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钒(V)催化H2O2氧化桑色素褪色反应体系的新催化光度法.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人发样中痕量钒(V)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pH4.8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利用痕量铬(Ⅵ)催化H2O2氧化次甲基蓝和罗丹明B褪色的指示反应,通过测量在555nm和665nm下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建立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5-1.40μg/25mL,检出限为5.2×10^-10g/mL.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废水中痕量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oO)/Al2O3纳米复合粉末,在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FeCo/Al2O3纳米金属陶瓷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含量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了磺基水杨酸(SSA)光度法测定硅藻土类助滤剂中Fe2O3,并对测试条件,测定方法了研究,方法比较简单,也可用于其它粘土矿物中Fe2O3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oO)/Al2O3纳米复合材料,在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FeCo/Al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还原产物的成分、结构和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还原温度对于FeCo/Al2O3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个以Keggin型铁取代杂多阴离子PW11O39Fe(Ⅲ)(H2O)^4-[PW11Fe(Ⅲ)(H2O)]为光催化剂的新颖类光芬顿体系被用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pH6.86的含有0.1mmol·L^-1 DMP+1.0mmol·L^-1PW11Fe(Ⅲ)(H2O)+3.0mmol·L^-1H2O2。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反应80minDMP的降解率达到100%,总有机碳去除率为43%,并详细考察了溶液pH、初始过氧化氢浓度和PW11Fe(Ⅲ)(H2O)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过氧化氢存在和缺失条件下的光催化机制,这个新颖的类光芬顿体系为实际的水处理提供了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了Fe-Cu/Al2O3纳米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了Fe含量对样品物相、晶粒尺寸及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氢气还原处理制备了FeCo/Al2O3纳米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磁学性质与样品的组分和Fe—Co合金的晶粒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微波法合成了具有发光特性的CDs.当反应温度与时间为30℃、10min条件下,CDs能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F)与室温磷光,其F既能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曲拉通X-100(Triton X-100)、Na2S、Na2C2O4、NH3·H2O等增强,又能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KBrO3、K2S2O8、NalO4、Vc、NaBH4、HNO3、HCl、H2SO4、CH3COOH等猝灭,同时伴随着发射波长(λem^max)不同程度的蓝移或红移;pH在2.0-7.0范围内体系对CDs的F值发生灵敏响应,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106.0+27.76pH,相关系数(R)为0.9913;多数金属离子使CDs的F猝灭,Fe(Ⅲ)能催化KBrO3氧化CDs的反应,且Fe(Ⅲ)浓度在2.5—90.0ngmL^-1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变化(△F)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72.54+0.3577mFe(Ⅲ),(ngmL^-1),R为0.9911.这些信息揭示了CDs在荧光法、荧光免疫法和室温磷光法中有较高的分析价值,同时为pH传感器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喷雾热角制备技术在Si(Ⅲ)基片上制备了α-Fe2O3纳米薄膜,选用0.01mol/L的Fe(acac)3乙醇/水(1:1)混合液作为前驱液,在衬底温度380℃及载气流量6L/min条件下,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1nm,具有(104)择优取向的纳米薄膜,并通过XRD,AFM等对其微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合成和表征了二种新的铜(Ⅱ)-铁(Ⅲ)-铜(Ⅱ)异三核配合物:[Cu2Fe(C2O4)3(Mephen)2](ClO4)(1)和[Cu2Fe(C2O4)3(Me2phen)2](ClO4)(2)(其中Mephen代表5-甲基-1,10-邻菲咯啉;Me2phen代表2,9-二甲基-1,10-邻菲咯啉)。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手段推定了配合物具有草酸根桥联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Cu2Fe(C2O4)3(Mephen)2](ClO4)(1)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eFe2O4/SiO2(Me=Co,Ni,Z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900℃热处理后得到的样品均为粒径均匀的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室湿下CoFe2O4/SiO2和NiFe2O4/SiO2为亚铁磁性。