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朱玉奇 《科技信息》2009,(36):54-54
21世纪的教育是开放创新的教育,它的基本特征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文化人"、"道德人",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2.
刍议“90后”高职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霞 《科技信息》2010,(35):J0033-J0033,J0030
"90后"高职大学生思想特点有其时代特性,通过调查,总结了"90后"高职大学生具有的一些思想、行为特点,并结合调查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90后"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促进社会生态和谐的大背景下,深刻剖析大学生生态德育是必要的。由于市场经济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生态德育仍然存在形式化、手段单一等不足。建议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全面发展原则,通过构建和谐德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多元化激发大学生生态兴趣等途径,使当代大学生生态德育融入"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氛围中。  相似文献   

4.
汤雪银  方留 《科技资讯》2013,(31):179-179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就业乃至人生规划具有非凡意义。但目前的教育实践尚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本文从职业生涯教育的根本特点着手,引入"深度辅导"的思想,从其能够帮助前者实现"全程化、动态性、咨询辅导"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等需求的角度,论证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开展深度辅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袁慧玲 《科技信息》2010,(27):I0246-I0247
从总体上看,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现实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品德高尚,但也不乏对"知耻感"的漠视和麻木,"知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耻"和"知耻感"的内涵及其道德价值和"知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继承、汲取我国传统"知耻教育"的精华,遵循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大力开展大学生"知耻教育"。  相似文献   

6.
“时代新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对于“培养什么人”这一重要问题的现实回答,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塑造至关重要。本文依托“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高校联盟”统一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针对天津科技大学理工类专业学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环节以及不同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平衡性、目的性、差异性的特点。结合研究结果,从课堂教学、高等院校及家校联动三个角度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把党和政府的宏观要求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对接起来,是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迫切任务。通过对大学生直接的、微观的调查和研究,走进大学生生活深处,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帮助大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摒弃程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不断提升大学生实际生活的更高层次。凝聚校园文化,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经典文化、大众文化结合起来,把人的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知识技能结合起来,打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视野,使先进的政治思想和先进的文化传播融为一体。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与外化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8.
潘琦  李丹 《科技资讯》2014,(35):218-218
日本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着对生命的重视、对人的重视、对人创造价值谋求幸福人生的重视。这对于目前解决"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人格的缺失"等诸多的教育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文章通过对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的内涵的分析,提出对大学生如何"成人"、"成才"、"成功"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符周利 《科技信息》2010,(35):I0183-I0183,I0225
当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本文试从"90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入手,分析这一群体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点管理与培养"90后"学生干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辛燕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9):113-115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他的基本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其基本特点是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对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佩兰 《科技资讯》2009,(30):216-216
孔子"忠恕"思想作为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它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处事方式。而在当今社会,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人际关系作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其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从孔子"忠恕"思想为土壤,研究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巩惠玲  柏晴 《科技资讯》2009,(29):246-247
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方法上的延伸和补充,伴随着在校大学生主体的更新、流动,迫切需要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我国当前在校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为改革开放成果的享用者和改革开放压力的承受者,特殊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们极具个性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这种"新情况"及其带来的"新变化"、有效实施大学生心理辅导,值得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柳丽娜 《科技资讯》2014,(33):236-236
人文关怀在加强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仍面临着不注重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对大学生情感意识和多层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实际思想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经验,从大学生思想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着手,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人文关怀的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王方 《科技资讯》2010,(13):221-221
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人来做文章,抓好关键环节,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好师范作用,不断总结学生管理经验,创新教育思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王东阳  谢志霞 《科技资讯》2012,(10):214+216-214,216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80后"辅导员群体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进而对"80后"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索,以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辅导员队伍健康成长与大学生发展成才的共赢。  相似文献   

16.
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是主体。我们要想能够使大学生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才人,我们就要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对此,展开这项工作,在大学采用的渠道就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那就是亲和力不足。对此,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分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滞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本着"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原则,勇于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只有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才能对大学生思想状况有全面直观的了解,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清形势,坚定信念,经受住各种考验。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要求.一个好的辅导员,要有坚定的政治人格,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人、感化人;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微博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辟网络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阵地,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双重性"视角对微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微博舆论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在微博舆论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