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共治理理论,对政府管理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内外高等教育治理的新变化,尤其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政府的角色和大学的自治,追求质量效益,构建分权多元的治理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理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美国公立大学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由从最初的直接关系过渡到以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为中介的复杂关系,随着政府行政改革的深入,各州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的政治决策地位、职责与功能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同的州在州高等教育董事会、大学系统董事会、大学(校区)董事会3个层面的不同组合形式彰显了不同的大学治理理念,同时保证了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虽然职责与功能有所变化,但在演进过程中逐渐远离了州高等教育事务的政治决策中心,州高等教育事务的政策领导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以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美国公立大学与州政府之间的治理模式研究有助于把握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层动机,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治理的一个成功典范。一方面,通过弱化政府的控制和强化大学自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重构了与政府的关系,成为企业型非营利办学实体。另一方面,从行政管理、教授治学以及人事激励三个方面大力改革和优化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了运行机制。在办学过程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坚持科研服务社会,鼓励创新创业,搭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并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对我国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我国高校要处理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总体上经历了从管制走向法治、从高度集中走向放管结合、从政府主导走向赋权增能的变革历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拓展新的研究思维与研究视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亟待从扩大与落实办学自主权转向健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两种路径分别根植于政治逻辑与法律逻辑,具有截然不同的治理效应。理想的状态是,超越扩大与落实办学自主权的传统路径,确立与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新型路径。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强国家主导下治理机制之间的失衡格局。瓶颈的突破,要求发挥国家规制的"元规制"角色,以促进不同类型治理机制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毋庸置疑,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治理,但高等教育治理不能仅靠政策治理,需要通过法治化来破除高等教育治理"政策化"的困局。具体而言:(1)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种新的思维范式,用关系思维去理解、审视与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典范革命"的意义。(2)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形成完善的问责体系。即要将"少数人问责"升级为"全员问责",将高校问责制度的重心前移,将"黑箱决策"升级为"阳光决策",将"被动问责"转变为"主动问责",并完善好"明岗"与"暗哨"两套监察体系。(3)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应树立更加公平、理性与多元的治理价值。即通过保障公平,避免校内资源配置的失衡;通过回归理性,提升改革决策过程的科学性;通过培育多元治理文化,建立内部治理系统改革的基础。(4)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应成为新时代高校自我规制的新要求。合法性审查制度需要在大学章程中予以确定,并要重点对高校的重大决策以及涉及高等学校师生重大权益的处置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5)教师的责任心是大学有效治理的内在要义,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学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责任心缺失,急需从减轻大学教师过大的竞争压力、加强大学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和提升大学教师的公共精神3个方面增强大学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责任心,为更加多元的治理行动者进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供条件与可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12家教育类核心期刊相关文献的统计与梳理,发现国内对美国大学治理中府学关系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政治关系与大学治理、财政资助与管理、认证评估与问责、学术与科研、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和法律关系6个领域。文献分析发现,在实践中,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要动力存在于政府与大学的矛盾关系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不断进行博弈、调整和重新平衡的过程之中。在处理政府和大学的整体关系上,很多学者持"政府慎重干预观",即政府并非不对高等教育进行干预,而是在干预时要有符合公众利益的正当理由,并选择适当的方式,更多地通过经费资助和市场调节对高等教育进行间接调控。从大学及其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学者们多持"大学有限自治观",尤其是在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上,大学应当接受政府的监督。相关研究在基本反映了美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同时,也存在值得反思与改进之处,如欠缺交叉学科视角与理论基础,研究主题还需要更加聚焦,研究层次有待进一步拓展等。因此,建议加强对各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比较分析,特别是对不同高等教育制度环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下的国别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建,这既需要重塑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也需要大学自我治理能力的完善。结合中国高校自主权下放的历史考察以及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实现"放""管""服"三者的运转平衡与政策落地,需要高校内外治理的协调创新。就内部而言,要充分发挥大学章程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大学章程执行力的监督与评估;就外部而言,政府放权与服务应更加关注高校的实际需求,通过充分放权来激发高校内部办学活力,而不是把放权视为"抓大放小"的权力游戏。相对于国际教育改革的赋权增能,中国的"内外兼修"体现了一种传统的人文精神,这也是对现代大学治理中国模式的途径探索。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是以教育质量保证和改进为宗旨,为院校(专业)提供教育认证的社会组织,通过实施认证评估和间接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等途径参与高等教育治理,其治理成效显著,特征鲜明,已成为该国高等教育治理机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美国认证机构参与高等教育治理对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改革。充分发挥评估组织积极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9,(1)
