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基础科学》2005,7(4):42-42
动物在感知过程中存在不同模态感觉之间的相互促进或排斥的相互作用,但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相互作用并不很清楚。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建增和郭爱克在973计划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的基础研究”的支持下,通过对模式动物果蝇进行视嗅觉双模态实验,发现在果蝇的学习过程中,相对于单模态信息刺激,给果蝇同时予以视觉和嗅觉双模态信息刺激。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2,(12):21
为什么被拥抱、被抚摸的感觉会这么好? 据7月28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瑞典科学家最近发现,这是因为人类的皮肤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神经系统。这个神经系统叫无髓神经(触觉小体)系统,它能够在人被抚摸时产生一种感觉非常良好的刺激反应和情感反应,而且这个无髓神经(触觉小体)系统只存在于有毛发的皮肤,它对光滑的皮肤如掌心毫无反应。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玫瑰利用尖尖的枝刺警告攀折者得以保护自己,利刺刺中侵略者的肌肤其实就是玫瑰花一种简单的报复行为.植物界还有许许多多报复行为鲜为人知,相信您看罢本文会有这样的感觉:植物报复真是有趣而又刺激.  相似文献   

4.
从陌生动物中分辨出自己的亲属,这个能力对很多动物种类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它们分享宝贵资源并避免近亲交配。但现在科学家发现在分配空间时,植物同样显示出与它们的同类或其它种  相似文献   

5.
爱尔 《科学大观园》2013,(17):64-65
国外媒体报道,由于植物人通常不会对外界刺激做出任何反应,所以医生和患者亲属永远都无法知道植物人是否仍有意识和思想。不过,英国剑桥大学前科学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艾德里安·欧文博士却发明出了一种先锋性科技,该科技不仅发现许多植物人仍然拥有意识,并且  相似文献   

6.
从陌生动物中分辨出自己的亲属,这个能力对很多动物种类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它们分享宝贵资源并避免近亲交配。但现在科学家发现,植物也能很好的掌握同样  相似文献   

7.
植物王国     
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植物,另一类是动物,可分别把它们称作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在植物王国里,有许多的“国民”——各种各样的植物,已被人类发现的植物有40多万种,所以我们可以说,植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对亚里士多德感觉理论的解释中,存在着物理主义与精神主义之争,然而二者都受制于某种不自知的前提,即作用—受作用模式.而潜能—实现模式可以更好地解释感觉中的作用机制,同时澄清蜡印比喻的意义与局限,并引出感觉是否具有主动性这一问题.黑格尔的解读最为奇特,其实质是将努斯引入到感觉问题中.这虽然在文本上对亚里士多德有所偏离...  相似文献   

9.
自从非法厂商使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用胶囊的行为曝光以来,小小的胶囊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传统动物胶囊相比,植物胶囊在材质安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为使人们对植物胶囊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文章介绍了植物胶囊的概念、起源、原料种类、制备工艺以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正在宠物市场,模仿能力强、鸣叫声悦耳动听、外表漂亮的鸟儿总是很受欢迎,有歌声婉转动听的画眉鸟,有叫声高亢明亮的夜莺,有高贵漂亮的金丝雀,有羽色艳丽的黄鹂鸟,有象征吉祥的喜鹊,也有擅长模仿的八哥,这些都是供人观赏的宠物鸟。除了这些宠物鸟外还有一些善于鸣唱的鸟儿,如来自澳洲的斑胸草雀因与人类相似的特点,成为研究人类神经科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动物。从鸣禽中脱颖而出的模式动物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7,(11):28-29
植物的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生产食物:释放氧气后,剩下葡萄糖——含有丰富能量的物质,作为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草原植物不仅维持着草原的生态功能,也是巨大的基因资源宝库。近年来我国草原植物基础生物学研究发展较快,但相对于模式植物和栽培作物的研究,其系统性和深入性还有较大差距。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草原植物的光合、繁殖、代谢生理、植物抗逆适应、组学、植物-动物-微生物互作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面对国家保障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草原植物利用和挖掘潜力巨大,因此,加强草原植物基础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重点加强草原重要植物基础生物学、草原植物特有耐逆基因的挖掘与利用、放牧利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植物适应与微进化机制、草原植物-微生物-家畜跨营养级互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对推动我国草原恢复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6,(7):32-33
食肉植物又称食虫植物。这种植物能借助特别的结构捕捉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并靠消化酶、细菌或两者的作用将小虫分解,然后吸收其养分。已知食肉植物约有400种。这类植物多为绿色植物。食肉植物能将捕获的动物分解,这个过程类似动物的消化过程。分解的最终产物,尤其是氮的化合物及盐类为植物所吸收。食肉植物多数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消化动物蛋白质,能适应极端的环境。其诱捕工具多为叶的变态。半数以上的食肉植物,其特点是花两侧对称。有些食肉植物几乎遍及全世界。食肉植物的捕虫机制有的是利用产生的粘性液体黏住猎物,有的是用像瓶子似的叶…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离人工控制大脑又近了一步,虽然这个大脑比沙砾还要小。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作了一个可以操控线虫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激光刺激培养皿中自由游动的线虫的单个神经元,可以让它们开始或停止游动,还能给它们被抚摸的感觉,甚至可以促使它们产卵。这项技术也许可以帮助神经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动物神经系统如何工作。  相似文献   

16.
很少有人去思考,植物的枝干为什么往上长,根却往地下扎。我们知道,人很容易分辨方位,因为人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感觉系统,那么,植物怎么分清方向呢?植物也有感觉器官吗?目前,科学家希望借助空间科学,揭示植物的生长奥秘。  相似文献   

17.
间接实在论是哲学的语言转向后,主流的感觉理论本体论,传统语言哲学家们多以非概念论的立场,规避了非话语的感觉可以包含逻辑内容的可能性,这背后的信念是话语式表征对逻辑内容的垄断,然而概念论者对此提出了质疑。根据康德直观理论和现代概念论,在对语言哲学中的主流感觉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视觉具有某种感觉的认识论特质,即视觉影像作为一种在场的、细腻的、私人性的感觉内容,可以通过参与其中的概念能力,分享它背后更深层面的理性能力,从而使视觉影像成为感官刺激和理性逻辑的综合体。来自视觉感觉的影像不仅可以承载逻辑内容,而且本身也是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图像逻辑形式。这样一来,感觉不再是语言或科学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一起搭建了一个互相构建对方的动态知识系统,这在防止感觉陷入所予神话的同时,还使经验知识可以保留来自实在世界的客观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之所以会有口渴的感觉,是因为体内缺水达到一定程度,即体内水分失去相当于体重的10%时,神经系统会把这些信息传到大脑,人就有口渴的感觉。这时候喝凉水,胃肠受到刺激,反射性地使胃肠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水分在胃肠内及时吸收进入血液;而喝热水吸收快,容易给人一种解渴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界是否存在真正“免费的午餐”呢?答案是否定的。当森林缺乏氮的时候(营养不良),获取氮是生物本能的反应。但是,当森林里面的氮已经很丰富的时候(营养过剩),就会适得其反。人体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同样也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与人类相似,在森林这个大家庭中,植物和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很多,比如氮、磷、钾、钙、钠、镁、铁等。其中,氮是最基础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这是因为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般来讲,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动物细胞中存活,细菌病毒也无法生活在动物和植物,但最近发现一种常见绿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能导致人类大脑功能下降情况。研究发现,绿藻病毒导致人类认知功能降低,可能与称为海马区的大脑区域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绿藻病毒(ATCV-1)属成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淡水中,感染特定的单细胞、真核、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