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和研究中心主席阿穆斯·乔丹,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率领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来华访问,在北京同中国专家和学者就世界战略、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了讨论。布热津斯基博士是美国知名学者,曾任卡特前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次访问过中国,他对发展中美关系作过贡献,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在访华期间多次表示希望里根总统今年4月对中国的访问将进一步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他的回忆录《权力与原则》一书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译成中文,即将与中国读者见面。2月23日,布热津斯基博士在下榻处会见中外记者后,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单独采访,田答了本刊记者宋明江、吴妙发提出的问题。布热津斯基博士与本刊记者的谈话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对国际问题发表的坦率意见,有助于中国公众进一步了解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在这方面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本刊特将这次谈话的全文刊载于此,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防卫问题是个世人关注的问题,日本的邻国尤其关心,日本国内对此也有不同意见。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日本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有权拥有一定的自卫武装力量,以对付外来威胁。当然,这种武装力量应该是防御性的,适度的,不构成对近邻友好国家的威胁。猪木正道先生是日本著名的国际问题学者,同日本政界,军界上层人物关系密切,对日本政界、军界有一定影响。1970年,经当时的防卫厅长官中曾根康弘亲自出面聘请,担任日本防卫大学校长。1978年任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理事长至今。他所主持的这个研究所是日本防卫厅的主要外围研究机构之一。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日本的防卫现状和今后的趋向,本刊记者王泰平最近采访了应国际问题研究所邀请来我国访问的猪木正道先生,请他就日本的防卫政策、防卫对象、日美军事同盟等问题谈谈他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瞭望台     
日本投降两年日本投降两年,我们是一场空欢喜。今天笼罩在每个中国人民心头的,又是这个侵略者再起的狰狞的暗影。日本正在美国扶植政策下复兴起来。美国对日政策的目的,有如一位美国记者所指出,第一是要恢复这个最近打倒的故人的经济;第二是要  相似文献   

4.
<正>1月1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年度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俄日关系时指出,日美同盟对俄日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他说,美国在其战略文件中将俄罗斯与中国称作对手,而日美是同盟关系,美军就有权在日领土上用兵,如果美国的中短程导弹计划部署在日本,就是对俄罗斯安全的威胁。正如拉夫罗夫所言,俄罗斯独立30年来,美日同盟的强化以及机制不断加强的美国“印太战略”,使俄日构建相互关系受到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记得数年前读过一篇美国学者的文章,他是这样解释中国为什么人口如此众多的:中国妇女分娩不太疼,所以不怕生孩子。如果这只是无名小辈的胡言乱语也就罢了,但话出美国学者之口,令我夫跌眼镜,  相似文献   

6.
沃格尔(Ezra F.Vogel)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日本问题、中国问题和东亚问题的专家,目前正受我国广东省政府之聘担任7个月的广东经济发展问题顾问。沃格尔教授近年来先后发表了《日本名列第一》、《再论日本名列第一——日本的成功和美国的反击》等著作,引起了美国和西方各界的重视。他对日本经济发展所作的一系列预测都为后来的事实所证实,因而他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这期里我们编排了三篇文章。《日本的科学政策》一文是沃格尔教授1987年4月9日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的演讲,演说后不久,作者欣然赠稿,特供本刊发表。文章分析了日本为在科学研究上跃居世界领导地位所作的种种努力和制定、执行的各项政策。虽然文章旨在促进美国的科研,但作者的许多论点对中国的科研发展也颇有启发、借鉴的意义。第二篇文章是本刊副主编蔡德诚同志在哈佛大学对即将赴粤的沃格尔教授进行采访的记录。交谈中沃格尔教授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论点。为加深对沃格尔教授的思想和观点的理解,遵从沃格尔教授之嘱,我们特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现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沃格尔教授的研究助手丁学良同志阅读了访问记全文,并谈了他对沃格尔教授谈话的理解和补充。将他的谈话整理成文,就是第三篇文章《从中国人的角度看美、日、中的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1月29日美国第七舰队司令罗伯特·托马斯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称,美国欢迎日本将空中巡逻范围扩展至南中国海,称"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南中国海的行动是有意义的"。几天后,日本官方就迫不及待地做出了回应。2月3日,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记者会上表示,"南海形势对我国安全保障的影响正在扩大,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将成为今后的课题"。他还表示,日本自卫队的警戒监视范围没有地理范围的限制。言下之意,  相似文献   

8.
“请帮帮我们,帮帮这个可怜的小女孩!”2004年11月10日晚9时许,天空下着绵绵秋雨。突然,记者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一串陌生的电话号码在手机显示屏上不断闪烁,这是一个跨越太平洋的电话。“记者您好,我是中国留美学生,我叫蒋狄青,我现在在美国。非常抱歉打扰你,但是我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想要得到你们的帮助。”电话那头传来了一名男子声音。正当记者为这个越洋电话感到有些纳闷的时候,自称蒋狄青的男子细细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蒋狄青说,他出国以前曾经在上海做过几年记者。通过朋友的介绍,他找到了长沙的媒体记者,希望能够借助媒体的…  相似文献   

9.
梅兰芳京剧团访问日本 1955年以后,中日民间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起来。这一年10月5日,日本传统戏剧歌舞伎第一次在北京舞台上演出,那酷似京剧的艺术形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中国的广大观众。日本的演出团是由歌舞伎座董事、大博剧场经理松尾国三和歌舞伎名演员市川猿之助牢领的。作为歌舞伎来华演出的回访,应《朝日新闻》社和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我国在1956年5月27日派出优秀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领的京剧代表团(一行85人)访问日本。京剧团第一副团长是  相似文献   