ZnFe2O4/SiO2则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HCl介质和90℃加热10min的条件下,罗丹明B(Rhod.B)与四苯硼化钠(NaB(C6H6)4)作用生成的[Rhod.B]^+.[B(C6H6)4]^-离子缔合物能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Rhod.B]+.[B(C6H6)4]被H2O2氧化而发生荧光猝灭,Mo(VI)能催化H2O2氧化[Rhod.B]+.[B(C6H6)4]的反应,导致其荧光剧烈猝灭,且△F与Mo(VI)含量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催化H2O2氧化[Rhod.B]+.[B(C6H6)4]离子缔合物荧光法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本法的线性范围为4.00~400(pg/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F=67.27.+0.3243 CMo(VI)(pg/L),n=6,相关系数r=0.9981,检出限(LD)为0.92pg/L.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Mo(VI)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探讨了离子缔合物荧光法定痕量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eFe2O4/SiO2(Me=Co,Ni,Z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900℃热处理后得到的样品均为粒径均匀的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室湿下CoFe2O4/SiO2和NiFe2O4/SiO2为亚铁磁性。ZnFe2O4/SiO2则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采用铋(Ⅲ)-硫氰酸盐-甲基紫显色体系测定痕量铋的方法.在pH=1.0~3.0条件下,λamx=600nm,灵敏度高(ε=7.25×105),选择性好,除Fe(Ⅲ)、Cu(Ⅱ)、Sb(V)、Sn(Ⅳ)、Mo(Ⅵ)外其余离子基本元干扰,线性范围1.4~10μg/25ml,测定了铅中痕量铋,结果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一种新型的热解析仪/化学发光联用的仪器系统,采用Tenax—TA(2,6-二苯基对苯醚的多孔聚合物)作为空气中低浓度丁酮的吸附剂,实验发现,当从吸附剂解吸的丁酮蒸汽通过氧化钇(Y2O3)粉体表面(温度175℃)时。其催化发光强度与丁酮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热解析仪/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空气中痕量丁酮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4.025~201.25mg/m^3(r=0.9978,n=10);检出限为1.3mg/m^3,对浓度为8.05mg/m^3的丁酮蒸汽平行测定了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5.36%;本法耗时短、简便快速,成功实现了对丁酮的实时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稀盐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对过氧化氢氧化煌焦油兰褪色指示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痕量铁(Ⅲ)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μgFe(Ⅲ)25ml,检出限为3.23×10^-10g/ml,方法用于人发中痕量量(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沉积方式制备Ni一纳米Al2O3,复合镀层,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Ni-Al2O3复合镀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复合镀层中Al2O3粒子分布均匀,结晶细密,表面光滑平整.在本试验范围内,镀层的硬度和应力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在283.15-318.15K(间隔5K)下,用光度法测定了离子缔合物Fe(Phen)3(ClO4)2.H2O(简写为FPC,以下同)在水及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经微机曲线拟合给出溶解度S随温度T及甲醇质量百分比浓度Wt%的经验关系,lgS=1.958 1.305×10^-2Wt%-(1503.4 3.085×10^-2Wt%)/T.用溶剂结构理论对FPC溶解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荧光素(HFin)可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Cu^2+能氧化HFin而导致HFin的荧光信号猝灭.Cu(Bipy)^2+(Bipy为α,a’-联吡啶)与4.0-D-Cu(4.0-D为4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能催化Cu^2+氧化HFin的反应,使HFin荧光信号剧烈猝灭,且Cu^2+的含量与AF值呈线性关系.基此实验事实,建立了Cu(Bipy)2+和4.0-D—Cu(4.0代树枝状铜配合物)催化HFin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28(Pg mL^-1),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AF=209.5+14.39Ccu^2+(Pg mL^-1),n=7,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1.0×10^-14g mL^-1.分别对0.040和28(Pg mL^-1)Cu^2+重复测定8次,RSD依次为3.1%和4.2%.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并成功用于人发与茶叶中痕量铜的测定.同时探讨了Cu(Bipy)^2+和4.0-D—Cu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