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同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5-118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之音乐美学思想来源于道家哲学,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思想论述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音乐形式与情感无关.然而从音乐形式的构成方式、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实现方式等环节作客观分析,进而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管窥音乐与人类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音乐是能够而且必须表达人的情感的. 相似文献
2.
从逻辑角度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典型命题论证进一步认真分析与研究,旨在说明嵇康以哀乐"名""实"之辩来阐述"声无哀乐"的思想认识的合理性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小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4):95-98
"和"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嵇康在批判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继承道家音乐自由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在自然之和的基础上,人们运用"和比"的方式创作出了和谐的乐音组合,又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和比"之音由此而生;人们在倾听和美之乐时,与之形成共鸣,内心情感便外在表现出来,同时,音乐亦在礼和乐的配合的潜移默化中达到了一定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4.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史上的一篇奇文,作者通过对文中关于声无哀乐的命题、对自然之和的纯音乐追求、对移风易俗音乐教化的矛盾表述等内容的分析,阐明了其中折射出的嵇康自由不羁、孤傲激切的人格特质和信奉老庄、而又彷徨于遁世与入世之间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5.
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和以《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道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两极。它们形成了中国古代二元对立的批评格局,这种格局对于扩充古代整体的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容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嵇康形成了强烈的反叛意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与传统观念相对立,他反对对音乐社会功能作庸俗社会学的解释;对音乐的心理功能,他认为只限于躁静这一情绪层面;他高度肯定欣赏活动中欣赏者的主体价值;他的学说有其先声和响应。嵇康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卓然独立的杰出人物,但他的观点也存在着许多偏激和谬误。 相似文献
7.
李盟华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5):104-106,103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时期反映其"声无哀乐"音乐美学思想的论著。过去对《声无哀乐论》的讨论,往往是以"东野主人"即嵇康的言论为中心进行的。然而作为嵇康的假想敌"秦客",它的言论却并非假想而来。在它的言论中存在着大量的音乐美学思想,而且这种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是汇集了当时存在的各种关于音乐美的论述与见解。因此对于《声无哀乐论》中"秦客"的言论的讨论,就相当于是对魏晋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讨论,它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到,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到魏晋时期所取得的成果与所展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褚丽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9)
嵇康一生都钟情于音乐 ,通晓各种乐器 ,尤其对琴有着迥然不同于其它乐器的特殊感情。在政治险恶的魏晋时期 ,嵇康苦闷的一生始终是琴声相伴 ,他借缕缕琴声诉说对人生的体验和思索 ,从而超脱琴外 ,达到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9.
褚丽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71-74
嵇康一生都钟情于音乐,通晓各种乐器,尤其对琴有着迥然不同于其它乐器的特殊感情.在政治险恶的魏晋时期,嵇康苦闷的一生始终是琴声相伴,他借缕缕琴声诉说对人生的体验和思索,从而超脱琴外,达到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一直将老子视为道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人物,这其实是个误会。庄子首先提出了道家音乐思想,但庄子音乐思想带有神秘虚无色彩,有取消一切人为音乐的思想倾向。真正丰富和发展了道家音乐思想的是魏晋时期的嵇康,他开创了道家音乐思想的全新局面,并促使道家取代儒家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3)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形式上的中正平和、内容上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无不体现着中和之美,对这种美学价值的追求与创造是传统音乐的主要目标,并对后世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以和为分析场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和之精要与传统音乐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美学思想与价值,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和场域中中国传统音乐的时代观照。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重新确认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方位,对当今的音乐研究与表现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杜颜璞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31-33
《洞箫赋》和嵇康《琴赋》分别反映了以悲为美和以和为美的审美趣味。前者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反映了较浓的娱乐色彩;后者以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为主导,主要是抒发一己之幽情。 相似文献
13.
关于嵇康性格,比较普遍的认识是“烈”。本文认为,“静”也是其性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烈”“静”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其性格特点,也是其人格魅力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中的"和"有其特有的内涵,即整体和谐。当这种"和"文化作为一种音乐美学思想在社会中存在的时候,它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和形式又有其独特性。这不仅可以从传统音乐中的声乐、器乐中体现,还可以从音乐的整体结构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数学教学课时压缩,师生均需在学以致用方面动脑筋;而正确处理每一理论部分前的引导内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严奇辉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7-89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系统论述,对其历史地位产生原因等进行综合思考和总结,以达到对鲁迅“立人”思想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8.
邸宏香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3):79-82
隐逸思想与传统的出仕思想相对,是士人阶层拥有的一种归隐心态、看法或倾向。隐逸与出仕在士人的思想中组成了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对隐逸思想的探查,是研究士人思想的重要途径。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其中佼佼者当属"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嵇康兼容儒道两家思想,又深受魏晋玄学影响,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隐逸之风,在他众多作品中均有体现。相比游仙诗中的超然洒脱,《与山巨源绝交书》更能体现他的隐逸思想。 相似文献
19.
“和”是《乐论》所论的核心美学范畴.以和为美不惟是阮籍论乐的核心,也是整个正始时期的理想美学原则.它具有特定的美学内涵与外延,及历史渊源.在正始审美风尚中,它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内涵演变及原因具有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尊长和社会顽固势力的双重压迫之下,吴虞以中西方理论为资源,提出了“非孝”思想.他指出,孝在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在伦理上有利于长上而不利于幼下,同时还揭露了孝的诸种危害.吴虞认识到了破除封建家庭制度的迫切性,主张以“和”代“孝”.虽然当时学界对吴虞的“非孝”思想褒贬不一,但吴虞的“非孝”思想无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非孝”思潮的重要力量.当代中国正掀起“弘孝”思潮,然而当代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却不容乐观.立足于社会现实,吴虞“非孝”思想中的基本价值以及吴虞所提出的理论模式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