10.
世界点滴     
「亚洲没有和平」美国「新闻周报」前驻华记者伊罗生(Harold R.Isscs)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远东政治的新书,书名是「亚洲没有和平」(No Peace for Asia),由(?)米伦公司出版。艾罗生的名字,在中国有许多人是熟悉的。一九三二年前后,他在上海出版过「中国论壇」。第二次大战期间,他又出现在重庆,担任「新闻周报」驻渝记者。一九四五年初才返美国;因为对于中国政治有着尖锐的批评,被拒绝再来中国。后来他驻在越南,到过日本。这本书是他在远东各地旅行採访后的产物。艾罗生是一个有能力的记者,但在政治上他是一个托派。在「亚洲没有和平」一书中,也是处处透露着这样矛盾的政治观点。劳比逊胜利了美国著名的黑人歌唱家劳比逊在阿尔巴尼被禁止演奏以后,引起美国各方面强烈的抗议。美国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1.
3月16日,美日2+2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无视有关问题的历史经纬,罔顾事实和真相,干涉中国内政,污蔑抹黑中国,遭到中方痛斥。美日联合声明说了什么当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在东京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防相岸信夫联合举行了美日2+2会议(即美日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2012,(2):10-10
正中国不能采用美国的模式,中国人无法拥有自己的房屋和院子。在未来十五年中,将有3.2亿中国人离开农村和小县城,开始在城市中生活。这相当于每个美国人都在收拾行李和变更地址。美国人汤姆·米勒是《中国经济季刊》的总编辑,他认为污染正在使中国的城市窒息,高速增长已经使城市失去了特色,上千万新城市居民做着低工资的工作,并且享受不到社会服务。他认为中国的城市是粗加工的  相似文献   

13.
陈秀霞 《世界知识》2008,(11):56-59
当时,我在外交部新闻司任管理外国记者工作处处长。外国驻京记者纷纷向我外交部提出申请,要求去西藏进行实地采访,收集材料,进行报道。 经请示部领导并报国务院批准后,我们安排了七个兄弟国家的15名记者前往西藏,常住北京的美国著名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闻讯后也要求加入。她就是1946年8月毛泽东接见后发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点的那位记者。当时,她已是74岁高龄。  相似文献   

14.
10月16日新华社报道:美国照会古巴,胁迫古巴如继续土改,要减少蔗糖进口。10月17日我国红十字会发表声明,谴责日本当局阻挠旅日朝侨回国。摩洛哥颁布关于废除“丹吉尔宪章”的法令,要在六个月内收回丹吉尔。10月18日毛主席会见日共代表团。10月19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主席团主席道比在我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常委会扩大的联席会上发表演说。10月20日中国和日本两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对中日两国和两党关系问题的意见完全一致。道比主席离北京返国。我国和乌拉圭两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北京就交换记者等问题签订协议书。日本各地四百万人举行第七次反对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统一行动。10月21日我政协全国委员会和政协北京市委员会举行会  相似文献   

15.
《劳动报》7月8日刊登该报记者对齐白石曾孙齐耕夫的专访,文章披露了齐白石老人鲜为人知的一面。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次我  相似文献   

16.
陈晓燕 《科技信息》2012,(32):I0087-I0087
佐藤春夫是日本近代著名的作家和文艺评论家,也是一位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很深的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日本诗歌,同时,他还凭借自己诗人的天赋和对古典汉文学独特的理解,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为汉诗和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本文通过将佐藤春夫的译诗与原诗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特色,并阐明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美国正在对日本下这样的“命令”:不许对这些人贸易,只准对那些人贸易。美国当局越来越露骨地用威协手段压制日本扩大同中国、苏联贸易的愿望。据国际新闻社报道,美国驻东京大使馆的经济参赞弗兰克·华林在三月七日公开威协说,“日本扩大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的计划,可能会影响它对美国的输出。”他说,“用中国原料制成的日本产品将不准输往美国。”据日本报纸报道,日本政府人士三  相似文献   

18.
西德巴登—符腾堡州州长洛塔尔·施佩特先生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于9月9日—22日访华。我们在9月10日采访了他。下面是谈话的内容。记者: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很多人谈论,西欧在新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你对此有何看法? 施佩特:  相似文献   

19.
几百里路的风和沙,消逝在汽车拽着风吼的轰鸣声中。经过两个多小时风驰电掣的“急行军”,到达嘉宾下榻的常德芙蓉大酒店后,已是晚餐的时间。大家原本可以轻松一下,然而,《中国安全生产报》湖南站站长、本刊总编辑谢春阳老师的心却怎么也不踏实,原因是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刘非小和《湖南日报》记者孙振华还未赶到常德。这次随同采访的新闻记者是他负责组织的,如果上述两位大腕记者未到现场,肯定对活动的宣传报道逊色不少。谢总在客房里来回踱着,不时焦急拨打这两位记者的手机,但对方总是简短回答:随同省长周伯华采访,正在返回长沙的路上,正在…  相似文献   

20.
在北欧战争爆发以后,欧战会不会迅速扩大的问题,受到了普遍的注意。下面是美国国际问题及经济问题专家 Emeny 博士在过东京时对英文「日本时报」记者的谈话,刊于四月十二日该报。Emeny 这次是由美国俄亥俄省克里夫兰外交研究会及美国太平洋关系学院派来远东考察,他的观察是比较中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