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双碱金属促进的双碱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发现其在甲苯氧化甲基化制苯乙烯的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催化剂Na+K+/MgOCaO(摩尔比5∶5∶45∶45),在反应温度750℃,空速14000mL/(g·h),原料气分压比CH4∶O2∶C7H8∶N2=11.2∶2.1∶1∶10.4时,C8(苯乙烯和乙苯)单程收率可达23.3%。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4苯基2丁酮和芳香醛的Mannich反应.在无水乙醇中,上述反应物经盐酸催化,可于6~26℃直接发生Mannich反应,生成1芳基1(4乙氧甲酰苯氨基)5苯基3戊酮,收率40%~82%.实验所得7个Mannich碱的结构得到了IR,MS,HNMR和元素分析的证实.  相似文献   

3.
通过3甲氧甲酰基4羟基2甲基2H1 ,2苯并噻嗪1 ,1二氧化物与芳胺的胺解反应,合成了6 个新的3芳胺基甲酰基4羟基2甲基2H1 ,2苯并噻嗪1 ,1二氧化物,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 Pfitzinger 喹啉合成法在卓艹 酚酮领域中的首次应用. 3乙酰基卓艹酚酮(Ⅰ)在氢氧化钾存在下与靛红反应,得到了喹啉基取代的卓艹 酚酮化合物 3[(4′羧基)2′喹啉基]卓艹 酚酮(Ⅱ);化合物Ⅱ的溴化反应得到双溴代产物 5,7二溴3[(4′羧基)2′喹啉基]卓艹 酚酮(Ⅲ);化合物Ⅱ的偶氮偶联反应得到 5 位偶氮偶联产物5苯偶氮基3[(4′羧基)2′喹啉基]卓艹 酚酮(Ⅳ).化合物Ⅱ、Ⅲ、Ⅳ为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已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Zn(ImH)2(Cl)2(1a),Cu(ImH)4(Cl)2(1b)分别与吡咯烷、吗啉、4甲基哌嗪的1位二硫代氨基甲酸钾反应,得到四个相应的配合物.产物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表明1a、1b中的配体咪唑和氯原子全部被配位能力更强的(1氮杂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所取代.还对配合物双(4甲基哌嗪二硫代氨基甲酸)合铜(Ⅱ)进行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6.
双咪唑,三咪唑与甲醛水溶液在封管内于120~145℃进行选择性的2-位羟甲基化反应,制得双(羟甲基)双咪唑和三(羟甲基)三咪唑产物,它们的结构经MS,^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下1,3—双(苯硫基)—2—丙醇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13双(苯硫基)2丙醇,并讨论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2,4-双(N-咪唑甲基)-17β-雌二醇与1,3-二溴丙烷通过醚化偶联,继与[Cu(CH3CN)4]ClO4反应,合成了含双雌二醇、四咪唑基的新型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模型物与相关模拟体系催化氧化苯偶姻的反应,发现双雌甾模型物与底物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苯偶姻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苄叉丙酮与芳香胺和芳香醛在0~25℃和少量浓盐酸催化下能直接进行Mannich反应,生成了相应的Mannich碱(Ⅰ)———5芳基5芳胺基1苯基1戊烯3酮,产率为54%~93%,共合成了14个新化合物.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IR和MS证实.还讨论了反应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选用Ni/Al2O3和PtSnK/Al2O3作为催化剂,分别研究了甲苯在低温(90~150℃)下的贮氢反应和甲基环己烷的释氢反应(考虑随车脱氢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甲苯的低温贮氢容易实现,贮氢量主要由甲基环己烷的释氢量决定。在常压、温度为300~400℃、重时空速(WHSV)为6h-1等条件下,纯甲基环己烷进料时,其贮氢量为2.8%~6.1%.当甲基环己烷随车脱氢为汽车提供氢燃料时,应特别强调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改性的PtSnK/Al2O3比PtSn/Al2O3(3861)的催化剂稳定性可提高8倍以上,但低温活性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氯化血红素催化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化血红素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对H2O24AAPC6H5OH显色反应的催化活性.拟定的光度法可准确地测定0~6mg·L-1H2O2的含量,对样品进行分析,平均回收率为1017%.  相似文献   

12.
借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铱(Ⅳ)和铑(III) 的2(2咪唑偶氮)苯酚4磺酸(IAP4S)螯合物,并于560 nm 波长处检测之.研究了Ir( Ⅳ)和Rh( Ⅲ)IAP4S螯合物分离的最宜条件.于Nucleosil C8 柱上,用含7.5×10-3 mol/LKH2PO4Na2HPO4缓冲剂(pH7.5) 和5.5 ×10-3 mol/L溴化四丁基铵的甲醇水(40:60,v/v) 作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 检测限为1.3 ng 铱和1.5 ng 铑.  相似文献   

