继续合作打击恐怖分子获取和利用核与放射性材料所带来的威胁,美国对印度申请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SG)表示欢迎。此次莫迪访美,除了发展战略合作、加强防  相似文献   

2.
<正>8月16日~17日,印度总理莫迪对阿联酋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自1981年英迪拉·甘地访问阿联酋后印度总理首次造访,也是莫迪上任后首次出访中东国家。访问期间,印度和阿联酋在经济、国防、安全、文化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两国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印度与中东地区互动注入“新能量”。除阿联酋外,莫迪政府高官已  相似文献   

3.
<正>莫迪缘何能连任2019年5月,印度人民党(BJP)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总理莫迪实现连任,印度进入"莫迪2.0"时代。莫迪连选连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尽管印度经济增速放缓,但莫迪任上推出的社会民生项目让普通民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二是莫迪在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总理莫迪于5月14~19日先后对中国、蒙古国和韩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莫迪总理的东亚三国行可谓各有侧重:在中国强调21世纪成为亚洲世纪取决于中印两国各自收获以及合作事项,在蒙古国强调印度是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和精神上的伙伴,在韩国则强调韩国是继日本后印度建立"2+2"对话机制的第二个伙伴。尽管东亚三国在印度战略棋盘上的权重有所差别,但东亚成为印度对外战略的重点布局地区是一个既成事实。  相似文献   

5.
<正>7月4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抵达以色列特拉维夫,成为印度独立70年来首位访问以色列的总理。以色列方面对于此次历史性访问给予了最高礼遇,总理内塔尼亚胡亲临机场用印地语向"朋友"莫迪致以热情欢迎,并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陪同莫迪出席多项活动。印度媒体报道称,此前只有罗马教皇和美国总统在以色列享受过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莫迪此行内容丰富,除会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总统里夫林与印度在以色  相似文献   

6.
胡芳欣 《世界知识》2014,(19):27-29
<正>8月30日,印度总理莫迪抵达日本,开始为期五天的访问。这是莫迪就任总理之后首次访问南亚以外的国家。9月1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日印将建立"特别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加深在经济、政治、文化、安保等领域的合作。经济方面,双方提出五年内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和日企进入印度数量倍增的目标。日本承诺今后五年间向印度提供500亿日元贷款,并争取达成包括政府开发援助在  相似文献   

7.
2021年11月2日,印度总理莫迪在英国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与以色列总理贝内特举行了首次正式会晤。两国领导人回顾了双边战略伙伴关系,承诺在高科技和创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贝内特称莫迪为“以色列最受欢迎的人”,并感谢后者为“重启印度文明和犹太文明间的深厚关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马尧 《世界博览》2014,(20):16-18
国际社会历来是大国纵横捭阖的舞台。近期印度总理莫迪高调访美,让世界的焦点又一次集中在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以及当今世界的霸权国家美国身上。9月30日,莫迪与奥巴马在白宫会晤,讨论了经贸、气候变化和安全等诸多问题。从奥巴马和莫迪会晤后的讲话和两国联合声明看,会晤涉及经贸、能源、气候变化、防务、国土安全合作、高科技、太空和卫生合作、全球问题等诸多话题。  相似文献   

9.
<正>莫迪在6月26日选择以"低调方式"访问了美国,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印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这也是近一段时间内印度总理对世界大国密集出访中的一环。5月31日,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对俄罗斯、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的"欧洲四国之旅"。在有限的成果清单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印度与俄罗斯就建设库丹库拉姆核电站5号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底,在莫迪总理长期执政的家乡——印度古吉拉特邦,高种姓群体帕特尔家族发起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政府把自己也加入到各种福利和优惠政策的享受者名单之中。2015年9月2日,印度各地有1.5亿人罢工,很多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修改《劳工法》。面对重重压力,莫迪只好表示让步,放缓推行一些还没有真正启动的改革措施。莫迪自2014年5月上台以来,在印度国内外掀起了一股"莫迪旋风"。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今年8月15日的印度独立日演说中,莫迪再次"超长发挥",做了长达82分钟的演说。在莫迪之前历任印度总理的独立日演说中,最长的为尼赫鲁于1947年印度独立当天做的72分钟演说。而莫迪在其第一个任期的5年内就已经力压开国总理包揽了独立日演说时间长度的"前三名",这无疑凸显了莫迪鲜明的个性、独尊的地位与超强的自信。  相似文献   

