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萍乡傩舞考     
萍乡曾被民间誉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其中萍乡湘东傩面具、芦溪南坑车湘傩舞、上栗傩舞、安源傩舞相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萍乡傩庙(殿)目前数量多达100余座,傩面具2000多具,以及傩文化中的傩舞、傩戏、傩符、傩卦、傩兵器等种类繁多,其中傩舞、傩戏是萍乡开展傩事活动的主要形式.本文就萍乡傩舞的历史源流、文化特性、傩舞的类型和种类、傩舞的地域分布加以考证,同时介绍了萍乡傩舞的传承现状.  相似文献   

2.
萍乡傩舞是一种驱疫祈福的祭仪,这种戴着面具跳舞的古老而神秘的舞蹈形式具有明显的健身、娱乐、保健医疗、社会教化等体育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一、《石邮滩的生活———基于宗教与历史的双重视角》其书傩舞产生于人类蒙昧时期,(1)后来演变为一种驱逐疫鬼、遣灾纳福的祭祀仪式。黄清喜博士所著《石邮傩的生活世界———基于宗族与历史的双重视角》是一本研究傩舞、傩文化的民俗学学术专著。该著由其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来,论述的是被誉为赣傩奇葩的石邮傩。全书共九部分,其中,  相似文献   

4.
羌族古典祭祀从“祭”开始也就有了舞的端;“沙朗”是由祭祀舞演变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自娱乐性较强的舞蹈形式。  相似文献   

5.
傩舞源流久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祭祀性舞蹈。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至今仍保留着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大源傩舞具有仪式完整、舞姿粗犷、形式古朴、道具独特等特点,同时又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了解福建地区民间舞蹈与地域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亟待我们进行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石萍 《科技咨询导报》2009,(30):113-113
傩是一种"祭中有戏,戏中有祭"的仪式,仪式的过程具有祭祀、驱鬼和祈福的作用,而傩戏具备了既娱神又娱人的特点。广阐宫为新化县传承五代之久的巫傩老坛,与当地梅山文化密不可分,结合当地人们熟悉的故事内容和新化方言来演唱的傩戏曲目,通俗易懂,风格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傩坛戏是贵州省黔东北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古老地方戏,是一种巫教祭祀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民间艺术。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法衣,在神案背景前且歌且舞,相互唱和,其动作古朴、幽默有趣,深受群众喜爱,被戏剧界称为中国戏剧史的活化石。但是,在过去的传统活动中,傩坛戏夹杂着一些驱鬼酬神迷信成分,解放以后出于历史的需要,已属禁止之列,傩坛戏实际上处于消声匿迹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8.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傩”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等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傩"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倍受到世人的关注。松溪竹贤"傩舞"有着地方特色的艺术形态及特征,记录了古代松溪的人民挑战自然生活的精神化表征。保护竹贤傩舞对传承我国民间传统的民俗文化,保留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粤西傩舞历史悠久,具有宗教性、民俗性、民族性、审美性.它既属于宗教,又属于艺术,也属于民俗,凝聚了历代创造.本文从艺术形态学的视阈下研究粤西傩舞,分析粤西傩舞这一民间艺术活动的内部功能结构,并揭示这些功能之间的坐标联系和隶属联系,以便更深层次的探索粤西傩舞的艺术价值,并挖掘其在舞蹈艺术领域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11.
傩舞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一直为文化、艺术界所重视。本文以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傩舞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傩舞的起源与流变、傩舞的艺术特色、傩舞的文化内涵及傩舞的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12.
粤西傩舞现存种类不多,虽表现内容、表演形式各自不同,但"驱邪逐鬼、祈福禳灾"的主旨;戴面具、"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的表演形式;开坛、开洞、闭坛的结构程式却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应该与封闭的家族传承模式和地处偏远、认知水平有限的民众对自然神和神化了的历史人物的敬畏有关.  相似文献   

