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鉴于民间以及官方相关民俗活动的文字资料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目前来看有关花儿会的资料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完善性和不可靠性,所以用当下第一时间的田野考察和现场记录作为互证和补充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松鸣岩花儿会的田野调查,发现松鸣岩花儿会已经潜伏着某种危机。其主要表现是:花儿会上歌声稀少;花儿会场中歌手对歌中的自发性、随意性、自娱性,即兴性成分正在减弱,相反,有组织的、表演性的、人为的成分却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花儿"是流行于西北地区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的一种古老的民歌,其传播历史悠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花儿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传播的方式由人际传播变为大众传播,地域变得更为广阔,传播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被改编成各种各样的花儿剧。花儿的传承和开发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应加大力度和速度,投入人力和财力进行采录和收集;第二、传承方式的多样化,保留或鼓励传统的传承方式:如家族传承、业缘传承,校园传承,充分利用传媒进行传承,利用文艺传播进行传承,利用学术传播进行传承;第三、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花儿。政府应利用传媒加大宣传和支持的力度,使花儿得到很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贞虎 《青年科学》2008,(5):18-19
蝴蝶是昆虫中最美丽的类群。平时,人们看到的蝴蝶都是三三两两地在空中飞舞,但是有些地方,有时候会出现蝴蝶聚会的壮观景象。你听说过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吗?每年的农历四月,成千上万只蝴蝶飞到蝴蝶泉边,有的相互衔着尾巴,吊在树枝上,垂下一条长长的蝴蝶"链",几乎和水面相接。  相似文献   

