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宗白华终其一生都在关注着形式,相继阐发了形式的概念、作用,以及形式美的锻造,他对于形式的见解、主张和追求已成为他美学思想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白华对于文艺形式的研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关"形式"观点的有力反拨,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冯邦  张振华  严艳 《科技资讯》2010,(16):194-194
"90后"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新主人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独立意识,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化视野的引入,重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理念,通过创新教育的实施,改善思想教育工作的刻板形式,帮助"90后"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现代阐释学背景,伽达默尔以"艺术真理"代替传统文论中的认知真理,强调读者经验的历史性和"偏见"的合法性;二是尼采和德里达的解构哲学,消解了传统对终极意义的追求,成为文学误读理论的哲学基础;三是语言哲学及形式美学的语言本体观念,索绪尔关于语言差异性的观念是误读思想产生的语言学基础,美国新批评传统为误读理论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尚德"、"尚勤"、"尚群"、"尚武"的思想,对当代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拓宽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徐丽萍 《工程与建设》2011,25(6):747-749
弹性设计思想作为当前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领域,在当前提倡"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加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弹性设计思想的研究、挖掘和阐释,提出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合适实用"的中庸思想、空间功能的可变发展、建筑空间的有机交融以及持续循环的建筑材料等多种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是以"夷夏之辨"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从王夫之关于夷夏问题的基本观点看,王夫之夷夏论的核心仍然是维持"道统"与"治统"的一致性,并未突破中国传统夷夏观的基本格局。王夫之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始终都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他在夷夏之辨中所流露出来的民族爱国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家国同构"的历史局限,但其中所传达出来的爱国如家、忠于祖国的道义精神仍然具有超越时代的积极意义,是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层面提出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换"的观点,揭示建筑形式背后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以利于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将传统建筑的有无价值统一转化,使中国建筑文化得以在当代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从单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群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和城市整体文化的价值转化三个层面给予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工程化"的教育思想是相对于传统工程教育"专业化"的教育思想提出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在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科研促教的"工程化"等方面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9.
方孔先生在"传统中国法分析"中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法律文化传统进行相当深入的批评。指出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存在着"不客观、不实在、不合群、乱伦"等一系列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的特点,人治传统浓厚而法治传统阙如。但是"中华法系"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内核的,儒道法诸子百家各种学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具有本土化、原生性、开放性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在早期史剧形式的探索中,主张向西方借鉴,进行"崭新的移植"。但在实际创作中,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素养,他的史剧形式"移植"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烙印。就诗学传承而言,除了近现代西洋戏剧形式的继承,他的早期史剧实际上还继承了四川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元杂剧形式等中国传统文艺形式。在中西方文艺形式的继承中,郭沫若早期戏剧形式探索取得了相当的实绩,对中国新文学话剧形式的探索与开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常德市城区内自古就有招屈亭、三闾港、屈原巷,德山之麓是屈原“朝发枉渚”之处,太阳山是屈原参与民间祭祀太阳神并构思《东君》等作品的地方,平山、高吾山则是屈原的游憩之所。可见常德市城区屈原文化资源丰富,遗迹集中。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应合理整合屈原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常德城市文化建设的又一品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规划三维建模工作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对城市规划三维模型的分类、模型精度、建模单元划分和模型命名进行了规范,提出了基于Skyline的城市规划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对流程中各个步骤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并成功应用于安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爱丁堡城市空间以及传统聚落的分析,指出国内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并以2个设计方案(C-House,南京仙林大学城中心正城市设计)为实例,提出并探讨了最大化建筑和用地的可穿越性的设计原则,以及由此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为其带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十一五"时期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历史贡献,阐述了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的竞合关系,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南京都市圈建设对皖江城市带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地级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综述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分3层,以发展为表征,涉及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发展潜力、发展外向度、发展调控度等5个方面共29项指标,运用SPSS对2003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函数,并对江苏省地级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苏州、南京、无锡3市城市竞争力最强,常州、南通、镇江3市较强,连云港、泰州、徐州、扬州、盐城5市较弱,淮安、宿迁市2市最弱.  相似文献   

16.
陈祺  刘卫斌  龚飞  李慧龙 《江西科学》2014,32(5):655-659
城市干道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道路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是重要的绿色线型空间,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载体之一。针对当前许多城市的发展中,面临着众多传统街道的改造问题,以永寿县火车站街和西兰大街绿化改造工程设计为例,立足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的实际,紧扣"福寿文化"主题,探索城市道路的地域文化与绿色生态景观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因子之一.发展城市绿地,不仅可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且通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创造更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将间接地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城市绿地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此外,还建立了南京市城市经济增长与各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据此模型对南京市2003~2010年城市经济增长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需求做了初步预测,发现2010年的预测值与南京市编制的城市绿地规划所规定的该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较为接近,表明本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旅游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城市的旅游功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旅游资源也得不到有效保护.城市新区的建设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重新定位城市旅游在城市功能中的地位,并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新区城市旅游的发展.针对此情况,本文提出了城市新区发展城市旅游的对策,并以南京河西新区的开发为例,探讨了城市旅游与城市建设协调性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6个区的健身基层站点的场地设施、经费、组织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身人员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南京市市区存在经费、场地设施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述建设生命城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生命城市是城市发展方向之一,构建生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比较实用的模糊评价方法,有利于生命城市概念系统向技术系统、实物系统的转化,对促进生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生命城市具体化,实施路径量化、可评价化,从城市安全、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文化、城市发展、城市危机处理等七个方面给出生命城市的评价指标并建构了模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