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5mm的KTP(KTiOPO4)和BBO(β-BaB2O4)非线性晶体,对皮秒的CPM,Nd∶YAG脉冲激光的腔外倍频效应进行研究,获得倍频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42%和32%,证明KTP倍频效率高于BBO,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2.
在运用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系统研究硼酸盐晶体的硼氧基团结构及其在空间的排列与它们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关系的基础上,发现了LiB3O5(LBO),CsB3O5(CBO),KBe2BO3F2(KBBF),Sr2Be2B2O7(SBBO),Ba2Be2B2O7(TBO),BaAl2B2O7(BABO),K2Al2B2O7(KABO)等多种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LBO和CBO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KNO3,Ni(NO3)2,TiO2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出高结晶度K-Ni-Ti层状金属氧化物(简称“LMO”),并详细考察了制备条件,筛选出最佳合成条件。经XRD,SEM,TG-DTA及BET表征,初步探讨了K-Ni-TiLMO的基本性能,说明该LMO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同时,HAC,NH4Cl,正己铵的引入,使LMO的网面间距由0.78um分别增加到0.86nm,0.88nm和2.33nm.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α-和β-M10-nHn〔SiW9Ti3O40〕·xH2O(M=K+、Me4N+),α-(Me4N)4H2〔SiW11ZrO40〕·13H2O和β-(Bu4N)4H2〔SiW11zrO40〕·14H2O等杂多酸盐异构体。并用IR,UV,TG和DTA、极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Raman光谱研究了MTi2(PO4)3(M=Li,Na,K)晶体在高压下产生的压致结构相变。实验结果表明:LiTi2(PO4)3和KTi2(PO4)3在3GPa和6GPa压力附近发生了两次压致结构相变;NaTi2(PO4)3在2.5GPa和7.5GPa压力附近发生了两次压致结构相变。  相似文献   

6.
该文合成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磷酸-氢钛二水合物(Ti(HPO4)22H2O)(记为γ-TiP),并对该化合物的性能进行了多种表征.实验证明:它是一具有独特性能的无机离子交换体,对氨的吸附性能与价格昂贵的磷酸-氢锆一水合物(Zr(HPO4)2H2O)(α-ZrP)相当,能快速高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氨和气态氨  相似文献   

7.
在四氢呋喃溶液中测量了3-甲基-4-甲氧基-4’-硝基二苯乙烯(MMONS)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发现其在1.06μm处具有较大的非共振二阶非线性光学超极化率,并据此计算了其晶体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χ(3)=2.52nm2/V2,与著名的PIS同数量级.非线性光学响应时间小于50ps,表明MMONS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是由于分子中π-电子的极化引起的.此结果表明MMONS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中位-四-邻氨基苯基卟啉配合物,并研究它在0.5mol/LH_2SO_4介质中的氧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利用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均可将Fe(Ⅲ)TAPP还原为Fe(Ⅱ)TAPP,后者在H_2SO_4介质中具有一定稳定性,可以通过氧的化学氧化或电化学氧化重新转变为Fe(Ⅲ)TAPP.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实验证明该铁卟啉对氧的电还原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催化过程可由EC机理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利用一种简便的光学方法,对铁电晶体(KIO3和KNbO3)室温以上的畴结构进行了实时观察.在相变点附近,观察到了明显的畴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四圆单晶衍射仪收集衍射数据,精确测定了单斜镁星叶石的晶体结构,其R因子为0.061,确定空间群为A2,Ti的配位数为5,Na有两种结晶学位置,一种是呈八次配位位于结构层间,另一种是六次配位位于阳离子八面体层中,使单斜镁星叶石成为大阳离子层状硅酸盐。最终晶体化学式为K2NaNa(Fe,Mn)4Mg2Ti2[Si4O12]2(OH)4(OH,F)2。  相似文献   

11.
Sol—Gel工艺合成Bi4Ti3O12超微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处新的溶胶-凝胶(Sol-Gel)技术成功地合成了Bi4Ti3O12超细粉末,用差热-热失重分析(DTA-TGA)和X射线的衍射研究了Bi-Ti干凝胶的晶化过程及晶相转变温度,发现在400-800℃的热处理过程中粉估经历了游离态氧化物--氧化物+焦绿石相--纯钱钛矿相Bi4Ti3O12的转变过程,450℃开始合成了B2Ti2O7相,550℃开始合成Bi4Ti3O12相,800℃全中转变为终了  相似文献   

