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研究东湖围隔和主体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理化因子的变化,并评价围隔对水质的改善作用,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对湖区各样点进行了浮游植物的采集及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以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Chl-a)含量为参数评价,围隔水质明显优于主体湖区,围隔藻类种数总和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主体湖区;围隔绝大部分水体营养因子数值均明显低于主体湖区(除DO,pH).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季节变化明显,表现在夏季浮游植物密度和Chl-a含量均最高,冬季最低;多样性指数依秋、夏、春、冬递减.  相似文献   

2.
在随机选取的6个样点,测定了春季南湖的水化学指标,细菌总数及浮游藻类群落的组成.调查结果发现:春季大多数样点的细菌总数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总氮、总磷含量较高,临近排污口的样点,其细菌总数相对高于附近没有明显污染源的非居民区样点,细菌总数在污染严重的样点最高可达4.5×10~5个/mL.观察发现,春季南湖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优势种是小球藻、栅藻、多芒藻、小环藻和隐藻等耐污性种类.但各样点浮游藻类的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在氮、磷含量较低的样点,种类较多;而在氮、磷含量高的样点,浮游藻类密度高达2.9×10~6个/mL,且种类单一,以多芒藻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入滇池河流柴河、宝象河与盘龙江从上游到下游河段的24个样点水样水质理化指标测定与浮游藻类研究,利用生物指示法(藻类种属数、藻类密度等)与生物多样性指数法(Maglarf、Shanon-wiener、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3条入滇池河流进行水质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河流各样点浮游藻类多样性与各项理化指标数值没有出现从上游到下游由低到高的顺序变化.各样点理化监测指标TP值达到0.1 mg/L且TN值达到0.8 mg/L,浮游藻类能够被检出.检出藻类的10个水样中,藻类频度大于12.5%的浮游植物主要有硅藻、绿藻、蓝藻与裸藻植物,其中硅藻植物最多,频度最高包括硅藻门的舟形藻Navicula、针杆藻Synedra、小环藻Cyclotella,绿藻门的栅藻Scenedesmus、纤维藻Ankistrodesmus、新月藻Closterium较高,裸藻门的裸藻Euglena较高,蓝藻门的微囊藻Microcystis等较高.3条河的共有藻类有舟形藻Navicula、栅藻Scenedesmus、纤维藻Ankistrodesmus、裸藻Euglena、小环藻Cyclotella,多为富营养化水体指示种.3条河流中盘龙江各样点浮游藻类检出率33.3%最低,宝象河检出率50%,柴河80%最高,宝象河与柴河水样中藻量也高于盘龙江水样,盘龙江水质在近年治理后明显改善.作者认为,在河流水质监测中,浮游藻类的检出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动态反映河流整体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香农指数比其他指数在较少样本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河流水质监测识别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评价太原汾河景区水体所处的营养化状态,通过对汾河景区水体的水温、溶解氧、透明度、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藻类密度等重要污染指标进行测试,并使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分析,以了解现阶段汾河景区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为防止汾河景区水体富营养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汾河景区浮游藻类及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的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对太原市汾河景区的浮游藻类进行了研究.经鉴定,有浮游藻类137种,隶属于7门,32科,70属.秋季种数较多,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分别为38种和37种;夏季种数相对较少,绿藻门占优势,为21种.两个季节中均以蓝藻的细胞密度最高,达4.1×108个/L,绿藻其次,达3.8×107个/L,其它藻类植物的生物量相对较低.污水生物系统法和硅藻商指数显示汾河景区的水质接近于β-中污型,且在秋季污染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2004年2月调查研究了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哈尔滨市平房区典型人工湖中3个采样站浮游藻类的群落变动状况、生态学特征及其与水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中共涉及浮游藻类8门56属96种,其中,绿藻门所占种类最多,在整个周期中占绝对优势;各项生物学指标在整个周期内均呈波浪式变化,平均个体丰度在4个季节中的变化规律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站2与3水质状况相近,而与样站1明显有别.  相似文献   

