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平武火溪河域的中小学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状况的调查研究,得到环境认知答对率、环境预期行为的正确率.并与全国中小学生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火溪河流域青少年(白马藏族)环境意识严重偏低,应引起保护生物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是强化大熊猫保护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保护决策水平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的大熊猫监测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监测指标不明确、监测方法不统一、监测数据可比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各地监测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充分总结现有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的内容、范围、指标和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108国道秦岭隧道区域是秦岭大熊猫重要的栖息地,也是连接秦岭最大的大熊猫局域种群兴隆岭-太白山局域种群和天华山局域种群的唯一纽带.本文对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现状、社区状况、面临的威胁因素和限制因素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策略,即从加强管理、恢复栖息地、扶持当地社区发展经济等多个方面促进秦岭大熊猫两大局域种群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4.
四川大相岭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1年对大相岭大熊猫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相岭山系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53.76km2,数量14只,分布在洪雅和荥经县境内.大熊猫活动痕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500m的针阔混交林生境.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多种人类活动干扰,主要有采笋、历史的采伐和公路,分别占调查样方数的23.2%、22.2%和6.8%.与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第二次调查比较,大熊猫的分布范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时没有大熊猫分布的荥经县现成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地.大相岭山系是现存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小,数量最少的山系,需加强该地的保护区建设、大熊猫生境廊道建设及有效控制栖息地内的人类干扰活动,从而避免大熊猫种群的衰亡.  相似文献   

5.
崇州市鸡冠山——九龙沟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该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分布较为集中,且活动频繁,崇州市政府很重视此保护区的建设工作。经过多方努力,该自然保护区已初具规模。然而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它们对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大熊猫夏季栖居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进行承样调查,以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分类,并研究与大熊猫生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熊猫夏季栖居地植物群落可分为3个群丛6个亚群丛2;.大熊猫夏季栖居地生境因子由于财北坡地形状导致的水湿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紧密有关;3.自然背景植的比较结果显示,南坡的夏季栖居地结构优于北坡。  相似文献   

7.
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对保护区内简易建筑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对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大熊猫冬春季节经常在保护区内一些村民烘烤香菇的土坯房及他们晾晒香菇的棚子附近活动.相对于林下竹林中大熊猫的栖息地,这些地点植被破坏严重,但大熊猫活动痕迹清晰多见,逗留时间反而较长.另外根据粪便的新鲜程度,推测野生大熊猫经常光顾这些土坯房或棚子等简易建筑.排除食物因素的影响,相对温暖、避风的环境可能是导致野生大熊猫频繁光顾这些简易建筑并做长时间停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化肥的使用现状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对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化肥,发挥其在农业生产和保障人类健康与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以及防止造成环境污染等主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神农架白草坪作为大熊猫可居地的生态环境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白草坪在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源、植被、竹类及陆生脊椎动物等方面均与现存大熊猫栖息地类似,从而为向东扩展大熊猫栖居地提供了一份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研究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现状,以求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方法 根据陕西省秦岭地区第3次大熊猫栖息地调查资料,结合GIS软件的内插分析及统计功能,从森林起源、乔木郁闭度、灌木盖度、竹子盖度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绘制了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图,从直观上反映了栖息地的生态状况。结果 通过对分布图中各子要素的统计,初步得出了调查区绝大部分区域是适宜大熊猫栖息的结果,为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结论 调查区内大熊猫栖息条件自东向西由好逐渐变差,但目前调查区内绝大部分区域是适宜大熊猫栖息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从生物角度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刻不容缓。在生物教学中应抓住课堂中心,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结合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忧患感,同时开展校园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生态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并且要常抓不懈,确立长远的生态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cView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大熊猫是全世界濒危的物种,为了给拯救保护大熊猫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笔者基于ArcView3.2a软件,对陕西省第三次大熊猫栖息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划分了调查区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等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基本符合实地大熊猫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放牧成为大熊猫生境中最主要的人为干扰,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比较放牧家畜、大熊猫选择生境因子的偏好二者对竹林破坏程度的差异,本研究在四川美姑自然保护区设置了放牧干扰样方和大熊猫利用样方,拟调查生境因子及测定所采集的不同竹龄的竹叶、竹秆、竹枝的常规养分。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喜欢海拔较高、灌木高且胸径大的生境,牲畜偏好海拔低、乔木郁闭度高以及草本面积大的生境;大熊猫生境内的竹子营养成分如蛋白、脂肪和灰分等显著高于被牲畜破坏后的干扰生境。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长期演变形成的,若无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由于近100年来人口数量的激增,人类活动的加剧,社会生产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加之人类一系列破坏性的开发行为和保护环境的不力,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效应,物种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液失、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恶化。因此必需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走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增强人们环境意识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环境的概念和各项环境要素,以及人们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的各种原因,目的在于唤醒广大民众,尤其是企业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不良环境行为,提高市民的环境素养,更新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思维模式,统一认识,团结一致,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建立反映人类活动对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相关方法 和理论,计算出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正、负面影响度及总影响度,再通过自然划分法,把福建省67个县市分成5种影响度类型.最后,将人类影响度指数与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其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岷山北部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数据和2005~2007年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软件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岷山北部区域大熊猫生境的分布、适宜性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岷山北部791445.51 hm2的研究区域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的面积为91129.14 hm2,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实际生境面积仅为89113.5 h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1.26%;(2)在大熊猫实际生境中,适宜栖息地面积占30.4%,最适合大熊猫取食的竹类盖度(大于50%)的竹林面积仅占实际生境的20.2%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生存地域史的变迁与人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科研工作者认为大熊猫的衰落是在冰期的杰作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根据近来的大量科研成果及历史事实的记载 ,它们从人类诞生到近代 ,一直生活在我国东南诸省区的土地上 ,大熊猫生存地的急缩减 ,是因为人类数量在全新世以来的迅速增长和人类生活地盘的不断扩大所造成  相似文献   

19.
主要根据民勤盆地的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盆地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反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当地人对当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解与认识。认为民勤盆地存在环境恶化趋势,该地区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沙漠化,土壤盐渍化,植被衰退过程加快,这些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并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持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是人类采取一系列活动来保护赖以为生的地球自然生态环境,使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间得到互相协调。本文分析了环境保护问题的原因,研究了环境保护意识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