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树台隐伏钼钨矿位于著名的南泥湖钼矿田黄背岭钼成矿带内,区内小型酸性侵入体广泛分布,断裂构造发育,成矿背景好。矿体产于三川组大理岩与花岗斑岩的接触带,矿石类型包括大理岩型钼矿石、矽卡岩型钼矿石和花岗斑岩型钼矿石。钼、钨资源储量达到中型规模,矿石品位较高,钼平均品位0.12%,伴生钨平均品位0.08%。黄背岭似斑状花岗岩与成矿关系最密切,该岩体为高硅—富钾的钙碱性岩石,SiO2平均含量73.83%,Na2O+K2O平均含量8.97%,σ=2.01~3.283.3;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Ce、Eu负异常明显,δEu平均0.40,δCe为0.56~0.78;Sr、Ba亏损较大,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这些特征与南泥湖及上房岩体相似。综合认为松树台钼钨矿床与南泥湖及上房钼矿类型一样为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矿体深部未封底,有较大的找矿增储潜力。  相似文献   

2.
方解石是广西大厂矿区常见的脉石矿物。测试了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和铜坑矿床深部矽卡岩型锌铜矿方解石稀土含量,锌铜矿的稀土元素总含量普遍较低,稀土元素总量(ΣREE)=11.15×10~(-6)~16.17×10~(-6),具有明显的有铕正异常,铕异常(δEu)为1.46~2.80,且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LREE)/重稀土元素(HREE)为2.63~6.84,配分模式为具有铕正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右倾型模式,这样的配分模式与锡多金属矿方解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暗示两者之间可能为同源不同阶段产物;且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为龙箱盖岩体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过渡向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矾山碱性杂岩体中发现碳酸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矾山杂岩体是中心型碱性超基性岩——碱性岩侵入体。它由三期侵入岩组成,在三期岩石形成之后有碳酸岩和正长岩脉形成。碳酸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黑云母方解石碳酸岩、正长石—黑云母方解石碳酸岩、黄铁矿—方解石碳酸岩等。碳酸岩锶的含量为3364×10-6~19263×10-6, 钡的含量为323×10-6~378×10-6。碳酸岩的稀土元素∑REE为323×10-6~551×10-6, 其δEu值0.99~1.1,(La/Yb)N为291.9~759.4。碳酸岩的δ18O值是+8.6×10-3~+10.2×10-3, δ13C为-4.9×10-3。根据上述事实认为碳酸岩的物质源自岩浆。  相似文献   

4.
滇西兰坪盆地是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顶铅锌矿是区内重要的超大型矿床。为了查明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对金顶矿区围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稀土总量接近大陆上地壳的平均稀土元素总量值,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呈明显的右倾型,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Cu的平均含量为24.4×10-6,未发生明显富集迁移。Pb、Zn平均含量随矿体距离远近变化较大(Pb含量为2.9×10-6~24.7×10-6,平均含量为13.1×10-6;Zn含量为8.8×10-6~236.0×10-6,平均含量为76.6×10-6),与矿体距离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距离矿体越近,含量越高。稀土元素特征及微量元素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矿区围岩古近纪云龙组地层不是提供成矿物质的矿源层。矿区石膏锶、硫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显示金顶矿区的石膏为晚三叠世三合洞组蒸发沉积型,且在适当的成矿温度条件下(150~300℃),石膏会发生...  相似文献   

5.
皖南大坞尖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坞尖钨(钼)矿床是皖南地区新发现的小型钨(钼)矿床.该矿床的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主要赋存于蓝田组下段白云质灰岩和钙质泥岩中.赋矿围岩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为特征,矿石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绢云母.矿床的形成可划分4个成矿阶段,即无水矽卡岩阶段、含水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大坞尖钨(钼)矿床属矽卡岩-云英岩复合型热液矿床,研究区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龙湾铅锌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围岩蚀变强烈.铅锌矿石微量元素特征与正长花岗岩较为相似,矿石Co/Ni值为2.93~4.32,具有岩浆热液成因矿床的特征.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傾的轻稀土富集型,自矿石到花岗岩体,其稀土总量73.92×10~(-6)到277.42×10~(-6)逐渐升高.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体,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西蒋家屯和兰家沟钼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成矿流体被识别出来.蒋家屯脉状钼矿含矿石英脉中发现大量的Ⅰ型水溶液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为163~234℃,盐度为3.06%~ 6.01%(NaCl eqv,质量分数),表明成矿流体为中低温度、低盐度流体.兰家沟斑岩型钼矿含矿石英脉中发育含CO2Ⅱ型包裹体,包裹体内较高含量的CO2指示了成矿深度较大.兰家沟钼矿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200~283℃(Ⅰ型包裹体)和281~346℃(Ⅱ型包裹体),盐度为2.74%~7.31%(NaCl eqv,质量分数)(Ⅰ型包裹体)和3.52%~4.80%(NaCl eqv,质量分数)(Ⅱ型包裹体).鉴于上述研究,与大型兰家沟斑岩型钼矿相比,目前揭露的蒋家屯脉状钼矿体成矿深度较小,成矿温度较低,其深部可能会发现更具经济价值的斑岩型钼矿体.  相似文献   