7.
研究针对汾河太原段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对重金属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很高,4种重金属之间、12个采样点之间含量差别较大;含量反映了工业排放是造成汾河太原段重金属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研究的4种重金属都处于中等以上污染水平,污染程度排行为:PbCrCuNi;对采样点进行综合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有采样点均处于一个较高或很高的污染水平,污染最严重的是胜利桥和涧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u处于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Pb、Cr和Ni处于中、低的潜在风险;采样点的潜在风险评价表明:胜利桥、涧河和南沙河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2014年对黄河兰州段水体的浮游藻类调查结果表明,该段藻类的数量不同,随月份与水温变化差异明显,丰水期是藻类的爆发期,藻类数量最多达到63 700个/L;枯水期藻类数量最少10 800个/L.硅藻在藻类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与黄河水体富含泥沙的特性息息相关,而绿藻类和蓝藻类在各断面的优势种属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兰州段各采样点氮磷比介于56~282之间,磷成为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制约因子.藻类数量与水温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微藻和水质特征,对山东威海市荣成刺参养殖池塘的浮游和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生物量及池塘水质进行周年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刺参养殖池塘共发现浮游藻类7门38属53种,底栖藻类4门25属42种,硅藻门种类最多;(2)池塘盐度、pH值、磷酸盐的变化范围较小,水温、溶氧变化呈显著的季节性特征;(3)池塘藻类生物量均呈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的变化规律,并随水温升高而增大;浮游藻类生物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分别为2.9和23.7 mg/L;底栖藻类生物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4月,分别为2.5和16.5 mg/L;(4)池塘浮游藻类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7月,分别为1.94和2.98;底栖藻类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1月和4月,分别为1.66和2.35;(5)不同季节藻类群落中的优势种存在演替现象。在刺参池塘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池塘水环境和营养盐结构稳定,为刺参健康养殖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金沙江典型河段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于2014年秋季(10 月)在石鼓至宜宾江段布设6 个断面进行浮游藻类群落监测。通过显微镜观察, 共鉴定出浮游藻类6门30属52种, 其中硅藻的物种数、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65.38%, 74.07%和80.65%, 是优势门类。浮游藻类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都呈现坝上逐渐降低、坝下逐渐升高的规律, 石鼓最高, 向家坝最低。多样性分析表明, 攀枝花的浮游藻类群落多样性最高, 溪洛渡和向家坝均较低。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表明, 总氮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优势属现存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包括尖针杆藻Synedra acus 和曲壳藻Achnanthes sp.在内的6种硅藻与水位正相关, 与水温负相关, 是适合在低温下生活的藻类, 小环藻Cyclotella sp.则适合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网状空星藻 Coelastrum reticulatum、栅藻Scenedesmussp.、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和小环藻Cyclotella sp.的现存量与总氮显著正相关, 能够指示水体中的氮浓度; 近缘桥弯藻Cymbella affinis 和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的现存量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 能够指示水体中的磷浓度。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汾河流域的概况,分析了汾河上游水质变化趋势,指出为确保太原市供水安全和保证汾河水库水质,应采取必要措施对水库水源及附近环境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2.
梯级浮床修复黑臭河道过程中浮游植物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将挺水、浮叶和沉水植物组合成梯级浮床以修复黑臭河道;监测浮游植物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对梯级浮床修复黑臭河道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黑臭河道治理与修复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经梯级浮床修复后,浮游植物种类中绿藻门和蓝藻门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优势种也发生改变,其中沉水植物浮床浮游植物门类最多,反映...  相似文献   

13.
以汾河水域太原段水体为监测对象,共选取6个采样点,测试了各采样点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分离了99株好氧异养菌,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出了质粒菌的比例.结果表明:质粒检出率与水体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在清洁河段中,质粒检出率为5.97%,而在污染段质粒检出率达到25%.通过相关分析得出,质粒检出率与水体COD呈极显著相关,与水体总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氮呈显著负相关,与水体中铁离子和总磷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及变化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在其9个监测断面中,小店桥和温南社断面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7年汾河太原段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内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汾河太原段上游段水质最好,中游段水质次之,下游段水质最差,且滩上桥、寨上水文站和温南社断面在河流解冻期时污染明显加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河段的水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太湖春季水质参数空间格局分布的克里格内插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泊水质参数的空间格局分布,以太湖为试验区,对其2004年4月26个观测点的15项水质参数,如水温、透明度、叶绿素、DO、pH值、BOD5、CODMn、CODcr、NO2-N、NO3-N、NH3-N、CL^-、SO4^2-、TN和TP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克里格内插方法,估计各项水质参数的空间格局分布.结果直观地反映了各项水质参数在空间上的分布,说明了太湖的污染状况.表明这15种水质参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太湖以北部的梅梁湾和五里湖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白洋淀典型挺水植物净化水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白洋淀建立种植芦苇及香蒲的围隔实验区,研究挺水植物对水质的影响。从2011年7月到8月每周采样一次,共7次。测定水中溶解氧(DO)、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围隔内水质明显好转。在实验组中,香蒲高密度围隔实验区对于水质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对DO、SD、TN等改变率分别达到120%、81%、29.41%。而对于水中CODMn、TP去除,第三组中密度芦苇围隔实验区相对更好,其改变率分别达到20%、36%。第七组香蒲与第三组芦苇富营养化指数分别为41.64和44.07,低于同期对照组54.43。因此,在水体修复中可选择种植高密度香蒲、中密度芦苇净化水质,这对于改善白洋淀水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浮游植物生长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赤潮多发海区浮游植物生长趋势,并以1998年4~5月大亚湾澳头港实际监测数据为对象,以采样深度、水温、盐度、pH、DO、COD、浊度、营养盐、叶绿素a、微量元素、总碱度、气温、气压、风速、风向、光照、潮汐、总细胞密度等为参数,试验了工人神经网络的效果。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望成为赤潮预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is research considers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of Chla and sev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e. Lake water temperature (T), Secci-depth (SD), pH, DO, CODMn,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of 1997 to 1999 monitoring data at each sampling point of Qiandaohu Lake yielded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concentration of Chla as simulation for the year 2000 by the regression model was similar to the observed value. The suggested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changes in the lakewater environment at any point in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D, TP and pH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Chla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9.
刘建忠 《太原科技》2003,(4):47-47,49
通过分析太原汾河蓄水工程城区段水文地质条件,计算汾河蓄水工程蓄水渗漏量,探讨了该工程对兰村泉域水资源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