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时尚的另类     
<正> 时尚是与青春紧密相连的。如果说,青春是一把快刀,抽出入鞘,那么短暂,只是一瞬,就在记忆里留下一种永恒的痛,那么,时尚不是去加深这种痛感,而是相反。对生于50、60年代的人而言,青春随着热血呼啸的同时,曾经也是一个声名狼藉的主题。他们一直处于时尚的界限外。而对伴随丰裕的资讯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来说,青春就是物质的消费、再消费。而时尚就是这种消费青春最好的借  相似文献   

2.
卢旭 《科技咨询导报》2011,(32):221-221
在当代,发展成熟的时尚媒体,促成了时尚评论引领风尚的社会现象。时尚评论以文字、影像甚至时尚媒体人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存在,它不但能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趋向,甚至能提升受众的艺术修养与品味。伴随着现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时尚评论与流行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引领关系,流行的风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制造出来,最终要实现的,是时尚产业与消费社会的利益共赢。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众时尚文化的形成及繁盛成为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其流行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产方式、传播媒介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对于广泛流行的大众时尚文化,也需用新的视角和态度去审视其变化了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时尚短信是指复制频率高,流行速度快,传播面积广,影响力度大的文字短信,它已成为现代人最为重要和流行的一种交际时尚。这一时尚的形成不是偶发性、外在性的,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其中大众的消费心理、沟通心理、消遣心理、宣泄心理、尚新心理是短信热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语用现象、大众文化现象,时尚短信中暴露出的价值观问题、审美情趣问题和语言文字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崔红军  左学兵  程文婷 《科技信息》2009,(11):243-243,216
当前中国建筑出现了各种时尚化的现象,并且对建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观察、分析,发觉当前建筑的时尚化是社会特定发展时期的消费社会机制与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产物,下面从社会和业界两个层面提出一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时尚色彩符合和引领社会消费文化潮流,人们生活在色彩信息的环境中,消费者受时尚色彩元素的驱动选择喜爱的商品,这就要求包装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紧紧把握时尚色彩潮流,采颉社会流行色系并应用于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白绍琛 《科技信息》2011,(5):345-345
通过对建筑时尚化成因及影响的深入分析,引发了我们对时尚消费文化下建筑设计现象的深入思考,得出了建筑的时尚化对于当前中国的国情而言是不合时宜的重要结论,提出了从社会和业界层面两方面双重处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姚冬桦 《科技信息》2009,(28):379-379
校园里追求时尚最普遍的行为,是体现在“时尚消费”这种经济行为上。学生消费过程中追求时尚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且其体现学生的一种时代特点和心理要求。怎样对待学生追求时尚消费的行为及如何深掘其背后的意义是一个教育学与社会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艳春 《科技信息》2007,(35):234-235
网络消费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络为生活工具而实现的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人们通过浏览互联网上各种网站、网页,足不出户就能购买所需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的需要。一、网络消费的特征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由互联网组成的虚拟空间中,人类的消费也呈现出质的飞跃。网络消费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受到了广大网民特别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的推崇。这一全新的社会时尚现象有其显著的特征:1、消费内容的丰富性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本身也遍步了世界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数量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杨智 《科技信息》2013,(25):211-211
设计是协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纽带,是为大众解决问题,以人为中心,促进社会与家庭和谐的人性化艺术。而新媒体在满足人们需求,调节人们日常生活和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创造了消费,引导着社会的时尚潮流。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大设计"观无论是对大众素质的提升还是经济的发展都赋予了不可估量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Origin of Qipao Fashion in Early Republic Peri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origin of Qipao as women's fashionable wear in the early Republic Period (1911-1949). The origin of Qipao fash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1)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al time, place and consumer group of Qipao fashion; 2) analysis of initial style and wear combination of Qipao, 3) deduc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name Qipao. Besides, the analysis will also be given about Qipao's aesthetic characters, its production, consumption guarantee as well as its social backgrounds. The research will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and design, and will use many materials especially historical writings and publications to give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Here are some tentative conclusions. Firstly, Qipao as a kind of one-piece dress was not inherited directly from the robe of Banner Style. It was a new fashion in the 1920s, which combined the elements of long vest called Qipao Majia, Wenming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商品符号意义的消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商品符号意义的社会建构大致涉及到两个方面:市场商人主导下的符号意义的生成与传播主要有广告系统与时尚系统两个途径,消费者协商参与下的符号意义的共识建构,市场商人在进行营销沟通时,应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协商性参与及创意策划的文化适切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新的相关环尺寸链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提高尺寸链的精度和容易判明相关的主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消费文化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消费文化包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品格、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规律等.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消费文化具有前卫性、超时性、发展性和不平衡性.大学生消费文化对社会消费文化发展和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有较大的影响张力;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迁享有同一轨迹.在大学校园,高消费者和低消费者同在,早熟型消费与不成熟型消费共存.不成熟消费、攀比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不仅给学生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生活能力和消费观念教育,要在大学生消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要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就是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的恰当把握。  相似文献   

15.
民俗俚语 ,事象传说 ,流布甚广 ,意蕴深邃。或折射出某种理念和文化 ,或反映某种心理传承 ,或勾勒出某种历史变迁 ,或表达某种价值取向……细细品读 ,可谓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6.
在简要地勾勒时装历史的同时描述了对于时装时尚现象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进行理论概括的种种尝试。以诸如前现代社会中时装时尚的存在程度、时装时尚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变化等问题为线索,旨在评价一些社会思想家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装时尚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服装表演是一门新兴的实用艺术,本文以服装表演为研究对象,找出其所具有的个体特性与社会价值.通过研究发现,其个体特性主要体现在功利性、传播性和审美性等3个方面;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信息价值与欣赏价值等3个方面.对服装表演个体特性与社会价值的探讨有助于服装表演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服装表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住房消费为基本视角,通过对2013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资料(CGSS 2013)的数据分析,描述和分析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现状,探讨住房消费这一变量纳入阶层身份认同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不同工作性质单位群体城镇居民群体的阶层地位与住房消费之间的相关性.住房消费与阶层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统计相关性,即住房产权归属越明确、人均居住面积越大,受访者中高层阶层地位的认同越高;另外,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阶层主观自我认同之间的差异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受访者人均年收入的差异对受访者的阶层主观自我认同的差异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XML来描述电子单证,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运作方式。文章以基金项目中的有关资料为起点,论述了XML方式的网上单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对该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作分析与评估。通过工程简介,对系统连入业务平台、投入在线作业、完成报关过程也有完整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论晚清上海服饰时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上海服饰时尚在中国服饰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通过对文献、画报和照片以及来自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实物的分析及相互印证,对时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男装服饰时尚和女装服饰时尚等主题,就流行风貌、款式、面料、色彩、装饰和服饰配伍等展开研究,有关服饰流行心理以及时尚领袖等也一并加以讨论,并得到如下结论:(1)从1860年代起,上海逐渐居于晚清中国的时尚中心地位,“时髦”是当时上海服饰流行的集中写照。追求时髦成了上海的城市特性。(2)传统服饰时尚可以概括为高度风格化、精致化、多主题、多色彩,追求华丽,讲究细节,强调新奇。(3)西式服饰体系的影响逐步上升,这种趋势在上海远较中国其他地区明显,对西式因素的运用在男装中远较女装普遍。(4)上海服饰时尚开始形成所谓“海派”的包容古今兼蓄中外、讲究炫耀追逐时髦、标亲立异变化迅速的独有风格,并拉开了中国服饰流行逐步与西方服饰体系并轨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