12.
衬底材料对Bi4Ti3O12薄膜取向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丁醇钛和硝酸铋为原料,用Sol-Gel技术分别在Pt/Ti/Si、Si、Y-ZrOTiO3(100)和石英玻璃基片上生长出c轴取向的Bi4Ti3O12薄膜,研究了衬底材料表面结构对Bi4Ti3O12薄膜取得度的影响,晶格失配能和Bi4TiO12晶体的晶面能决定了薄膜的取向程度。  相似文献   

13.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漫画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于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  相似文献   

14.
F~-离子和Ti~(4+)离子在CaO-Al_2O_3-SiO_2系玻璃晶化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CaO-Al2O3-SiO2(CAS)系玻璃中单独引入F-离子或Ti4+离子,以及同时引入F-离子和Ti4+离子,通过DTA(差热分析)、XRD(X-射线衍射)、Raman、XPS(光电子能谱)和SEM(扫描电镜)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AS系玻璃中一部分F-离子取代非桥氧离子处于玻璃网络内部,另一部分F-离子处于玻璃网络间隙,F-离子能促使CAS系玻璃分相,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时,CaF2晶体首先从玻璃中析出;Ti4+离子对玻璃晶化影响不大,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时,加Ti4+离子和不加Ti4+离子的玻璃首先析出的晶相均是钙长石(CaAl2Si2O8);在CAS系玻璃中同时引入F-离和Ti4+离子时,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后首先析出的晶体是CaF2和钙长石(CaAl2Si2O8),F-离子和Ti4+离子混合使用能更好地促进CAS系玻璃的晶化。  相似文献   

15.
层状金属氧化物的离子交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XRD,SEM,DTA及BET等现代仪器,研究了K-Zn-Ti层状金属氧化物(LMO)经HAC,NH4Cl交换前后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该LMO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其面网间距由0.78nm分别增加到0.86nm和0.88nm.同时,比表面积由27m2/g分别增加到30m2/g和59m2/g,可望作为大孔分子筛的制备原料。  相似文献   

16.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铬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子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uTi2,此时,反应层是按Al2O3/Ti2O+Ti0/Ti2O+TiO+CuTi2/CuTi2/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对于氧化锆陶瓷,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反应产物均为γ-AgTi3和δ-TiO,反应产物也是按ZrO2/δ-TiO/δ-TiO+γ-AgTi3/γ-AgTi3/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的.  相似文献   

17.
稀土氧化物CeO2具有熔点高、稳定性好等特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其中Ce原于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Ce(4+)与ZrO2中的Zr(4+)具有相近的离子半径和相同的化合价,与ZrO2的固溶范围大,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相交增韧稳定剂.本文研究了CeO2作为稳定剂对ZTA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对相变增韧剂的相成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韧剂中CeO2含量越高、ZrO2高温相稳定性越好,CeO2的摩尔含量在10~12%时ZTA陶瓷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其抗弯强度σ(bb)为620MPa,断裂韧性K可达到8.OMPam;CeO2含量的增加有利于ZTA陶瓷的致密化,但晶粒却有粗化趋势,在特定工艺条件下,CeO2摩尔含量低于10%时可获得晶粒不大于4μm的致密的ZTA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TiCl4.2「C6H8O」(1);TiCl4.2「C8H11N」(2);TiCl4.2「O(CH2)4CH2」(3).TiCl4.2「C6H7N」(4)TiCl4.2「C5H5N」(5);TiCl4.2「C4H89O2」(6)催化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反应并对6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由此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用激光化学反应制备非晶态TiO2及其性质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TEA CO2中激光聚焦辐照TiCl4+O2体系,制得了非晶态TiO2粉末。对粉末作了XRD,XPS,TGA,DTA和TEM分析。并研究了制得非晶态TiO2的微观过程,讨论了它的一些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20.
液相沉淀法制备TiO_2超微粉末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TiCl4溶液和(NH4)2CO3饱和液反应生成Ti(OH)4沉淀,经洗涤、过滤、干燥、煅烧后制得TiO2超微粉末。根据成核生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深入研究分析了共沉淀时温度、pH值、滴定速度和陈化时间对Ti(OH)4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值、滴定速度的影响较为突出,陈化时间的影响较小,煅烧温度对最终产品粒度和性能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得出最优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