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shoot译作“株”,与“根(root)”有较好的对应性,二者都为单字名词,简洁明了。若用多字词来译shoot,尤其是超过两字时(如“地上部”),与“根”的对应性就极差了。且“株”字本身在汉语中专指植物“地上部分”的意义较为明晰。如“守株待兔”一词...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科技术语研究19992:37登载关于shoot译名的不同看法。对我国农业界来说,shoot译名为“冠”已很通用。如rootshootratio根冠比,rootshootrelationship根—冠关系。株是指全植株。若将shoot译名为株,或苗系,则会引起误解。用冠形容植物或其群体的地上部分还是合适的。◇shoot译名为“冠”已很通用@娄成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  相似文献   

3.
Shoot一词的中文译名 ,在审定《植物学名词》时 ,曾经过很多次讨论 ,仍未能订定一个合适的名词。这一名词 ,在 2 0世纪 4 0年代初期 ,欧美植物形态解剖学界以专业名词形式风行以来 ,我国植物学和农林学术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译法。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现在。究其原因 ,可能由于shoot这一名词是后来植物学家们借用原来的一个普通英文词赋予新的专业内容的缘故。现在植物学家都已认为shoot这一名词是和根 (root)相对而言 ,特指陆生植物所有地上的部分 (少数在地下生长 ) ,包括了茎、叶、花、果、种子等等。因为茎、枝和叶…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工作中,我就遇到了shoot这个词,因没有确切的译名,无奈之下只好称之为“地上部分”,但通篇文章都这样,显得罗唆。我是这样理解这个词的:对单子叶草本植物,不管是老是幼,其地上部分均可称为shoot;对于双子叶植物至少其幼苗的地上部分可称为shoot。“征询命名”所提供的名称除“地上部”外均未能圆满地表达其意义,双子叶植物的“冠”与“根”之间应还有一段“茎”,“苗”应包括“根”;“条”、“枝”、“枝条”在单子叶草本植物 中无对应部分。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与root(根)对应起来,有必要用一个字来表达此词。我认为“梗”字是较好的候选词,按《新华字典》(1971年修订重排本,商务印书馆,1976年,北京)第136页的解释,为“植物的枝或茎”,“枝”即包含了“叶”,如能订为“植物的枝和茎”,则可圆满表达其义。在读音和字形方面,shoot对root,“梗”对“根”,也还过得去。或者新造一个字以表达shoot。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家石声汉教授在世时,在讲授“植物抗旱生理”时,曾提出:“根系”和“苗系”两个名词。他说,“根系”指植物生长的地下部分总称;“苗系”指植物的生长的地上部分总称。因此“shoot”译“苗系”较妥。他包括茎、枝、叶“shoot”称“苗?..  相似文献   

6.
关于shoot的植物学译名 ,应当从一般词义、植物学词义和译名内涵等方面来考虑。1 一般词义。shoot有“嫩枝”、“嫩芽、幼叶或植物上其他的新生长物”之意。这可从相当多的英语词典中得到佐证。2 植物学词义。在植物学论著中 ,shoot首先是指“枝条”。笔者推测“枝条”的含义可能是由“嫩枝”的含义引申而来。在不与root连用或比较使用时 ,shoot的译名一般应为“枝条”。“枝条”又常简译为“枝”。比如Kozlows ki等人[1] 根据产生枝条的芽的位置或起源特点 ,把木本植物的枝条分为顶枝 (termina…  相似文献   

7.
自70年代MSOF(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和90年代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提出以后,作为这个综合征的前驱表现,“sepsis”一词在国内外医学文献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迄今国内学者对“sepsis”一词的译法却存在分歧:部分学者主张译作“全身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8.
1.汉语中航天、空间和太空的使用 钱学森同志是中文“航天”这个中文词的命名人。他将地球大气层以内称为空,将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以外和太阳系以内的空间称为天,在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人类飞行活动称为航天;太阳系以外称为宇,太阳系以外的人类活动称为航宇。由于人们到太阳系以外的活动很少,大家对“航宇”这个名字并不熟悉。  相似文献   

