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戏剧与电影的比较谈起,以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分析了莎剧电影改编史上著名的布拉纳版《哈姆雷特》的改编特色和艺术魅力,指出莎剧电影改编对戏剧文学和电影艺术的意义以及电影改编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双关是莎士比亚所运用的重要修辞手段,能否成功译出双关对重现莎剧的艺术技巧和丰富内涵意义重大。从双关修辞的艺术效果角度,探讨了朱生豪《汉姆莱脱》的双关翻译,指出其译文存在缺陷,未能忠实地体现原剧的艺术风格、语言特色及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动物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中,通过明喻、暗喻及借喻等比喻修辞手段,得到了充分而广泛的运用,因而也受到众多莎剧研究者的关注。《麦克白》是莎剧中充分运用动物意象构造故事的一个典型。英汉文化中很多动物在喻意上差异较大,故在从事莎剧中动物文化词的翻译时要充分注意到同一动物文化词在两种文化中的涵义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莎剧为中国当代观众所接受并喜爱是近年莎剧研究关注的课题之一。《夜宴》就是《哈姆莱特》在中国影视解读中异化的例子。通过分析贯穿《夜宴》全剧的"面具",从主要人物戴上面具到摘下面具,再联系莎翁剧作《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形象,指出《夜宴》对《哈姆莱特》中"蒙面的王后"形象丰满后表达了新的主题:欲望。这是搬上中国银幕后的超越,但美中不足是对王子形象刻画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5.
《牛津词典》的使用者有3千万之多,其版本共有七个。该词典的醒目亮点之一是它的动词句型。多次修订后的版本里,改动非常大的是动词句型。文章就《牛津词典》前六个版本的动词句型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世本》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本文就其著录源流及史料价值作一简述。《世本》一书,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现已不能确考。《汉书·艺文志》:“《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于春秋时诸侯大夫”。对于作者是谁及成书的时代,都说得不明白。汉代以后史志所著录的《世本》共有七种。1、《隋书·经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2、《隋书·经籍志》:“《世本》二卷,刘向撰。”3、《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世本》四卷,宋衷撰。”《新唐书·艺文志》:“宋衷《世本》四卷。”4、《旧唐书·经籍志》/…  相似文献   

7.
莎剧《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线索是交织于复仇主线之下的一条副线。这条线索在情节发展上两次引发戏剧冲突,不可或缺地推动着戏剧情节的突转式发展,营造出强烈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莎剧《请君入瓮》(Measure for Measure)几种译本的无韵诗译文对比分析,发现英若诚先生的译本再现了莎剧无韵诗既充满生活气息又高度艺术化的特点,既满足了舞台演出的需要,又照顾到了观众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对《中华大典》作了简单介绍,探讨了《中华大典》的编纂过程对现代人的意义,提出了培养古籍编纂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上古经典名著《论语》一书的"按断复句"共有224个,这大量的数字表明,按断复句作为复句的一个种类,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按断复句在《论语》中大量存在,是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的。《论语》中按断复句有六项内在规律:判断句作断语;叙述句作断语;描写句作断语;反问句作断语;感叹句作断语;复句作断语。  相似文献   

11.
诗歌作为音韵与意义浑然天成的纯文学形式,其形式与意义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曹明伦在所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把握住了莎诗特有的神韵、音韵以及形韵,并巧妙地使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音义特征在译诗中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的“其”字共有251处,它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80%以上作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还有一部分作副词、连词、助词。作代词的句法位置除作定语外,还可作主语。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颁布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它的实施给高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对《标准》及其《实施办法》的学习,对《标准》的内涵及《标准》实施的目的,意义作初步的认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数术记遗》一书十分难懂,作者对该书作了综合研究,分析了它与宗教的关系,解释了书中十四种记数法的意义,尤其对其中的算具作了重点分析,说明了今天的珠算盘思想在《数术记遗》成书时代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5.
楚汉之际,由于楚文化的广泛影响,屈、宋骚体作品,往往成了骚体创作主流之一。骚体不仅影响了汉代文人赋作,亦影响及建安以后的骚体赋篇,尤其是曹植《洛神赋》之艺术魅力与《楚辞》关系最为密切。有关《洛神赋》不乏精辟分析之文,然而有关《洛神赋》与《楚辞》之关系,却鲜少详细论述之作。因此本文论述《洛神赋》与《楚辞》融化创新之关系,并说明《洛神赋》对后世文学之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莎翁在《暴风雨》中把他的思想通过寓意的方式暗含到人物和情节之中。对最具象征性、寓意性人物普洛斯彼罗的解释,历代众说纷云,有人把他等同上帝;有人视若莎翁本人;而现代莎评家们则认为他是艺复兴时代精神的象征,一代人主义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情爱画廊》和《作女》与张抗抗的其他作品一样,对人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人尤其是女性的精神世界进行着思索,这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理想的描绘中,却出现了偏颇:两性关系、地位严重失衡,理想失之于虚幻。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世界》2004,(12):95-95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演义》是《好玩的数学》系列丛书其中的一本,是用演义的文体对古今中外著名的数学故事进行通而不俗、深入浅出的论述。书中行文流畅生动,推理严格简洁,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科普著作。《好玩的数学》系列丛书共有10本,其他几本分别是《数学聊斋》、《数学美拾趣》、《幻方及其他》、  相似文献   

19.
《昭明选》作为一部按体选录各类字佳作的总集,不论从体分类角度还是选录作录、作品方面,都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选》于“赋”之外另立“骚”体一类,是有其科学性和开创意义的;《选》把“骚”居于“赋”与“诗”之后是与《选》的性质及作编纂目的相关的;从《选》所录“骚”类作家、作品情况可以看出萧统既重“”又重“质”的学观。  相似文献   

20.
《离骚》作于何时,或曰作于怀王时期,或曰作于顷囊王时期,或曰作于怀王末期到顷囊王初年之间,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悬而未决。本文从当时时局、诗中透露的年龄、《离骚》的感情等方面作了论述,认为《离骚》是屈原在怀王客死于秦到顷囊王初年几年之中创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