4.
民歌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歌歌种繁多、风格多样。不同地域特点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不同色彩风格。青海"花儿"作为西北地区民歌的代表,形成了节奏自由、旋律悠长、音乐宽广的独特风格特点与特色的唱词结构。从中分析可见地域特点对于民歌风格色彩形成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花儿与花儿会作为一种载体,负载着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花儿会是花儿演唱的重要场域,其产生为花儿的传播及人民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化的社会文化空间逐渐扩展,对文化的多样性需求,使得传统的花儿会形式已经变异,花儿会变异的现状应当值得让我们重新审视。对于花儿这一艺术瑰宝的逐渐流失重新思考,明确花儿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西和山歌起源于劳作中的隔山喊话,它近波及陇南各县,远与天水山歌互渗,从而形成了一个山歌文化区,西和山歌是连接洮岷花儿和陇中花儿的链扣,是这一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承载者之一,是甘肃花儿的一支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12月18日上午,来自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宁夏等省区数十位农业专家学者齐聚兰州,共同探讨在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据近"半壁江山"的日光温室如何优化升级超高效发展,从而实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功能和评价指标3个方面分析"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与"三位一体"和"四位一体"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差异特征,构建"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模型.选择中国西北地区100多个站点进行"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发展适宜区包括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陕西中部;次适宜区包括陕西南部、新疆南部(除塔里木盆地)、甘肃东部和新疆伊犁地区;非适宜区包括陕西北部、宁夏大部、青海大部和新疆北部.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大气环境中沙尘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IS深蓝算法反演大陆亮地表沙尘气溶胶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光学厚度年平均值,并统计分析四季更替当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光学厚度平均值,归纳出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端午,跨越数千年的时光,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必然的原因。"恶月恶日"的祛病防疫活动农历五月,正值仲夏,气温极高,万物活跃,尤其是蛇、虫、病毒等。即便是医疗发达的现代,人们在这时也会注重祛病防疫。古人早已发现这是疾病高发期,将农历五月视为"恶月",将农历五月初五视为"恶月恶日",在这一天进行一系列祛病防疫活动。于是,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祛病防疫信息以节日习俗的形式传遍民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集甘肃临夏地区"花儿"《白牡丹令》的山野辽阔唱法、哭腔唱法以及超欢快唱法的语音信号,运用实验语音学分析方法,进行了信号的标注和参数的提取.文章通过基频参数、能量参数以及共振峰来分析临夏花儿的基本语音特征及韵律特征,得出三种唱法的整体基频是依次下降的.从能量方面相比,哭腔唱法和超欢快唱法两个能量分布较为相近,且与山野辽阔唱法能量分布相差较大,三种唱法的基频与能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1重要意义与迫切需求 1.1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意义重大 甘肃是西部地区生态地位突出、生态条件极端脆弱省份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条件决定了在生态安全方面,甘肃承担着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功能。国务院办公厅签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13.
冯辉红 《甘肃科技》2007,23(7):145-146
甘肃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空气干燥,蒸发量大。高层建筑施工中,在地下室底板、墙板等位置出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现象极为普遍,本文针对甘肃地区的特点,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08,(8):43-44
"花儿"会唱歌这个看似一束花的由Constant Garden设计的概念产品,每朵花都是一个小喇叭。它不仅仅可以用来听音乐,还会适时发出奇怪的声音提醒你事先输入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张武平 《甘肃科技》2010,26(2):67-70,84
通过近15年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较大沙尘暴个例,就沙尘暴对甘肃境内大气降尘环境背景值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使用大气环境背景点降尘资料和样品,统计、分析和研究了沙尘暴降尘在各地区的沉降量、分布范围、化学组分、粒度分布特征等问题。研究认为,沙尘暴不只是一种特异的灾害性天气,同时它还是一种跨越省区的大范围大气污染现象。在无湿沉降机会时,它会被输送到很远的地方,所影响和污染区域也会更大。沙尘暴还会向下游地区输送一些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和长期的影响。沙尘暴降尘在甘肃的分布是以河西走廊东部为中心,并向大气环流下游地域扩散,形成一个自西向东南迅速递减的梯度分布状态。由于沙尘暴降尘的影响,近15年来甘肃省大气降尘环境背景值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与“双碳”目标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选取西北地区2011-2019年的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核算能源消费碳排放,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研究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构建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数进行测度,并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陕西省是西北地区碳排放量最大的省份,其次是新疆、甘肃、宁夏和青海. 2)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会促进碳排放,与经济产出相比,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小;能源强度会促进碳减排;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存在两面性. 3)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均有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陕西、甘肃、新疆和青海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了强脱钩.这些结果丰富了碳排放驱动因素与脱钩效应的相关研究,为西北地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削减碳排放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雷暴气候特征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2013年甘肃省80个地面气象站点的雷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33 a甘肃省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环流成因.结果表明,甘肃省年均雷暴次数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显著下降的时间变化趋势.小波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雷暴存在"单周振荡"的年内变化周期和3 a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雷暴日第1模态为全省一致型,第2模态为东西反相型.对影响雷暴发生的大尺度环流因子进行分析,发现在甘肃年均雷暴日高值年,中高纬度经向环流、西风带以及东亚夏季风均偏强,甘肃大部地区水汽辐合加强,雷暴增多;在低值年环流形势则相反;由于甘肃西部主要受西风带影响,东南部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使得东、西部地区具有截然不同的水汽输送条件,导致甘肃雷暴日数出现"东西反相"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动力、热力作用的影响也是甘肃年均雷暴数呈"东西反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地球公园     
蝴蝶不像蜜蜂有健全的“社会组织”,但规模庞大的集会奇观也并非鲜见。“蝶链”我国云南大理一带,每年农历四月,常见几万只蝴蝶首尾相连成“蝶链”,从有泉水旁的树枝上一条条垂挂到水面,举行泉边“蝶会”。  相似文献   

19.
回族花儿是自唐代始陆续由亚洲诸伊斯兰国家迁徒落籍西北一带的回族同胞传承发展的一种通称为花儿的山歌品种。回族花儿有着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和回民族音乐风格,因而冠名为“回族花儿”。回族是花儿歌种传承发展的主要媒介和载体,走到哪里就把自己喜欢唱的歌带到哪里,对花儿在西北诸省区及内蒙西部、四川北部、西亚东干族聚居地等的流传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回族花儿是一种在山野田间即兴而作有感而发的山歌野曲,有着独特的自娱性、地域性、交融性、多元化等特点。除统称为花儿或少年外,还有野曲、山花儿、干花儿等俗称。  相似文献   

20.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交会处,是黄河和长江重要水源补给区、高原湿地和荒漠湿地的重要分布区,也是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等大沙漠会合南移的阻挡区,东西绵延约1600km,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一道天然屏障。就甘肃生态现状、生态问题、建设情况进行概述,并针对重要生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