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矿床上面的土壤中,皆含有少量矿物,而这些矿物又往往被生长在该土壤上面和某种植物的叶子所吸收。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皖南山区勘察找矿时,发现凡是有海州香  相似文献   

2.
1植物报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矿床上面的土壤中,皆含有少量矿物,而这些矿物又往往被生长在该土壤上面和某种植物的叶子所吸收。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皖南山区勘察找矿时,发现凡是有海州香蕉的地方,地下便有铜矿。在巴西的缅巴纳山区,生长着一种暗红色多瓣小草,由于它吸收铁的化合物,其叶片和根茎都较硬,它还长有特殊的根须,采集后经提取便得到铁,顺藤摸瓜,在这草的下面果然找到了铁矿。故称这种多瓣小草为铁草。1934年,捷科学家研究玉米的成分时,发现玉米叶烧成的灰里,每吨含109黄金,以后便在生长…  相似文献   

3.
不同植物种类或作物品种,由于长期的培育形成了一定的遗传性,它们所要求的日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矿物养分各有不同。从这一观点出发,所谓高产或低产作物、速生树种或慢生树种都不是绝对的,必须同外界一定的生态因素联系起来考虑。某种植物栽种在符合它本性要求的土壤和气候  相似文献   

4.
荒漠和荒漠植物的特点荒漠一般是指那些降水稀少,但蒸发强盛的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这些地区的土壤富含可溶性盐分,上面生长的植被极其稀疏,甚至不生长植物。荒漠的本质是缺水,这种缺水或为物理性的,或为生理性的,因  相似文献   

5.
一株胶质芽孢杆菌的解钾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质芽孢杆菌 (Bacillusmucilaginosus)是一种能分解硅酸盐矿物的细菌 .国内一些学者把它称为硅酸盐细菌 .长期以来对该菌种的特性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因此其分类地位、名称直至1 998年才在国际上得到承认[1] .它能分解钾长石、云母等铝硅酸盐类的原生质态矿物 ,使土壤中的不溶性K、P、Si等转变为可溶性元素供植物利用 .同时还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促进植物生长[2 ] .本实验室在南京郊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胶质芽孢杆菌NS0 5,对此作者采用不同的培养基 ,以不同的硅酸盐矿物作为唯一钾源对NS0 5菌种的解钾作用进行了研究 ,特别是采用了B…  相似文献   

6.
青霉菌是大多数土壤微生物群体中的成员。许多青霉菌具有生物防治功能、分解土壤矿物功能(包括解磷作用)以及能够分泌植物生长刺激物质。研究利用这些真菌来增加作物产量由此受到注意。本文介绍从土壤中分离、鉴定青霉菌、青霉菌的解磷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策略。从澳大利亚的14种不同的农业土壤中分离并鉴定了解磷的青霉菌。某些菌株具有商业化价值,特别适合在碱性土壤中使用。这些菌株包括一个Penicillium bilaiae以及尚未鉴定的青霉菌种类。  相似文献   