13.
所谓"面具",指人们利用自然物或人工物,模仿人面或兽头而制作的各种狰狞的、滑稽的、英武的或和善的人格化的角色象征,它们往往被赋予超自然之力,在祭祀仪式或相关表演中用以近神远鬼、乐神娱人。傩面具在社会生活中以信仰的、审美的、风俗的和艺术的方式发挥着多重的文化功用,及至当代,仍发挥着辟凶除害、迎年祈福、表演陈列、装饰商卖等功能作用。功能决定了傩文化在时间向度上的存废消长,也决定了其在空间向度上的传承与应用。自泰伯奔吴之后,江南土著的荆蛮文化便与中原的商周文化混融,形成食稻米、重商贾、好祭祀、习水善舟、好勇轻死、讲求工巧的吴文化,在巫风气息下,从中原传来的傩文化得到了立足和发展。直到现在,在苏南地区,还见傩祭和傩舞传承,面具仍然是其信仰与活动的中心。从形制方面说,苏南傩面具分为脸壳、套头、魁头三种基本形式;从结构方面说,苏南傩面具有单层面具和开合面具两种;从应用方面说,主要有传统应用和当代应用两类,主要用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以及追求生存之外的精神满足和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4.
萍乡傩庙考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傩文化的存在,已成为许多专家研究的对象.国际上有傩文化研究机构,中国有傩文化研究协会.在我国已先后在贵州、广西召开了国际傩研讨会.傩文化,是人们以傩神为核心开展的各种活动所留下来的历史遗存.它包括傩神、傩庙、傩仪、傩祭、傩面具、傩服饰、傩兵器.傩舞、傩戏、傩乐、对联等诸多内容.萍乡的傩文化遗存相当丰富,本文单就萍乡傩庙进行粗简的叙述,不对之处请行家们斧正.一、萍乡傩庙的分布萍乡傩庙之多,分布之广是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萍乡广泛流传“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就足以证明傩的数量之多,傩庙分布之广.萍乡有傩神,就有傩庙,因为傩庙是傩神的安身之所,先有傩庙,再雕傩面具,然后“打醮”安神位.傩庙是人们崇拜傩神,供奉傩神,开展傩仪、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在文化生活单调时期开展娱乐活动的阵地.  相似文献   

15.
受神秘的巫文化影响,桂林傩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盛极一时,但近年来逐渐趋于衰退。通过实地考察张家村傩舞,可以发现桂林傩舞艺术面临着缺乏继承人、观赏性不足、舞蹈造型和手势表达失传、道具不精、基层教育不重视、表演人员经济困难等生存困境。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培养傩舞表演的继承人和道具制作的传承人,强化对傩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提炼傩舞的特色内涵,促进桂林傩舞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殷商时期人们尊崇的鬼神非常多,但对祖先神的崇拜却尤为突出。这种崇拜主要表现为他们频繁而复杂地对其祖先进行祭祀活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表明,殷人对自上甲以来的先公先王先妣进行祭祀的形式大致有四种,即单祭、合祭、特祭和周祭。对祖先进行频繁复杂的祭祀活动又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灵魂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灵魂观念。  相似文献   

17.
傩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由傩祭发展的傩舞、傩戏,融进了佛、道文化和民间游艺成份,并由宫延走向民间,还传入日本,对日本年节、祭祀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日本古典艺能之代表-能乐的发生、发展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萍乡傩舞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傩舞的研究者有必要对傩舞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前傩舞在传承中的各种困境,从多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促进傩舞的创新研究并为今后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该文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对“消肿舞”的由来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论证.并对上古时期形成的宗教傩舞蹈所产生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探索,从而进一步研究探索中国民族体育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潍坊区域现存官修明清民国府县方志有52种,其中有17种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潍坊各县文庙祭祀的舞乐生额、祭祀程式、颂降器制、释奠乐章及祭祀乐谱等。从方志记载来看,因文庙祭祀舞乐声容难定于一,是以明清时期潍坊区域诸县文庙祭祀舞乐活动,既遵循着朝廷统一的雅乐规制,又有地方性的俗乐特色羼入其中,且时为凋敝乃至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