13.
含咪唑环结构的方酸单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59年合成方酸1[1]以来,对其与许多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与咪唑类化合物的反应,仅报道了与咪唑季铵盐反应生成方酸菁[2],而未见与咪唑、苯并咪唑的反应研究报道.咪唑环是生物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结构片断[3]许多重要的天然物质,均含咪唑环系.此外,咪唑基是一个优良的离去基因,这一性质在生物工程和有机合成中均得到了利用.若将功能性咪唑环引入方酸四碳环中,所得产物可能会具有某些较为特殊的性质,为此,我们开展了方酸与咪唑等的反应研究.对1与咪唑2的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多次探索性试验,成功地实…  相似文献   

14.
利用葡萄糖和果糖与 2,4二硝基酚在强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反应速度差,建立了光度法同时测定葡萄糖和果糖的速差动力学法.当 Na O H 浓度为 16×10- 3 m ol/ L,2,4二硝基酚浓度为 12×10- 3 m ol/ L,分别在 50℃下反应 8m in 和 55℃下反应 6 m in 时,同时测定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 0~960×10- 3 m ol/ L,果糖的线性范围为0~200×10- 3 m ol/ L.对葡萄糖与果糖浓度比为15∶1~1∶1 的混合液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3% ~1053% .该方法已用于果葡糖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配合物[Tb(C18H20N2O4)(NO3)3],配体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乙二胺缩合而成的双希夫碱.配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4186(3)nm,b=11848(2)nm,c=14626(3)nm,β=10435(3)°,V=2382(1)nm3,Dx=1872g/cm3,Z=4,μ=30755mm-1,F(000)=1320,R=0047,Rw=0056.Tb(Ⅲ)的配位数为10,配位几何构型为双帽四方反棱柱.所有配位原子都是氧原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差热热重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UHFAM1 方法研究了1羧基3氧代5甲酸乙酯环戊烯正离子裂解反应的反应过程,证实该反应物可经过一个H 重排的五元环过渡态产生.[M—ROH]+ ·失醇反应的能量位垒仅有12.00kJ/mol,故失醇反应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17.
Zn(Ⅱ)-NH_3-NH_4Cl-H_2O体系电积锌工艺及阳极反应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察了Zn(Ⅱ)NH3NH4ClH2O体系电积锌过程中温度、电流密度、锌浓度对槽电压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发现电流密度和温度对槽电压影响显著.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50℃,电流密度400A·m-2.在保证电流效率大于90%的前提下,电解母液中锌浓度可降到10g·L-1以下.电能消耗2460kW·h·t-1锌,氨耗0.254t·t-1锌.另外,查明了阳极反应为析氮反应,而不是析氧反应.开发Zn(Ⅱ)NH3NH4ClH2O体系电积锌的新工艺对铸锌渣,湿法炼锌除铁渣等含氯或铁高的锌物料以及氧化锌矿的回收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1,3二(3 ,5二甲基吡唑) 丙烷与氯钯酸钠反应,制得二氯1,3二(3 ,5二甲基吡唑) 丙烷合钯.该配合物晶体呈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 =0 .875 1(0) nm ,b = 1 .669 6(2) nm ,c = 1.176 8(0) nm ,β= 111 ,250°,V= 1.602 5(3) nm3 ,Z= 2 ,DC = 1 .698 kg/m3 ,R= 0 .043 7 ,RW = 0 .056 9 .  相似文献   

19.
以2,4-双(N-咪唑甲基)-17β-雌二醇与1,3-二溴丙烷通过醚化偶联,继与「Cu(CH3CN04」ClO4反应,八成了含双雌二醇,四咪唑基的新型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模型物与相关模拟体系催化氧化苯偶姻的反应发一双雌甾模型物与底物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苯偶姻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0.
阿霉素的荧光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荧光法测定阿霉素的新方法。阿霉素在硫酸介质中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强荧光的脱水物,反应产物荧光强度在7.3×10^-10~2.2×10^-8mol/L浓度范围与阿霉素含量成正比,检出限为2.1×10^-10mol/L。用于测定血清和尿液中阿霉素的回收率分别为89%~95%和96%~101%,体液中常见金属离子,如Fe^3+、Cu^2+、Mg^2+、Ca^2+、Mn^2+等,不干扰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