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独立集的概念,提出了新的复杂网络的免疫策略,免疫一个独立集中度数最大顶点的免疫方法,称为独立集的目标免疫。当独立集中免疫节点度数和等于全网络的目标免疫节点度数和时,独立集的目标免疫策略比全网络的目标免疫更加有效,并从网络结构的角度阐明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随后比较了独立集中的随机免疫策略与全网络的随机免疫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对独立集的随机免疫并没有去掉更多的高度数节点。对于经典的SI传播模型,所有节点都只有两种状态:易染状态和感染状态。在复杂网络免疫策略的研究中,SI传播模型与SIR、SIS传播模型相比较,使用SI传播模型对于免疫策略的研究将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2.
豚鼠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鲤鱼竖鳞病疫苗的安全性、免疫保护力和免疫效价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进行了口服免疫养殖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口服无毒性,注射途径的免疫保护率为88.9%,免疫效价为2500;口服途径的免疫保护率为80%,免疫效价为2000;而对照组的免疫效价为15。养殖应用实验证明,口服疫苗可使鲤鱼竖鳞病的自然发病率降低50%。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抑制病毒在网络中扩散,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度、介数和聚类系数的复合免疫策略,该算法综合计算三类特征量得出节点重要性并免疫重要性高的节点,在人工生成网络和真实农产品供应链网络上分别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实施该复合免疫后网络中感染节点密度值低于同等免疫比例下的度免疫、节点介数免疫和聚类系数免疫策略,具有更高的免疫效率。此外,该复合免疫算法中节点度占比大小会影响免疫效果,存在一个最优的度权值使免疫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的反应体系,免疫应答的触发,进展和平息受到免疫系统的精确调控。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研究(免疫调节)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免疫器官微环境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免疫应答的主体是免疫细胞,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研究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鱼类特异性免疫受控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防治在鱼病防治过程的免疫效果受多因素控制。本从疫苗、免疫途径、鱼体、环境等4个方面介绍了免疫受控的研究进展。疫苗种类、灭活方法、佐剂类型、疫苗剂量、免疫途径、温度、污染、鱼体健康状况等是影响鱼体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金苗免疫助手的投入使用大大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免疫管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巩固免疫管理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提高业务数据准确性和确保免疫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胶体金免疫分析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71年胶体金被引入了免疫化学,这一年被公认为是免疫金技术正式诞生的一年。1996年为纪念胶体金用于免疫化学和组织化学25周年,一些学对免疫金电镜分析、免疫金光镜分析以及免疫金标记组织和细胞的各种技术做了总结,但是作为免疫金一项重要的应用,免疫金试纸膜和试剂盒检测法,却没有谈及。这篇综述补充了免疫金电镜分析、免疫金光镜分析在最近几年的进展,并且着重总结了免疫金在试剂盒和试纸膜上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日趋成熟,各种技术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联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主要类型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联用技术,重点对化学发光免疫成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免疫传感器是将高灵敏的传感技术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结合起来,用以监测抗原抗体反应的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各个领域。随着传感器的发展,出现了压电免疫传感器、脂质体免疫传感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光导纤维免疫传感器等新型免疫传感器。近年来,纳米技术逐步进入电化学免疫传感...  相似文献   

10.
胡凯  李杨 《科技信息》2011,(27):377-37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血液系统疾患、实体瘤、基因缺陷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其免疫功能的恢复依靠固有免疫以及适应性免疫两个方面。免疫重建的研究对于移植感染的防治以及免疫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免疫算法及其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最基本免疫算法的概念和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免疫算法在智能控制中应用。最后对免疫算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介绍,从免疫计算智能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展望了免疫算法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肯定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免疫程序为初次免疫2次,间隔期1月(或4周),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即可获得十分理想的免疫保护效果。在包虫病流行区通过对新疆细羊毛免疫持续期2年的保护效果观察,确定该免疫程序免疫动物可获得保护(减囊)率95.1%。同时,利用ELISA法定期对试验动物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发现虽然动物免疫后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抗体值,并且在相当长时间与空白对照动物形成鲜明差异,这仅仅是反映群体的免疫状况,但针对免疫个体尚未能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明确指出某一动物获得很好的免疫保护,或某一动物免疫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3.
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的反应体系,免疫应答的触发、进展和平息受到免疫系统的精确凋控。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研究(免疫调节)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免疫器官微环境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免疫应答的主体是免疫细胞,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作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研究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没有研究者从"免疫微环境/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免疫调控。此外,对于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完成抗原提呈功能以及激活  相似文献   

14.
复杂网络理论促进了病毒传播的进一步认识,文章基于复杂网络中免疫策略理论提出了改进的免疫方法——三阶双免疫策略.它是对网络中任意抽得的节点中最大度节点及其三阶邻居节点一起实施免疫策略,是对双免疫策略的进一步改进.研究发现,与传统的随机免疫、经典的熟人免疫策略、二阶双免疫策略相比,文章提出的三阶免疫获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艾 《汉中科技》2013,(4):37-38
文章就生猪免疫过程中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诸如疫苗、免疫剂量、母源抗体、免疫程序、免疫操作、饲养环境的、应激、猪体健康、免疫抑制性疫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要求在生产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影响免疫质量的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来提高免疫效果,这样才能避免疫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的血吸虫抗原组分,经不同途径和方法免疫实验兔。结果显示微量免疫和Guo窝淋巴结内注射免疫的免疫效果好。Guo窝淋巴结内注射免疫,即使抗原被注入淋巴结附近仍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抗甲基化载体蛋白可溶性成虫抗原抗体检测CSA的敏感度显著增高。甲基化载体成虫抗原加福氏完全佐剂和复合核苷酸钠佐剂的免疫成功率为8.50%,抗血清效价均在1:1280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爬行动物的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爬行动物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而本文将从免疫器官的类型和组织结构、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抗体的合成和理化特性等几个方面系统综述爬行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全面了解免疫机制对爬行动物的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物体的免疫响应反馈理论是维持生物体免疫平衡的关键。通过免疫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类比,借鉴免疫响应调节机理,提出了免疫PID控制器,并对汽轮机调节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扰动时免疫PID控制器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支持未知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提出了移动机器人的并行免疫计算模型,为解决其在线导航优化、病毒/路障识别和计算效率问题提供了基础组织。免疫计算模型分为固有免疫计算层、适应性免疫计算层和并行/分布式计算层,并行免疫计算模型建立在此3个免疫计算模型基础上。探讨了移动机器人并行免疫计算模型的负载极限和负载平衡,分析了此类移动机器人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移动机器人并行免疫计算模型用于路障识别的方法。移动机器人并行免疫计算模型的复杂性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并行计算能提高其效率;仿真结果表明,移动机器人可消除病毒,并具有较高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免疫乳,就是用DNA遗传基因工程,经免疫学处理,给奶牛和山羊等动物有选择性的接种一些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细菌和病毒抗体以产生免疫作用。这种含有丰富特异性抗体的乳汁就是免疫乳,获得免疫乳的这一过程称之为高度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