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分析了甘肃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现状并探析了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策略及构想等.以便适应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形势下,能源供应面临着保障经济增长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面对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对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冠程 《河南科技》2022,(2):155-158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寻求其良性传承与发展,需要将传统资源与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创新紧密结合,建立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兼顾传承人的财产利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知识产权制度在权利属性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需求相一致,能够通过确认主体权利界限,把握权利行使的价值选择,探索群体性权利保护,加大侵权...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但是伴随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历史街区的保护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的问题.新民大街历史街区保存了当时历史环境的整体面貌,具有较高的价值,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处理好城市更新与街区真实性维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傅慧敏 《河南科技》2006,(19):55-56
随着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人数迅速增加,生态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提高生态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能力与效率,除了在政策层面上颁布一系列制度法规外,还可以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其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对生态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结合黄山在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保护与开发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方式,无锡精微绣以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成为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从无锡精微绣艺术特征和保护和开发手段入手,从政府支持、政府推动、数字设计三个方面对其做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以设计创新角度对无锡精微绣的传统元素符号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对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讨论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诸多因素,分析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满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安阳古城保护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安阳古城的艺术特色,提出基于数字技术的古城建构目标,阐述虚拟现实数字技术在古城保护中的优势,通过还原安阳古城,对数字技术在传统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彻底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湖泊是水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演变中同时存在增加和衰减两种状态,湖泊面积净变化是湖泊演变双向变化的结果.以江汉湖群为例,对1984—2014年间湖泊分布及演变与人类活动间的关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1998年洪水后实施"退耕还湖"工程对湖泊保护与恢复有着积极作用.此外,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与热点探测方法对湖泊时空演变规律进行探索.比较了近30年来湖泊增长与衰亡的空间相关性,对表现为显著聚集特征的湖泊衰减现象进行热点探测,获取湖泊衰减聚集区的位置,并进一步探索其形成原因.最后,对社会经济要素与湖泊分布及衰减之间的关联规则进行挖掘,获取湖泊演变中所蕴含的社会经济规律,从而对江汉湖群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决策辅助.结果表明,湖泊分布地区往往伴随着人口聚集,农业产量尤其是水产品生产水平位于区域前列.但随着现代化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尤其是渔业的发展对当地湖泊资源的依赖逐渐减弱.湖泊衰减主要发生在以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的农村地区,短时期内当地基础农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以湖泊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为代价.  相似文献   

9.
肇始于元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使闽南地区各种民间技艺及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传播.漳浦剪纸作为闽南剪纸特殊的代表性艺术,在其艺术表现上,即继承了中原祖地带来的文化基因,又融合了本土的物质文化风貌,自成其独特的装饰风格.而经历数代艺人传承、日趋完善.在当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中,深入探讨其艺术人文价值,完整保护,活态传承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0.
为精准定位村落价值、精细保护村落文脉、精确提升村落旅游发展水平,实现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构建"三轮驱动"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明确发展短板,探索传统村落的差异化保护与提升路径,为传统村落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提供新视角.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一理论、普适性原则指导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偏向性,"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