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荀子以生之所以然者为性,认为性不需学习,不需努力,生而具有,人所本有的生理欲求即为性。人性如果不能以仁义法度来加以引导规范,而任其发展,必定导致争夺淫乱偏邪等等之恶,所以荀子以人性为恶。荀子虽反复申说人之性恶,人生而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声色之好,但这些似乎还不是真正的恶,只有"纵性情"、"顺是"、"顺情性"才会导致恶,因此荀子的性恶论可以说是人性趋恶论。人性恶,因而需要化性起伪,推崇师法礼义,以使人们成就善德,人人皆为君子,从而天下大治。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观,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荀子的人性论是以"人性趋恶"为逻辑起点,以"礼义之道"为落脚点,为封建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寻找人性上的依据。荀子的人性论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荀子一方面认为人性本始材朴,另一方面力主性恶。性朴与性恶非但不存在任何矛盾,而且从性朴到性恶存在着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恶是以性朴作为前提,性伪合将荀子的性朴与性恶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了荀子的人性论,从性朴到性恶是荀子人性论发展的必然逻辑,性朴是伪的基础,性恶是伪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人性问题是儒家核心命题之一,荀子不同于孟子以性善起论而言性恶,由此引发千百年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荀子所言之性,包含着情性、欲性,且情、性、欲三者是不分的,而就情感与欲望本身而言也不是恶的。荀子言性恶,其实是从礼义与人伦共处的角度讲的。但是,既然言性恶,善又何以可能?所以荀子通过知性,也就是心之知,虚一而静的大清明之心的知道、可道,也就是知礼义可礼义之心,解释了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当然不论情性、欲性、知性等,此皆“天之就也”之性,皆乃天予之、生来具备的。而荀子论性还需注意的是其积伪(为)而成的生成性,此是人在不断积伪(为)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日生日成之性,而其生成之性的终极之处便是仁知且不蔽的圣人之境。而荀子积伪以成性的人性生成论,也为当今人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现代人性论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荀子那里,天人之分与性伪之分二者间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共同奠定了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主旨在于论证吉凶由人,将人世治乱的重心放在人自身和对礼义的推崇上面。由此更进一步,荀子从察乎性伪之分引发出性恶论和化性起伪的思想,解答了礼义的起源问题和政治上贵重圣王礼义的缘由。进一步讲,天人之分和性伪之分的内在关联,还表现在对天生人成的主体精神的张扬和对圣王礼义之于国家社会的合理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谢瑜 《科技咨询导报》2010,(10):227-227,229
《蝇王》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品。在小说中,作家通过对人类自发的罪恶的书写,表达了他对西方文明与现实的思考,提出了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看法。本文试图通过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及小说人物言行的分析,探讨作家对人性的挖掘及其创作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谱写了关于人性恶的一曲悲歌。本文以小说中的主要典型人物-一群学龄男童为切入点,启迪人们正视自身的残酷和贪婪,从而建立起足够的对于人性恶的防范意识,以善来建构一个更完善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荀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先秦诸子的思想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的很多治国思想都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以"性恶论"为基础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更是影响深远。荀子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又有利于通过法律调节,控制人们的行为,可见今天探讨荀子的这一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荀子自古被认为是"性恶"论的代表。通过分析荀子思想中"人性论"的相关概念,指出其思想实质并非持单一"性恶论"而是带有"两维"性质。同时,结合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今天,重读荀子的《劝学篇》,给我们很多启示,如能恰当地吸收、实施,必将为我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1.
荀子不仅在先秦学术思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文学批评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肯定了文学的社会功用,提出了"文而致实"、"言必当理"、言情达志等文学主张,发出"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批评先声,对先秦文学观起到一定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增进人文教育深度,使教育教学管理内涵发展提升,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语文人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人文效应、人文共享优势,实施语文人文教育的优化思路,以确立其在学校人文教育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鉴于语文人文教育与学校人文管理的关系,论及在意识领域的学校,实施人文管理的必要及视角,揭示人文管理的实质、特征、意义,与合乎时代发展与人性需求的合理性,以期唤醒新的学校人文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诚信原则是指在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中,应进行民事行为信息的充分披露,以谋求各方利益较量均衡所应遵循的准则。从用的层面解析人性善恶,并整合出6大类21种交易模式。唯恶大善制恶大善、小恶制小恶、小恶制恶大善三种交易模式符合诚信交易,成为诚信交易模式。而诚信交易模式又要通过其内在机制运作(监督和竞争)、外在诚信建构和制度违反惩罚三个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以"仁"为核心范畴的儒学表现了鲜明的与道学相悖的父性人格崇拜的特质.这种人格是自我中心、自主自立、刚健正直、有为进取、言否责成、大气大度的体现仁爱要求的人格.而正是儒家这种以"仁"为核心的父爱人格.构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自然人性论为基础的,老子不仅着重在自然秩序中寻找人的存在位置,理解人的本性,而且以自然原则作为人的存在的终极依据和价值归依,把人看作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由此老子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化,反对人的人文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人生的异化,对传统中国人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斯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但最终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从生活琐事上集中反映他的价值观。从仓鼠与厕鼠悟出的人生哲学,伴随其一生的荣辱成败。"仓鼠哲学"的人生哲学观和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也终酿苦果。在很大程度上,李斯一生的悲剧是他亲手导演的。  相似文献   

17.
指出系统、正确、深刻地认识人性假设及其管理理论,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中,是成功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中外几种比较有名的人性假设的比较,阐述了人性假设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锁定学科意义上的人性学,必先锁定人性的本体论,锁定人性的核心与基点、人性的内层结构,进而锁定人性与文化及生命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荀子礼乐思想中有重要的礼乐修身的内容,与思孟不同,思孟学派的修身学说往往是内向的、形而上的,使修身成为少数精英的事情,与社会大众没有太大关系.而荀子礼乐修身的则是外向的,针对大众的,有着现实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这对于防止人性的缺失,保证人的基本修养、基本规范,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知识不断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文章从注重人文素养的内化、构建人文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