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宋词的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胜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俗化是与宋词雅化进程相伴生的一条演进线索.它通过题材的适俗化、技法的通俗化、情趣的平俗化、语言的浅俗化,使宋词具有向唐五代曲子词回归的趋势,并可与元曲通俗化的发展潮流相对应.但由于词论的导引和文学史书写的选择性,这一潜藏而行的线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邱瑞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7-81
王梵志诗歌有着明显的训世化倾向。佛教的缘起论、因果论、轮回论是其训世的理论基础;其训世内容则是以世俗社会的现世行为作为讽喻对象;其最终指向,则又表示出对世俗生活的肯定态度。这表现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已经超越了佛教传入早期那种在上层社会的纯粹理论的宣讲与演绎,而走向了中国下层社会,与民间思想合流,完全的世俗化,典型地展示出佛教与中土化相融相合的化事象。 相似文献
3.
4.
从莫高窟唐代开凿历史背景、地质环境、洞窟形式格局以及雕塑技法等方面讨论唐代彩塑民族性和生动性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因果报应是佛教关于关系的基本理论。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是结合了中国固有思想文化,对因果报应做出了新论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因果报应论。本文从因果报应的根源、报应的主体、报应的方式、因果报应理论在中国佛教理论中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对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系中央民族大学班班多杰教授与著名哲学诠释学家洪汉鼎先生,就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的对话与学术探讨。其内容涉及西方哲学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差异与联系;中西诠释学和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契合点与内在关联;哲学诠释学经典文本与诠释文本关系之论和中国“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及“解释者比原作者更善巧”义之间的交叉点;哲学诠释学的“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与中国的“格义”“通经致用”“借古鉴今”之间的异同处;以语言为主线的哲学诠释学本体论转向,透显出汉藏佛经翻译所蕴含的外来佛教中国化的深层旨趣。本次对话,中西比较,相资为用,相得益彰,启人慧思,且涉及领域广、信息量大,对推进佛教中国化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罗玲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4):58-60
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立即引起了崇佛、排佛之争。鉴于崇佛派与排佛派的力量相当,钦明、敏达两住天皇采取了中立旁观的态度。随着崇佛派力量的增强,用明、推古天皇逐渐显示出推行佛教的积极态度。圣德太子通过政令将佛教指定为官方的正统意识形态;舒明、皇极天皇修建百济寺,标志着日本国家佛教的开始,佛教最终为日本宫廷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姚洪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代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和发展历程上存在明显的异同,马克思主义要充分借鉴佛教中国化的经验,立足时代、放眼全球,进一步推动自身的中国化进程。同时,马克思主义要和其他中国文化要素结合,形成中国新文化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地位与充分发挥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积极社会作用的双赢,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宝才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3):57-59
文章以个案分析,揭示了唐代思想家与佛教僧人交往的具体原因.刘禹锡与佛教僧人的交往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习佛学方法,丰富发展儒家学说;二是在政治上失意时,事佛信佛,寻求精神寄托;三是与僧人特别是诗僧交往,多出于科学的求知精神. 相似文献
10.
吴金梅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3(6):588-591
阐释了《型世言》树型于世的社会价值取向。《型世言》意欲通过树立忠臣孝子、贞节烈妇、仁义之士等范型,为当时道德失范的社会提供一种家国伦理典范,妇德妇行楷模及社会人际伦理标准的全面道德价值标准。指出作者苦心孤诣以文树型,正是在社会转型期的晚明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深沉关切的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1.
12.
在唐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举制的推行,文学治国理念深入人心,唐初以来逐渐形成了重文的社会风气,唐朝政治主体结构发生了异质性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文治化趋势。盛唐开元、天宝时期,“文人政治”局面已呈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3.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通过主动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融合、依托大众日常生活平台和通过简易化的理论表达等途径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众来说也是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佛教虽有很大不同,马克思主义需要从理论内容、传播手段、表达形式等借鉴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许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2-147
耆那教和佛教是印度历史悠久的两个宗教派别。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两教的关系表现为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两教产生于相似的社会背景;教义有很多相通之点。两教的关系还表现为教团之间激烈的竞争和相互评价。激烈竞争的原因既是因为两教要争夺发展空间和资源,也因为两教还有很多观点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佛教莲宗祖师与杭州的殊胜因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公元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00-104
从与杭州有甚深缘分的八位净宗祖师的生平、业绩与影响可看出,佛教莲宗十三代祖师,自五祖以来都与杭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六祖、七祖、八祖、十一祖的根本道场即在杭州。这说明,杭州从唐中后期以来的千余年,曾是弘传佛教净土法门的一大中心,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林敏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Z1)
当代生态关怀从浅层向深层发展,形成了深层生态理论。深层生态理论在其构建中向东方文化寻求资源。在对当代西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概括基础上,对于东方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进行深层生态资源上的挖掘,对其深层生态的实践也进行探讨,对已有的深度生态理论和东方佛教文化之间进行进一步地沟通,以期增进一个适合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生态保护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期的月神话主要集中在西母、嫦娥、蟾蜍等记载中,东汉时期开始出现"月宫"说。随着佛教影响的深入,许多释氏经典对月中宫殿的周详描述,促进了此传说的进一步丰富。"月宫"一词渗入文学,使得佛教净土思想与道家仙境说相结合,原本苍凉的月亮有了富丽堂皇的宫殿,许多文体籍以演绎种种故事。可以说,佛教通过语汇介入与想象的注入,丰富了中国的月宫传说。 相似文献
18.
19.
佛教造像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北方曾盛极一时,但之后就迅速衰落。青州作为这一艺术形式向东传播的最后一站,是造像碑发展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州佛教造像碑呈现出碑与像相分离的特征,和关中、河洛地区相比,首先,青州佛教造像碑在碑阳构图上从先前重龛像装饰转为直接对主尊佛像的装饰;其次,重视对主佛背光纹饰的刻画,以繁缛的背光装饰烘托佛像的神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