9.
怎样称呼“大气层外的领域”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ace这个词 ,按其本意 ,可以任指一维、二维、三维的一定的领域 ,甚至可以指一段时间间隔。它所指的领域或区间 ,可以是一定范围内的 ,也可以是无边无际的 (见牛津和韦氏英语辞典 )。在这个意义上 ,把space译为“空间” ,应该是恰当的 ,无疑义的。但是 ,在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人类的活动“空间”从地球大气层内发展到地球大气层外 ,相应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的时候 ,space这个词又被赋予了一个特定的含义 ,它可以专指“地球大气层外的领域 (theregionbeyondtheearth’satmosph…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sepsis一词的中文名争议颇多。我觉得用“炎症毒性感染症”(简称“炎毒症”)比较确切,特提出以就教于大方。sepsis一词来自希腊文,原为腐烂、衰败之意,医学上引申为“由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侵入血液或其他组织引起的中毒”(自《英中医学辞海》,原文据...  相似文献   

11.
看到贵刊 2 0 0 0年第 2期安锡培先生《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 ,觉得终于找到了探讨“优生”一词的场所。作为多年从事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的编辑 ,我还是想把我在工作中所了解的人们对有关“优生”一词的不同看法和认识转达给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们 ,毕竟现在这个词还没有正式审定命名。安先生的文章中提到 :“优生”一词原袭用的“eugenics”英译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已与希特勒臭名昭著的种族灭绝联系在一起 ,在国际上引起反感。 1 996年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明确指出不再使用“eugenics” ,并建…  相似文献   

12.
我们时常看到报纸 (例如北京晚报 2 0 0 0年 6月 2 7日 )上有广告称某某营养液“不含激素和化学物质”。这使我想起美国化学会几年前对美国文科大学新生作的一次问卷调查 ,内容之一是 :Whatarechemicals?调查的结果表明 ,大多数人心目中的Chemicals就是有毒物质或者有害物质。然而 ,事实上Chemicals这个词的词义早就扩大了 ,是指所有的“化学物质” ,例如 ,《世界百科全书》(WorldBook)给出的定义是 :“Chemicalisanyofthemanysubstancesthatmakeup…  相似文献   

13.
从“造林学”到“森林培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正在从事《森林培育学》教材的撰写工作。这是国家教委 (现教育部 )确定的一部重点教材 ,却是第一次用这个名称 ,它的前身叫作《造林学》。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变 ,在名词术语应用上确有一段值得深思的变化过程。我国的“造林学”这个词是从日文借用过来的 ,而日文的造林学又是从德文“Waldbau”直译过来的。德文中wald是森林 ,bau为建造的意思 ,这样的翻译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因此“造林学”这个词在日本和中国都用了很长时间。但是 ,许多学者认为“造林学”这个词用得不很贴切 ,容易引起误解。因为“造”字在中文里是从无到…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散谈     
"创新"成为中国媒体的热门词,已经有好些日子了.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之后,"创新"两个字更加炙手可热.可是,很多人是按照中文字面来理解"创新"的,这种理解,与国际学术界正在讨论的"创新"基本上不搭界.例如,把新颖的认识和思路称为"观念创新".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观念创新"这个命名本身也算是一种"创新"了.既然创新这个概念是国外传过来的,我们就应该密切关注国际上对"创新"的认识,这样才能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5.
1.汉语中航天、空间和太空的使用 钱学森同志是中文“航天”这个中文词的命名人。他将地球大气层以内称为空,将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以外和太阳系以内的空间称为天,在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人类飞行活动称为航天;太阳系以外称为宇,太阳系以外的人类活动称为航宇。由于人们到太阳系以外的活动很少,大家对“航宇”这个名字并不熟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关航天技术的汉文名词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有空间、太空、宇宙、航天、宇航等 ,是从西文space、cosmos、astronautics、cosmonautics等意译而来。我认为空间和太空是通俗应用的名词 ,而作为学科名词应为航天 ,是从航海 (navigation)、航空 (aeronau tics)发展而来的。但从我国现已习惯的用法 ,空间飞行器是指大气层外的飞行器 ,而航天飞行器是指从地面飞向空间的所有飞行器 ,这样 ,航天技术也就包含了空间技术。宇航这个名词应继续保留 ,因为有些单位如“中国宇航学会…  相似文献   

17.
实验有其自身的生命吗唐磊“实验有其自身的生命吗?”这是一个对于象我这样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业余科学哲学爱好者非常有吸引力的问题。所以,发表于贵刊1993年第6期上的一篇精采的同名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首先,“实验有其...  相似文献   