12.
楼春豪 《世界知识》2017,(20):28-29
9月5~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后,马不停蹄地对其重要邻邦缅甸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莫迪特意参观了位于仰光的瑞光大金塔和位于浦甘的阿南达寺,住人金塔寺庙里种下菩提树,以“展现共同的文化遗产”(印外交部发言人语)。梳理莫迪上台后对南亚、东南亚和东北亚的出访可以看出,参观对象国的重要佛寺已经成为莫迪出访的指定安排,莫迪正在将佛教文化作为软实力外交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2~23日,印度总理莫迪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意义绝不寻常。印度总理上一次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还是2001年时的瓦杰帕伊。2012年时任印度总理辛格曾赴德黑兰参加不结盟运动大会,仅做短暂停留。15载过去,印度、伊朗均发生重大变化。莫迪此访与伊方签署大小共12项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涵盖文化交流、智库对话、科技合作、外交官培训、鼓励贸易投资、合作生产铝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涉及伊朗东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在不同场合多次会晤,两位领导人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开展"中印+"机制(包括"中印+1"和"中印+X")合作是其中的重要成果。10月?11月,"中印联合培训阿富汗外交官项目"先后在新德里和北京开班,为"中印+1"合作开了一个好头。11月30日,阿根廷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两位领导人再次会晤,习近平指出双方要探讨开展更广范围的"中印+"合作,莫迪对两国成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印度总理莫迪于5月14日~16日对中国进行访问,以新丝绸之路著称的"一带一路"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中国选择古都西安作为欢迎莫迪总理的首站,并在此举行国家领导人间的会晤,此举颇有深意。西安,唐代称"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的起点。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莫迪的家乡——印度古吉拉特邦求取真经,成为流传千年的佳话。而这次,莫迪从"天  相似文献   

16.
缅甸是一个传统的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家,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因素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发展等人文因素,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缅甸毗邻印度和中国两大文明古国,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对缅甸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缅甸曾先后受到过英国和日本的殖民侵略,这极大地影响了缅甸的社会发展。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缅甸传统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7月6日~13日,印度总理莫迪出访中亚五国,与各国领导人均举行会晤,在经贸、人文、安全等领域达成诸多共识。历史上,印度次大陆和河中地区(指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基本包括除哈萨克斯坦北部以外的中亚地区)交往源远流长。苏联时期,尼赫鲁也曾到访过位于苏联版图内的中亚地区。苏联解体后,受地缘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印度与中亚关系一直"不温不火"。此次,莫迪成为中亚国家独立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踏上巴基斯坦土地,成为11年来首位访问巴基斯坦的印度总理。一时间,国内外媒体反响强烈,将此举视为印巴关系转暖的积极信号。印巴关系能否真正"柳暗花明"?莫迪的访问能否开启印巴关系的新篇章呢?莫迪突访现曙光12月25日,在阿富汗喀布尔访问期间,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发布留言称,"期待今天下午与纳瓦兹·谢里夫总理在拉合尔会面。"当天恰逢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生日,莫迪在另一条推文中写道,"和谢里夫总理通了话并祝他生日  相似文献   

19.
<正>莫迪个人形象中经济发展的光环逐渐褪色,象征印度教民族主义的藏红花色却更为浓烈。5月23日,为期39天的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结果出炉。在这场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选举中,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横扫所有对手,在本次选举产生的542个席位中取得303席,打破印人党在2014年大选中创下的282席历史最佳纪录,再次获得人民院过半席位。莫迪由此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个完成任期后获得连任的非国大党总理,将在下一个五年内继续为"新印度"掌舵。  相似文献   

20.
正印度总理莫迪7月7~11日访问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这是莫迪就任印度总理后首访非洲,表明印度正在加大对非洲的关注和投入。加强经贸合作是莫迪此次非洲之行的核心目的之一。莫迪此行第一站是东南非资源大国莫桑比克,这是印度领导人34年来首次访莫。据莫迪披露,目前印度在非洲投资总额的25%是在莫桑比克,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基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