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一、引言夹层全息干涉法首先是由Nils Abra-mson 授教提出的,同时,他研究了受集中力作用的悬臂梁的离面位移,以及面内刚体位移情况。接着,他又对铣床平台作了模拟实验。著者曾对夹层全息干涉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从平板平动实验开始,做了大量的基本实验,推导出了受力物体的离面位移、面内位移的一般计算公式,同时,又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焊件、铸件的残余应力测试,得到  相似文献   

2.
条形荷载作用下粘土边坡稳定特征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坡顶条形荷载作用下的边坡稳定特征,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以均质粘土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坡顶不同位置施加条形荷载,分析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坡体内最大剪应力、X方向最大位移以及潜在滑裂面位置4个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与条形荷载值呈正相关,荷载距坡顶边缘越近,稳定性越差;坡体内最大剪应力、最大位移值与荷载值呈正相关,荷载离坡顶边缘较远时,最大剪应力出现在荷载右缘下方坡体中;坡顶边缘作用有大荷载时,坡体最大位移值增加较快;随着荷载向右移动,边坡潜在滑裂面也向右偏移。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框架结构位移可靠度,基于蒙特卡罗法和响应面法的基本原理,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榀三跨十二层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进行了位移可靠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顶层最大水平位移利用蒙特卡罗法和响应面并结合蒙特卡罗法计算的失效概率较为接近;结构顶层最大水平位移的概率分布近似按极值I型分布;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截面尺寸对结构位移的影响.ANSYS分析结构可靠度速度较快,数据合理,可为复杂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要用40xg线/mm的单线栅和正交栅分别获取面内静位移场;并在富里叶光学空间滤波系统中,用白光光源工激光光源,对正交位移位实现u、v场的条件分离;及对相应的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元方法(FEM)研究了裂纹面接触及摩擦的静、动态强度因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裂纹面开口和滑动位移减小;(2)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裂纹面接触区域增加;(3)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静态KII显著减小;动态KII也减小,但不如静态时显著.  相似文献   