智利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米格尔·海雷拉就智利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问:1980年的改革有必要吗?答:实际上,智利进行的不是高等教育改革,而是军政府极力推行的一种机构改革。大学教职员工与学生从来就没有参加改革。因此,这场改革并非出于大学应当走在前列的观点。问: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答:政府的目标是要控制高等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结合办刊宗旨和刊物定位,通过广泛征集专家作者读者的意见,《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拟定了2015年征稿重点。凡在重点选题范围内的稿件,本刊将优先录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研究各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大学章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完善局等学彳父内部治理结构研究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研究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教学学术研究高校智库建设研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高教探索与争鸣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将扩大与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核心议题。然而,在政策思维的宰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受到"文件治教"与"项目治教"两种治理机制的影响,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相对较低。受政策思维的支配,高等教育治理在外部和内部分别产生了"混合型规制体制"以及师生个体的"权利危机"与高等学校的制度能力弱化等规制效应。与我国不同,法治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高等教育治理实践,受到法治思维的全面影响。在大陆法系,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国家监督对象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成为大学法研究与实务的内在旨趣。在英美法系,高等教育机构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外部法律关系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内部法律关系调整,构成高等教育法律研究与实务关注的基本议题。据此,两大法系都将规范与保障大学自治、构建高等教育治理(包括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法治秩序作为其价值诉求与理想图景。从长远来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法治思维取代政策思维,进而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1.
论述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及其对美国高校董事会建立、成员构成、管理体制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指出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董事会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需求对校董会进行科学定位,通过董事会广泛吸收社会因素参与办学,积极筹措资金为学校改革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提高办学效益,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顺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来自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挑战,也面临国内兄弟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接挑战?时下众多高校都在打出多科性、综合性高校建设改革的王牌,争取早日能有各兄弟院校之间树立自己“博大”的品牌形象。想面面俱到,但忽视了精品学科、特色办学的高校改革的根本理念。然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建设在国内高校竞争中的特色性。这不是与目标发展相偏离了吗?这不得不使我们要重新去认识高校改革的本质与根本理念,重新制定适合于各高校本身发展特点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大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阐述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其在我国高校的复兴,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学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现实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要实现向现代大学的转变,必须先建立以自治、规制与平衡为核心治理原则的现代大学制度。地方高校在向现代大学转变的路径选择上,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发挥科技文化引领作用,必须坚持以办学质量为中心,必须坚守大学人文精神、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信念,回复大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5.
多校区高校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作为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校区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适应本校多校区管理以及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借鉴美、英、德发达国家高校治理的成功经验,应从模式选择、制度保障及运行机制三个维度优化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陕西民办高校必须创新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行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改革用人机制,打造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强化差异化办学、特色办学机制。只有以机制创新推动民办高校发展,才能创办一批我国高水平的民办高校。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的突破口。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建设须厘清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加强专业建设顶层设计,优化专业结构和师资梯队,完善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估制度,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  相似文献   

19.
合作教育是一种将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与在企业或机构中参与有计划、有督导、有报酬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高校、雇主或用人单位、学生、政府等多主体之间实现共赢的合作机制。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中支持合作教育的因素,介绍了合作教育的支持模式:学制与课程改革、组织与安排、服务与管理机构以及政府的主导作用;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合作教育支持模式,期望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