7.
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土壤存在既富含钾又缺钾的现象,钾肥大量依赖于进口。硅酸盐细菌能分解土壤中的云母、长石等硅酸盐矿物,释放出钾、磷等元素,将难溶性钾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钾,促进植物吸收和生长,此外,还能促进植物根部有益微生物繁殖,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文中从硅酸盐细菌解钾效果及最适条件研究、解钾作用机理研究和问题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提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磁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城市表层土壤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而表现出与自然土壤不同的磁学特征.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环境磁学研究表明,表层土壤的磁学特征主要是由人为产生的多畴/单畴的亚铁磁性矿物主导;同时含有一定数量不完整的反铁磁性矿物的贡献.提取典型土壤样品中磁性矿物的SEM/EDX分析结果表明:人为产生的磁性矿物一般呈球形且粒径较大.柱状样品的磁学特征显示,人为输入的磁性矿物主要集中在表层0~30 cm范围,因此,0~30 cm表层土壤的磁学性质可以指示外源输入磁性矿物的压力强度.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超声波分散和离心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土壤无机纳米微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形态主要有圆球状、片状、柱状、锥状、核状,并且不同形态的纳米微粒由溶胶向非溶胶状态转化时呈线性凝聚.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组装团聚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真正机制.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在矿物表面和气液界面能发生自组装作用,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在矿物表面的自组装行为与矿物表面的特性有关,在活化矿物表面容易发生自组装反应,而非活化矿物表面则不容易发生反应,活化矿物表面的自组装与气液界面的组装作用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0.
采集重金属污染原土为供试土壤,通过施加1%和2.5%的沸石、膨润土、硅藻土、蛭石4种矿物固化剂,研究矿物添加对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生物有效性及形态分级的影响,并评价其污染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添加矿物固化剂后土壤中Cu、Zn、Pb含量仍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管控筛选值范围内,其污染及生态风险均相对较低;矿物固化剂添加后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及生物有效性,且以硅藻土和蛭石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矿物添加后可能通过促进EXCH-Cd向FeMnOX-Cd转化而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整体上,2.5%矿物固化剂下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更为明显.综上,适量矿物固化剂添加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并控制其污染及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模拟酸雨条件下土壤及粘土矿物与砂矿物的风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时间范围内,pH<3.5的模拟酸雨可引起土壤矿物风化速率的明显增大,土壤矿物风化速率的变化特点是先快后慢.不同土壤类型的风化速率取决于发育程度和易风化矿物的质量分数.发育程度较低的土壤,盐基离子的释放主要来源于砂矿物组,而发育程度较高的土壤,盐基离子则主要来源于粘土矿物组.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矿物肥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现状,该文检索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1995—2021年关于矿物肥施用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论文,并利用文献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的年发文数量、文献被引频次、核心作者与国家(地区)、学科分布及关键词进行分析,追溯探讨了矿物肥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研究的发展概况及热点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995—2021年间矿物肥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研究的发文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总发文量位居世界第1,但相关研究创新性仍需进一步提高;核心作者组内联系较紧密,中国科学院是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矿物肥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涉及环境科学、林学和农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热点集中在土壤养分循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等方向.未来应加强矿物肥对土壤碳循环、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矿物土壤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三种矿物土壤,研究它们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探讨投加量、吸附时间、pH以及煅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氟离子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郴州土壤对氟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可达909.09 mg/k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式;当矿物土壤的投加量为30 g/L时,吸附行为可在5 h内达到平衡,pH的变化对矿物土壤的吸附能力影响不明显;将土壤经过高温煅烧后,吸附能力会有所增加,经过300℃煅烧的矿物土壤对氟离子的吸附效果最佳,比煅烧前增加了19.2%.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各种矿物颜料给服装着色的“石染”方法出现于商周时期。战国的《尚书·禹贡》中有“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黄土”的记载,这说明我国古代先民早已对具有不同天然色彩的矿石和土壤有所认识。我国主要的矿物颜料有:红色的赭石和朱砂、黄色的石黄(雄黄和雌黄)、绿色的石绿、蓝色的石青、白色的胡粉和蜃灰(蛤蜊),以及黑色的炭黑等等。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他们将植物的花、果、根、皮、茎等放入温水中浸渍,然后从中提取染料。通过反复实践,古人终于掌握了蓝草可染蓝色、茜草可染红色、紫草可染紫…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包括无机胶质即土壤矿物胶体和有机胶质,即土壤腐殖质胶体。这两种胶质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紧密缔合成不同形态的有机矿物复合体一土壤微团聚体。本文简述了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并且分析其对几种土壤类型肥力的影响,为今后改良土壤肥力的方法做出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包括无机胶质即土壤矿物胶体和有机胶质,即土壤腐殖质胶体。这两种胶质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紧密缔合成不同形态的有机矿物复合体一土壤微团聚体。本文简述了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并且分析其对几种土壤类型肥力的影响。为今后改良土壤肥力的方法做出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验区的地表矿物含量分析、植物体内微量元素化验,该土壤环境上生长植物光谱的野外测试,提出了该实验区的矿物指示植物,研究了用植物的特征光谱揭示被植被覆盖的地表矿物的存在,由此探索航空航天遥感的地质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土壤矿物钾释放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含钾矿物和土壤钾的释放是酸性水解和络合溶解双重作用的表面化学反应过程.草酸具有较强的酸性水解和络合能力,活化钾的能力最强,能够有效地活化土壤矿物钾.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乙酸和乳酸亦可有效地促进自云母和钾长石的分解,但受土壤物质组成和土壤颗粒表面作用的影响,活化土壤矿物钾的能力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河南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机械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守明  杨乔平 《河南科学》1995,13(4):355-359
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自矿物颗粒,矿物颗粒又是组成土壤母质的基础。重金属含量多寡决定于母质来源,在相同母质来源条件下,重金属含量与机械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莱州湾东岸三山岛地区的表层地质特征,本次研究使用X射线衍射、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土壤含盐量测试方法,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进行矿物成分及其特征识别,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主要由白云母、方解石、石英、硅灰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菱镁矿、磷灰石等9种矿物组成,根据近红外光谱特征峰分析,土壤样品中白云母Al-OH的吸收峰集中在2 206 nm附近,位于2 200~2 210 nm区间,表明其为形成于较低温度的富Al、K白云母;样品中绿泥石Fe-OH的吸收峰集中在2 245 nm处,位于2 240~2 250 nm区间,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可以确定其为富镁绿泥石,符合绿泥石在表生环境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含盐量平均值为1.195 g·kg-1,属轻度盐渍化。结果表明,一方面有效地识别了研究区土壤矿物成分及组合,为未来找矿相关研究提供土壤矿物成分背景信息,另一方面,土壤矿物成分及组合与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地表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土壤含盐量测试结果提示研究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土壤盐渍化风险。使用X射线衍射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土壤含盐量测试进行综合分析,具有快速简单、经济环保、精确可靠等优势,为土壤矿物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