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爆破振动信号不同频带的能量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爆破振动信号具有明显的持时短、突变快等特点,结合工程爆破地震监测资料,利用小波包分析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研究了爆破振动信号不同频带的能量分布规律,分析了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随着爆破条件的改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信号的频带能量分布与爆破条件密切相关,其主振频带较宽并可划分为多个子振频带;该方法对综合研究爆破振动危害机理和爆破地震效应,特别是为构建爆破振动速度-频率相关安全准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2.
采用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对复线新建隧道爆破振动与既有隧道机车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在获取两种信号波形和频谱曲线的基础上,利用FSWT对两种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然后根据其逆变换能切割任意频率区间的特点,对两种信号进行子频带划分并得到重构信号;并对两类信号不同的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信号和机车振动信号的能量主要都分布于200 Hz区域内;在0~100 Hz范围内,机车振动信号所占能量相对较大;100 Hz以上频率区域,爆破振动信号所占能量比例更大。爆破振动信号相对于机车振动信号而言,属于更加高宽频的非平稳随机振动。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应力高、开挖断面大、日炮次多、爆破扰动强的施工环境下的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爆破开挖扰动作用下深埋隧洞的微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开挖卸荷影响范围内的微震活动既与围岩应力重分布有关,又与爆破扰动密不可分;爆破扰动是开挖卸荷影响范围之外微震活动的主要诱因,是时滞型岩爆孕育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微震分布区域与爆破地点的相对位置及距离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钻爆法开挖下的隧洞岩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两活塞振动模型的声强分析和研究,认识到当两活塞的振动相位差是变量时,对于活塞A发射的声强进行过场检测时几乎不受活塞B所发射的声强的影响;当振动相位差是常量时,高阶振动时2个相邻被检测单元的距离通常是大于振动波长的二分之一,故某一检测单元的近场声强测量亦几乎不受其它相邻单元声强的影响。理论分析确定了近场声强和振动能量分布成正比的关系。实验证明了此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5.
精确微差爆破震动能量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码电子雷管能够实现更为精确的微差爆破。为了掌握精确微差爆破的震动能量分布特征和减震机理,采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对浅埋隧道的大量爆破震动实测数据进行了能量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毫秒雷管爆破震动信号的能量主要分布在中低频带;数码电子雷管爆破震动信号的能量分布在更宽的频带;普通毫秒雷管爆破和数码电子雷管爆破震动信号的主震频带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分震频带,表现为在若干个特定频率上有较突出的能量集聚;随着雷管段数增加和微差时间的减小,数码电子雷管爆破震动信号的能量频带分布加宽,高频成份的能量增加,爆破震动信号的分震频带数目增加,分震频带有往高频发展的趋势。精确微差爆破能够实现更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隧道衬砌混凝土频繁爆破振动危害累积效应,设计混凝土频繁爆破振动试验,对测得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总能量和频带能量计算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分布范围较广;但绝大部分能量集中在0~205. 08 Hz;且多以9. 77~58. 59 Hz频带能量较大;②总能量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近区衰减迅速,中远区较近区衰减缓慢;而能量随着距离的增大向低频带集中,且距离越大越明显;③总能量随爆破次数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近区测点的总能量在大值范围内下降;而中远区衰减较为平缓。能量集中频带随爆破次数增加总体向中低频段发展;且近区测点在低频段能量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采用大断面开挖的可行性,介绍了周边孔拱部光面爆破、边墙预裂爆破的新技术,为类似条件下的隧道开挖提供一些可行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HHT分析法,对远区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研究信号中能量随爆源距增加的演化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爆破振动总能量及峰值能量随着爆源距的增加衰减较快;低频段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爆源距增加有增大的趋势,而中高频能量则是随着爆源距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同时,爆源距对远区爆破振动的频率段构成也会造成影响,即频率左右限均有减小的趋势,但频带宽度总体保持不变。考虑爆破振动信号所携带的能量信息在爆破振动设计方案的优化中同样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泉州南惠高速公路NH5标段路基爆破开挖工程为实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以孔径、孔深、孔距、排距、最大单孔药量、单段最大药量、总药量和爆源距离作为影响爆破振动的主要因素,建立BP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质点的水平径向、水平切向、垂直方向等3个方向分别预测其爆破振动速度峰值及频率,并将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P小波神经网络的爆破振动速度峰值-频率模型预测收敛快、精度高,优于标准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其结果更加符合国家标准GB 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的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预测洞室爆破对振动的振动规律,减小振动对保护建筑物的不良影响,分析起爆段数对能量分布的影响规律,需要对不同段数洞室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汝阳泉水沟尾矿库初期坝工程坝体堆石料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小波变换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各层频带包含能量方面信息,从频率和能量方面分析爆破振动信号时频特征.