6.
罗劲 《河南科技》2023,(9):79-83
【目的】隧道侧穿或下穿高架桥的施工情况及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双隧道下穿临近高架桥且以粉土为主要成分地质条件的案例研究较少。【方法】本研究以深圳地铁7号线西丽~珠光(DK2+420~DK5+190)段盾构区间下穿高速高架桥为背景,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墩顶位移和离隧道最近桩节点位移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墩顶横向位移在先行隧道贯通前逐渐增大,但随着后行隧道的开挖,桩基两侧的土体产生的土压力逐渐平衡,墩顶横向位移逐渐减小,向初始位置靠近;墩顶纵向位移随着隧道开挖逐渐增大,位移方向同盾构掘进方向相反;墩顶竖向位移随着盾构掘进逐渐增大;双隧道两侧桥桩横向位移随着隧道的开挖和墩顶力的共同作用,位移逐渐增大,左右线贯通后达到最大值,但双隧道中间桥桩随着右侧隧道掘进,由于两侧土体产生的土压力逐渐平衡,横向位移逐渐减小,向初始位置靠近。【结论】下穿邻近高架桥的粉土地层的地铁隧道,应根据其工程变形规律,避免对既有工程造成影响,本研究对于同类型工程设计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某小学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FLAC~(3D)建立了基坑开挖的三维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及土钉墙支护进行模拟,分析了水平位移及土钉墙受力特点,水平位移随开挖过程不断增大,沿基坑深度呈"C"型分布,最大位移达18mm;土钉最大应力在靠近坡面位置,混凝土面层弯矩沿深度逐渐增大。研究表明,土钉墙支护方案是可行,能够有效地抑制基坑变形,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武汉市唐家墩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权衡经济、安全、施工难度、工期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采用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方式对该深基坑进行开挖支护。【方法】结合ABAQUS数值模拟软件中的Mohr-Coulomb准则进行三维建模,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预测了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体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并与现场监测资料进行了比对。【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初期主动土压力主要由开挖面以下连续墙承担,随着开挖加深和支撑设置,主动土压力在后期主要由开挖面以上连续墙承担。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为30.3 mm,坑外最大沉降量17.5 mm,坑内最大隆起量为19 mm,与现场实测数据一致,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论】基坑开挖支护方式满足一级基坑变形控制要求。模拟结果表明支护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均匀荷载面曲率差指标不能有效对连续梁结构进行损伤检测,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对连续梁结构采用隔跨均匀荷载,通过在奇数跨、偶数跨分别加载均匀荷载P_1、P_2,由结构损伤前后的柔度矩阵差分别与荷载P_1、P_2相乘,得到位移差,取位移差的曲率作为荷载P_1、P_2的损伤指标,最终损伤指标取二者的绝对值之和.采用隔跨均匀荷载,避免了位移曲线拐点对损伤检测的影响,明显提高了损伤指标的定位能力.通过一三跨连续梁算例,考虑多种损伤情况,均能正确地进行损伤检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血管弹性重构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血管内施加静态压力,由血管内超声成象与二维运动估计方法获得血管壁组织内位移与应变分布后,在国际上首次重构获得了不同应变条件下真正意义下的务管壁组织弹性显微分布图象,在血管小应条件下,确定弹性明显差异区域与边界,求解应力平衡方程来重构血管组织弹性分布,在血管大应条条件下,利用牛顿-拉斐逊法使失代逼近位移与运动估计实验位移的均方误差为最小来重构血管弹性分布,离体猪血管实验结果证实了文中提出的血管弹性显微图像重构方法的合理性,并抑制了应变成象中的噪声,将血管力学在体实验研究推进到二维或多维亚毫米微结构层次,对血管力学基础研究和PTCA过程监控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由端部绕组的轴向电流所产生的旋转的环周漏磁场所产生的端漏电抗和由端部绕组的环周电流所产生的轴向漏磁场所产生的端漏电抗,导出了绕组端漏电抗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电位移矢量仅与自由电荷有关的条件及极化电荷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出了电位移矢量一般情况下不仅与自由电荷有关,而且还与极化电荷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散斑照相的方法,对带有圆孔的意志生位移场进行了试验测定。将半透明材料制做的模型,用透射成象的方法,分别给出了逐点分析结果和全场的等位移条纹图;并由粘弹性理论中的对应原理,给出了粘弹性模型位移场的理论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潜水泵轴向力平衡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潜水泵剩余转向力由电机推力轴承承受的问题,提出了轴向力平衡的新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计及晶格的原子结构,讨论了极化晶体中二维极化子的性质.用二次量子化方法处理晶格振动及其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导出了二维极化子的自陷能和有效质量,给出了二维极化子有效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献[1]曾对极性晶体中的Frenkel激子,计及晶格的原子结构,计算了它的有效质量,本文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二维Frenkel激子.首先将系统的哈密顿量写成  相似文献   

17.
18.
用数学的方法推导全电流定律,指出了似稳态情况下,用毕奥-莎伐定律求得的磁场与用全电流定律求得的磁场是一致的,得出了全空间的位移电流对磁场的贡献为零为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直升飞机钛合金轴流叶轮热流变成形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空工业部某公司所生产的直升飞机钛合金轴流叶轮,长期以来,采用法国工艺路线生产,即从法国进口材料.然后改锻成大余量模锻件,再用四座标铣床切削加工.模锻件被切削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加工周期长,费用高,特别是叶片部位的金属流线被切断.影响了产品使用寿命.为了取代法国的工艺路线,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我们采用热流变成形方法,自已设计和制造了一套热流变成形模具,该模具带有加热炉和控温装置,在等温状态下一次成形出具有小余量的毛坯叶轮. 本文基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对该叶轮的成形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导出了成形得以进行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对热流变成形方法生产的叶轮产品切片取样后,进行了机械性能检测,硬度测量,低周疲劳试验以及化学成份分析,其结果符合我国目前的验收标准,其中机械性能指标全部较大幅度地超过了法国标准,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φ%)尤为突出,优于验收标准的48%或121%不等. 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说明了热流变成形的优越性和在工程上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认为,影响慢速螺旋输送机生产和能耗的主要参数是物料的轴向移动速度和圆周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合理分布,并对合理选择慢速螺旋输送机的尺寸参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