8.
豫西龙门店Ag-Pb-Zn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龙门店Ag-Pb-Zn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以及C-O,S和Pb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成矿时代,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矿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含量与岩体及地层含量相当;岩体与围岩中成矿元素Ag,Au,Cu,Pb与Zn均表现出富集的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复杂性;本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本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地层提供了部分物质,龙门店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成因为与早白垩世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
鱼池岭钼矿属于超大型斑岩钼矿床.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鱼池岭钼矿床地质特征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等研究,进而查明了鱼池岭钼矿床的含矿岩体特征、成因类型,分析了成矿物质的可能来源,厘定了成岩成矿年龄,并探讨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0.
王智  张祺 《科技咨询导报》2012,(30):127-127,129
辽宁省宽甸东部地区铜金钼矿床位于区域上南芬~万宝贵重、有色金属成矿带与鸭绿江贵金属成矿带的复合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本区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古生界的灰岩最为发育,且与区内金和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本区矿床工业类型为原生硫化物型铜、钼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铜铁、金铜、铁铜、钼铜矿床和热液充填型硫化物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江西乐平塔前钼(钨)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江西省乐平市塔前钼(钨)矿床成矿岩体的形成时代。通过对塔前钼(钨)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SIMS锆石U-Pb测龄,结果表明其成矿母岩为花岗闪长斑岩,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60.9±2.5 Ma(MSWD=0.69),代表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结晶时间。这与矿区矽卡岩矿石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62±2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此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将其与钦杭成矿带东段塔前-赋春成矿带与乐华—德兴成矿带中同类矿床进行对比发现,前者成矿年龄集中于161 Ma±,控岩控矿构造皆以北东向为主;而后者成矿年龄集中于170 Ma±,控岩控矿构造以北西向为主,预示钦杭成矿带东段2个成矿阶段(170~161 Ma B.P.)区域构造应力方向可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产于香花岭矿田的尖峰岭矿床是在湘南地区已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花岗岩型Li-Nb-Ta稀有金属矿床,该矿床成矿作用与尖峰岭岩体关系密切,是开展湘南花岗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研究的最佳天然基地。针对湘南稀有金属花岗质岩浆演化、构造背景及其成因机制以及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成矿等问题,选取与稀有金属成矿关系紧密的尖峰岭岩体为对象,对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尖峰岭花岗岩为高硅(w(SiO2)为72.98%~77.36%,其中,w为质量分数)、过铝质(w(Al2O3)/[w(CaO)+w(NaO)+w(K2O)]≥1.11)、富F(平均w(F)=1.08%)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主微量元素均呈现“逆向演化”趋势,绿泥石化可能造成部分正长花岗岩w(Na2O)极低(0.03%~0.05%);Nb、Ta、Li、Rb等微量元素富集,Sr、P、Ti亏损,w(Sm)/w(Nd)(0.27~0.32)表现出幔源花岗岩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出略微右倾的“...  相似文献   

13.
对丁台镍钼矿床中的矿层及其顶、底板岩石进行系统采样,测试分析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探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的∑REE变化大,轻、重稀土均富集,富集程度相近,分馏程度不明显;δCe=0.54~0.79,平均0.68,δEu=1.02 ~2.61,平均1.45;La/Ce=0.60 ~0.93.这些特征说明矿床形成于气候干燥条件下的海相热水沉积还原环境.∑REE-La/Yb图解反映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是南岭中段粤北中部多金属成矿区带上的重要矿床,对其次英安斑岩体和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地层围岩中矿化元素进行研究,并研究其微量和稀土元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O和H和同位素、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可能的形成过程,建立该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次英安斑岩体和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地层围岩中矿化元素均为矿化元素的来源;矽卡岩矿体的形成受花岗闪长斑岩体岩浆作用的影响较大,似层状铜铅锌矿体主要源于当时的海底喷流热液,薄层状菱铁矿体与东岗岭组地层有成因上的联系,亦受斑岩体岩浆活动改造的影响;似层状铜铅锌矿体的形成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有关;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体的硫主要来自与斑岩体相关的深部岩浆;铅的来源较复杂,但主要源于上地壳,少量铅具深源特性;斑岩型钨钼矿体和矽卡岩型钨钼矿体的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与少量大气降水混合源;似层状铜矿体与铅锌矿体的成矿流体来源不同,薄层状菱铁矿体的成矿流体以海底喷气作用形成的热卤水为主。  相似文献   