18.
Shoot一词作植物学名词一般指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root(根)相对。由于这个词的原义,不仅指茎干或枝条,而且包括叶子与花部,所以汉语中一直没有合适的中译名。目前汉语中有好几种不同的译法,如《英汉百科翻译大词典》中译作“幼苗,苗;新梢,枝梢”[10]。《英汉辞海》中译作“发芽,抽芽,长出新芽,嫩枝,a(1):植物的地面部分;有枝叶等的茎(根除外)。(2):由植物的芽孢长出的嫩枝干或部分。b:主干的分枝”。[2]《英汉生物学词汇》译作“(1)条,枝,枝条,苗(2)茎干”[5]。《英汉植物学词汇》译作:“(1)条,枝条,枝,苗。(2)桠枝。(3)茎干[8]。在上述几种译法中,近年来以“苗”的译法较为普遍[6],但是“苗”这一译法使人容易与幼苗(seedling)混淆;枝、条、茎等译法,较为接近原义,然而由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概念的习惯,容易忽略了其中叶性器官和后来的生殖器官部分;“植物的地面部分”比较接近原意,但冗长而不便交流,而且考虑到气生根的情况,也显得不十分正确。至今各种译法似乎均不能正确反映原意。因此《植物学名词》[11]中未收入此条。伊稍[6]认为在shoot中,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不存在茎叶之间的明显界线。Shoot的形态学本质可用三个大的概念来解释:(1)茎叶是植物体根本而可划分的单位。(2)Shoot由生长单位(phytons)组成,每个生长单位由叶及其下面的茎部分组成。(3)叶本身具有shoot性质,其扁平而具背腹性的结构乃次生发展的结果。上述各种理论都强调茎与叶之间的紧密关系[6]。Shoot作为与root相对的概念,主要区别在于维管组织结构,增长方式和外层组织结构:Shoot有由真正顶端分生组织不断发生的分布有维管束的形态多变的叶性器官,从而使shoot系统不断增大,而root的顶端分生组织并不真正顶生,而是有根冠保护的,侧生器官是一些无维管束的形态单一的根毛[7,13]。Shoot主要行使光合、贮存、生殖和运输等功能,root主要行使吸收和固着功能。考虑到shoot一词的英文内含及外延,以及中国文字的具体情况,作者认为该词在植物学中的汉译最好能统一为“标”,因为这个词能反应出shoot一词的本质,并可说明茎和叶的统一整体性,从而可以明确与root相区分,这既防止“苗”之类译法的外延扩大,又防止“枝”之类译法的外延缩小,从而有一个正确的术语,也便于国内外文献交流和对照。“标”字在《康熙字典》释作“木末也;又高枝曰标;又表也”[3]。汉语成语的“治标不治本”、“标本兼治”中的“标”即是指树木的地上部分(末),与地下部分(本)相对,“本”“末”二字在《中文大辞典》释作:“末,木杪也,木上曰末;本,根也,木下曰本”[9]。所以“本”“末”是相对的,同样“标”“本”也是相对,后起曰标,本原曰本,《辞海》中说:“本标相应”[12]。《辞源》中是这样解释“标”的:“梢,《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标。注:标,末也”[1]。《中文大辞典》释作:“木杪末也”[9]。《汉语大词典》释作:“(1)树梢。(2)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3)顶端”[4]。因为“标”在植物发育过程中是较根而后起的,属于苗的末端,是可以从外观上看得见的部分,即地上部分。尽管“标”现代最常用的意思指树木的末梢,但考虑到该词的本意和植物体的整个发育过程,幼苗时期的地上部分叫前边几种译名都欠妥,因为幼苗的地上部分既看不到任何“枝”“条”的影子也不能叫做“苗”,唯有“标”一词能表达出地上部分的含义;而成株中,中文中的“标”的“树木末梢”之意似乎仅限于树枝的顶端,但是考虑到整个地上部分包括茎干都是由幼苗时期的地上部分(“标”)发展而来的,我们称之谓“标”不但没有造成外延上的扩大,反而使这一称谓能更加正确地反映其形态学本质。在此建议把shoot中文的植物学名统一为“标”,是否正确,希望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9.
一)Fulerenes一词仍无令人满意的中文译名,我们曾经建议采用“球碳”或“”的译名,下面先简述提出“球碳”为译名的理由。(1)Fulerenes只含碳元素,是石墨和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不是化合物,因此称其为“某某碳”是合情合理的。“某某碳”按汉...  相似文献   

20.
“生态建设”这个词是可以用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四个字连起来用是不恰当的。“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当然也不宜使用。但“生态建设”这个词应该还是可以用的。我们进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时,就用了这个词。我们专题的名称就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生态建设”一词若译成英文应该是“ecological restoration”。其内涵包括了修复、重建、建设等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