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林江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施工开挖的实践,总结了在较差地质条件下的开挖爆破作业方式,以及爆破器材及装药结构的选择、调整方法等。通过不同地质情况下施工爆破技术的比较,总结出隧洞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或减小超欠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皇—福区间隧道爆破开挖的工程实际,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试验的方法,得到了适用于现场地质条件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获得了爆破振动回归分析曲线,确定了相应的爆破振动预测公式;同时根据现场试验调整并优化了施工方法及相关的爆破参数。在确保爆破振速和频率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加大了循环进尺,降低了掘进成本,实现了隧道爆破开挖的高效施工;可为后期的爆破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隧洞围岩应力开挖扰动特征与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为研究实例,对引水隧洞掌子面推进过程中的围岩应力状态和主应力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地质数据处理中的"极点图"表现方法和断裂力学应力状态参数应力三维度,来描述主应力轴的旋转变化规律和应力状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掌子面推进,掌子面前方的围岩主应力轴方向调整具有一定共性,均表现为最大、最小主应力以一定交角指向临空面,中间主应力近似平行临空面,隧洞围岩应力状态由三轴受压状态转化至双轴压缩或单轴压缩状态.最后,根据应力三维度随开挖进尺的变化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将隧洞围岩开挖应力扰动区分为强应力扰动区和弱应力扰动区,分析了各扰动区的应力扰动特征和规律,相关结论与认识对于围岩开挖扰动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依托工程实例,对岩溶隧道处于深埋高压富水区域时围岩开挖失稳的影响要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隧道周围逐渐产生闭合型塑性变形且塑性区域不断扩大,位移场变化云图形式泡状;隧道埋深、地下水位高度、围岩级别3种因素变化对隧道不同部位的影响程度不同,受埋深变化影响最大处发生在拱脚部位,受地下水高度变化影响最大处发生在拱...  相似文献   

15.
针对薄基岩顶板条件下隧道的爆破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了上覆软岩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对围岩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洞效应显著系数最大值出现在掌子面后方2~4 m范围内,施工期间应重点监测该范围内的拱顶沉降等数据;环向上,最大峰值振动速度矢量和出现在岩层界面与隧道壁面的切点处;掌子面附近的围岩峰值振动速度与上覆软岩的容重及泊松比呈正相关关系,与上覆软岩的弹性模量及内摩擦角呈负相关关系.在类似工程背景下,最大峰值振动速度与上覆软岩4项力学参数的拟合关系式分别为:f_1(γ)=21.96e~(0.87γ),f_2(E)=-9.85ln E+15.61,f_3(μ)=13.98e~(0.62μ),f_4(φ)=0.071φ~2-22.98φ+48.18.  相似文献   

16.
钻爆开挖监测洞室的施工点临近新完成结构体,爆破振波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根据爆破振动监测结果确定最大单响药量,结合爆破技术控制方案确定爆破振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振波对帷幕系统造成破坏。工程实践表明通过寻求爆破振动在岩体中的传播规律,据此选择合理的钻爆施工参数、控制爆破振动的施工方案和振动监测能保证保护目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两次起爆的起爆网路,控制掏槽眼引起的振动速度,有效地减少了振动对周边构建物的影响。对掏槽爆破时振动信号进行了FFT分析、小波包分析,结果发现:单向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2.1 cm/s以内,振动频率集中于50~100 Hz。傅里叶分析法(FFT法)与小波包分析法在处理振动信号主频的结果相差不大,速度的FFT图谱与爆破振动信号能量-频谱图相似。可用FFT法快速粗略地计算振动信号的主频与估计能量分配比例。但FFT法计算精度没有小波包分析法高,在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仍需使用小波包分析法进行信号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轧制过程中,带钢表面经常会出现明暗交替的振痕,严重影响带钢表质量;由于轧制速度等轧制参数波动会导致振痕特征频率的变化,难以准确捕捉振痕特征频率,无法实现振痕特征频率的自动识别和实时监测。分析了带钢表面振痕特征,根据轧制参数确定了带钢表面振痕出现的特征频率,提出了对振动加速度信号的自相关处理和小波包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小波包分解能量分布情况,克服了轧制参数波动对振痕特征频率的影响,实现了对带钢表面振痕的有效识别。试验证明该方法不仅便于计算机自动识别,而且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介绍了某公路隧道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探讨了在软弱围岩地段隧道爆破施工技术,分析了光面爆破设计及安全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彬 《科技咨询导报》2010,(15):112-112
结合某隧道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该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和开挖施工控制要点,以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