15.
闽西南凤山-赤坂场萤石矿主要产于晚侏罗世花岗质侵入岩与中二叠世栖霞组海相碳酸盐岩接触变质带中,通过对萤石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围岩开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流体来源。萤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特征和La/Ho-Y/Ho关系图表明凤山-赤坂场萤石矿体的成矿流体来自同一流体体系,成矿物源稳定且单一,为同期成矿。萤石和花岗岩围岩相近的Sm/Nd比值以及均具有δEu和δCe负异常特征,表明萤石成矿和二长花岗岩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结合萤石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结果,显示研究区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物质F和Ca元素来源于大气降水对围岩花岗岩和碳酸盐岩的淋滤和萃取,属于构造控制的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的低温热液充填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6.
出露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的燕山中~晚期的涞源中酸性侵入杂岩体(γ_5~2),其周围矿种多,矿床类型亦广(如各种矽卡岩金属矿床、热液多金属矿床、接触交代石棉矿床等),是研究矿床成因及其分布规律的良好成矿地区。本文所讨论的小立沟矽卡岩型钢铁矿床,即  相似文献   

17.
杨兴吉 《甘肃科技》2009,25(9):40-41
瓜州县花黑滩钼矿是已经探明的中型钼矿床。从钼矿形成的控矿因素及诸多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人手,分析了甘肃省瓜州县花黑滩钼矿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指出钼矿的形成主要受成矿岩体、岩体与地层热接触带及次级断裂构造的控制。提出了钼矿赋存的有利部位,重点在成矿岩体的次级小断层(裂隙)中、侵入岩与地层热接触带上形成的黑云母石英角岩、黑云母长英角岩中寻找富矿体。建议今后在该地区找矿工作中,应加大在侵入岩与地层热接触带上的角岩化带中寻找新的钼矿体,扩大钼矿床的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肃北县镜铁滩钼矿属于新发现的矽卡岩型钼矿床。通过调查分析敦煌杂岩、三个井群下岩组碎屑岩、华力西中期的闪长岩、华力西晚期的花岗岩等成矿地质条件、构造条件以及通过手持式矿石元素Niton XL3t 500分析仪找矿和地表探槽工程系统取样分析验证,得出,镜铁滩钼矿主要位于岩体与围岩的外接触带上,其成因为矽卡岩型钼矿。  相似文献   

19.
哈西亚图铁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构造带,是区内三叠纪矽卡岩矿床的典型代表。为了解其成矿物质来源,利用氧、硫、铅同位素对磁铁矿、黄铁矿、闪锌矿进行了示踪研究。磁铁矿的δ~(18)O值介于2.7‰~4.1‰,表明成矿流体中除了岩浆水外,还可能有大气降水。黄铁矿与闪锌矿δ~(34)S值为4.63‰~6.30‰,总硫值为3.77‰,说明矿区硫可能来源于壳幔混合岩浆。黄铁矿铅同位素变化较小(~(208)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分别为38.471~38.629、15.627~15.671和18.435~18.473),同样显示出壳幔混合成因特点。结合成矿岩体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与地幔混合岩浆,并在成矿过程中有地层铁质的混入。成矿过程可能如下:俯冲板片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并发生部分熔融,上侵过程中引起下地壳长英质岩石(TTG)发生部分熔融,后经混合,形成混合岩浆。在岩浆侵位间隙大气降水或地层同生水沿断裂带下渗,并与石英闪长岩再次发生混合,后使含矿热液顺层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矽卡岩并成矿。  相似文献   

20.
有机锆取代的硅钼杂多酸盐及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锆取代的硅钼杂多酸盐 (Bu4N)5[(CpZr)SiMo11O39] (Cp=—C5H5)不溶于水而溶于乙腈中, 其在酸性乙腈中显示出3步氧化还原过程, 以超微电极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与常规循环伏安法并用的办法, 探讨了它的电氧化还原过程, 各步对应2个合并的单电子转移过程; 通过吸附作用将该硅钼杂多酸盐修饰到金电极表面以制成修饰电极, 考察了其在水介质中对IO3-, BrO3-和NO2-的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